第八十一章(1/2)
第八十一章
四年后,颍州境,桃李芳菲。
一辆朴素的马车缓缓行驶在春意盎然的夹道上,阳光穿过飘动的车帘,一点点爬往软榻上那阖眼浅眠的人。
“淮安,淮安……”
低低的唤声从四面八方涌来,目之所及是白茫茫的一片。
“淮安。”少年狼狈的面容忽然出现在眼前,他一身褴褛,头发乱糟,不复当年的好模样。
他伸出手,锁链缠绕在他的腕上,箍出红痕,凶恶的士兵挥棍击打在他的后背上,眶中的泪水在顷刻间涌出,望过来时他痛苦的哀求,“淮安,救救三郎,救救三郎……”
他不断重复这句话,哭声凄悲,林淮安伸手想去抓他,却捞了个空,“你在哪儿?三郎!”
他不回应,被那士兵驱赶着走远,跟随一队形如走尸的人渐渐远离,最后彻底消失在浓雾之中。
“别走,三郎。”林淮安向前追赶,却被浓雾遮蔽了视线,他再看不到那人的身影,痛苦大喊,“三郎!你到底在哪儿!”
“大人,大人……”
忽然阵阵唤声入耳,林淮安猛地睁开眼,对上了副关切的眸子,“大人,您又被魇着了。”
林淮安仍陷在梦中,愣了下认出这是服侍在他身侧的小厮才点点头,“应淮,我们如今到哪里了?”
应淮将他扶坐起来,回道:“大人,眼下已经入了颍州界,马上就能到颍州主城—平阳了。”
“好。”林淮安轻点下头,掀开马车车帘往外瞧。
正午的阳光过于刺眼,林淮安承受不住,合上眼微偏了偏脑袋。
应淮替他将车帘放下,温声规劝,“大人,您还是别往外看了,眼下日头正毒,对您的眼睛不好。再者说了,要是这事让孟大人知道了,又得骂我。”
林淮安失笑,听了他的劝,靠回到背后的软垫上,“他如今又不在,怎会晓得?”
“那您可是不知道,孟大人仿佛长了八只耳朵,十六只眼睛,凡是关于大人您的事情总逃不过他那里。”他说得煞有其事,林淮安阖眼不语,唇角微微弯起。
应淮还自顾自地说着,将他腿上的毯子又往上提了提,“所以大人还是再闭目休息一会,等到了平阳,入了知州府,喝过药以后大人就可以随意一些了。”
马车轮毂碾过地上的嫩芽,一路驶过,春意在行进中滋长,就连拂面而过的风都无比和煦。
四年的时光匆匆便过,林淮安以陈漾舟的身份参加科举,按着他曾经说过的那些,一步步走近天子。
参加殿试前,他独自一人登上了前往临安的马车,那时外敌不断入侵,战火连天,处处可见流亡的黎民。
在进入临安城前,他瞧见路边走着好些衣衫褴褛的平民百姓,由佩刀的士兵看守驱赶前行。
他不解为何会如此,但心里难免慌张,进了城按着记忆来到宋府宅前,却见门前排着好几辆马车,正有仆从将大包小包的行李装入马车。
林淮安不便出面,便在旁边找了个小摊贩询问,如此才知宋府出了重大变故。
就在他离开的一年后,宋家主君被指贪污银两,已被斩首。宋家大郎君办坏了差事,给人参了一本,被流放去了颍州边境最远处,不知死活。而宋家二郎君未受影响不说,还准备举家迁至沐京居住。
听到这里,林淮安难抑震惊,追问宋家三郎的下落,小摊贩重重一叹,说他惨极,自父兄接连遭难后,便活得连乞丐都不如。
府里的人不知受了谁的指使,对他的态度恶劣至极,拳打脚踢不说,还饿着他不给饭吃,时常能看见他衣着破烂穿行在街边,只为了要口饭。
“那他现在在何处!”林淮安声音中都带着着急,小摊贩觉得有异,问说:“难不成你跟宋三郎认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