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2)
可无论他怎么说,赵爱国就是不同意,把宿舍院里的员工叫出来开了短会,安排了工作,各科室都出了青壮年去乡镇走访,路昭和老李这个科室,自然是路昭去。
抽调出来的青壮年两两一组,路昭便和孙飞组了一队,两人连夜收拾了行囊,带着煤油灯、雨伞、干粮和水,就出发了。
离春节公休没几天了,他们得赶紧把县里的通知带到乡镇上,和乡镇政府协调好统一采购和调度农产品的工作。如果工作落实到位,春节期间市场稳定、物资供应充足,大家才能过上一个好年,年后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才不会受影响。
刚下了几天大雨,乡间的小路泥泞不堪,路昭和孙飞穿着的塑胶套靴没一会儿就缠满了泥,可他们不敢停下,提着煤油灯照着身前几米远的路,一直向前。
路昭是雌虫,又常年劳动,身体素质不错,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问身后的孙飞:“怎么样?你还能坚持吗?过了前面这个山坳,再有半小时就到蓝田镇了。”
孙飞落后他几步走着,说:“才走了两小时,我还挺得住。”
路昭手里提着灯照着前面:“我听你喘得厉害。”
孙飞奇怪道:“我没喘得很厉害吧。”
路昭一顿,回头一看。
在他们身后十来米远,还有一盏煤油灯的亮光。
孙飞是雄虫,听力比不过雌虫,再加上他俩穿着套鞋走路声音大,把后头的脚步声和喘气声盖住了。
这下跟着路昭往回一看,他才吓了一跳:“怎么还有个人?!”
而路昭已经辨认出了那模糊的身形:“是师父。”
他连忙提着灯往回跑过去:“您怎么跟来了?不是让您待在局里吗?”
老李喘着粗气,抹了把汗:“你们两个年纪最小,干这事没有经验,我过来总能帮上忙。”
路昭说:“您在局里,一样能帮上忙呀!”
孙飞也走过来,说:“李叔,现在路上都湿着,全是烂泥,特别难走,您年纪大了,万一摔一跤,太危险了。”
老李摆摆手:“我都走过,没事。”
他提着自己的煤油灯继续往前走,路昭拗不过他,现在也没有多余的人手能送他回县城,只能说:“今晚先到镇上,等明天您就回县里。”
老李没有作声,喘着粗气往前走,显然不认同他的安排。
路昭这会儿才体会到赵爱国对这些老同志的无可奈何,他和孙飞一时都没有好主意能妥善安排老李,只能跟在老头背后,一起走到了蓝田镇。
这会儿已经到了半夜,他们去政府大院找了值班人员,说明情况,大半夜把大院的人挨个叫了起来,开会商量。
春节之前是老百姓采买抢购的高峰期,要保证这段时间的物资供应,必须在短时间内收购一批农产品运往县城供销社。
然而采购这么多农产品,谁来付钱?谁来运往县城?这都是切切实实摆在眼前的问题。
首先,没有钱,老百姓凭什么把东西卖给你,不卖给投机倒把商?县里财政虽然安排了专项款,但那不是用来收购物资的,是兜底款,采购是供销社的事。
其次,就算他们能先垫钱收购,可这里没有什么先进的运输工具,如果靠租牛车或者人力从乡镇里把农产品累死累活拉到供销社,万一路上损耗了,这损失算谁的?租车的钱谁付?
最后,光靠乡镇上这点人手,就是租牛车,运一个春节也运不完。
镇政府的一把手把这些问题抛出来,路昭和孙飞面面相觑,一个都解决不了。
好在老李跟来了,他在基层的工作经验丰富,很快就提出了一套方案。
由镇政府提供盖章借据,靠政府公信力,先欠着钱,把农产品采购好。运输则由老百姓自己出力,运到供销社,可从运输货物中抽走百分之五的分量,而镇政府依然会按照百分之百的分量付钱。
除此之外,积极响应号召、农产品质量高的,还可以获得“贡献标兵”的荣誉称号,能到镇政府处领奖金。
等这次事件过去,镇政府再拿着这些借据、称号,去县里要钱。
这个方案一提出来,镇政府商量了没多久就同意了,办公室连忙安排打字员把方案打出来,盖了章,让老李他们带着去县里,说拿到批复后他们就立刻执行。
老李当然等不得,又好说歹说,让他们先开展工作,自己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说服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