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1/2)
第 135 章
十三阿哥说的直白,九阿哥也不在意,因为事实确实如此,只九阿哥脸色很是不好,连往日拿在手里装样子的折扇都不曾打开,紧紧握在手中。
“我不明白,为何皇阿玛会这样对五哥。明明都是皇阿玛的儿子,凭什么大哥三哥四哥的福晋母家都是满洲大姓,轮到五哥时,福晋的人选却只是一个身份低微到拿不出手的五品官的女儿?”
别看五阿哥从小在太后膝下长大,但总归是宜妃所出,和九阿哥一母同胞,九阿哥还是分得清亲属远近的。
更何况九阿哥说的也不无道理,兄长的福晋,乃至于未来弟弟们的福晋,身份都不会诶到哪儿去,唯独五阿哥自己的福晋出身不高,这可是在翊坤宫和寿康宫的脸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十三阿哥抿了抿唇:“或许皇阿玛自有用意……”
话没说完,九阿哥就轻嗤道:“能有什么用意?不过是不看重五哥罢了。皇阿玛的心里,就只有太子。”
康熙对其余的儿子态度如何暂且不提,只说十三阿哥是被康熙宠着长大的,对待康熙的父子感情也比其他儿子要更深厚一些。
一听到九阿哥话里话外充斥着对康熙的不满,十三阿哥不免皱眉道:“九哥,皇阿玛如何做事,不是咱们可以置喙的。”
其实十三阿哥说这话也是为了九阿哥好,毕竟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今儿九阿哥说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传到了康熙的耳朵里,到时候康熙一定会对九阿哥有意见的。
可惜九阿哥并未领会到十三阿哥的好意,他本就对康熙心生怨怼,又听十三阿哥言语间向着康熙,心头的火气一下子就升起来了:“十三弟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难堪的人不是你,你当然可以说的这般轻松,可你看五哥呢?娶了这样一个福晋,日后你让五哥怎么拿得出手?”
十三阿哥顿时被噎住了,他觉得,要是皇阿玛给他指一个身份这么不堪的嫡福晋,他心里也不会好受的。
换位思考了一下,十三阿哥心里也不是那么难受了,语气缓和道:“九哥别生气,是我说错话了,只是九哥你方才的话,若是让皇阿玛知道了,指不定皇阿玛会怎么想。”
九阿哥脸色一僵,梗着脖子道:“知道就知道,若不是额娘不许我去求皇阿玛,我高低也得去求皇阿玛收回成命。”
话是这么说,但十三阿哥明显能感觉到九阿哥的底气不足。
十阿哥功课不好,康熙对他要求哪怕不算太严格,可十阿哥看到康熙,也怕的很,所以听到九阿哥的话,一向唯九阿哥马首是瞻,胆子也大的十阿哥都不敢吭声了。
屋子里一阵静默后,九阿哥的眼神犹犹豫豫的看向十三阿哥:“十三弟,九哥想求你一件事……”
十三阿哥年纪是小,心思却不小,不然也不会把八阿哥逼到那等地步。
九阿哥一开头,十三阿哥就知道他想说什么。
十三阿哥皱着白嫩的脸道:“九哥,咱们是兄弟,怎么就用的到这个求字了?太重了,弟弟我可担不起。九哥有事尽管吩咐就是了,就是我年纪不大,有些事情万一考虑不周,恐怕会耽搁九哥你的事。不如我回去求我额娘,想来我额娘会帮咱们的。”
一听十三阿哥把昭贵妃给擡了出来,九阿哥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昭贵妃能多年圣宠不衰,除了那张脸,心思也不浅,他的小伎俩在十三弟面前够用,放到自己额娘面前都不够用,更别提连额娘都不是对手的昭贵妃了。
不能利用十三阿哥,九阿哥心有遗憾,却也只得作罢。
从干东四所出来后,十三阿哥的小脸猛然一沉,回头看了眼东四所的院子,轻哼一声,负着手头一昂回了景仁宫。
十三阿哥踏进正殿时,曹玥正在泡茶,见他进来,冲他招了招手,让他坐在自个儿对面,给了他一杯刚泡好的茶:“怎么心情不好?”
十三阿哥似模似样的端起杯子放在鼻尖儿下闻了闻,然后小酌了一口茶水,放下杯子后,才把方才的事情一一道出:“九哥心思不少,想利用儿子去皇阿玛面前求情,还好儿子反应快。”
也不是他不愿意去求情,若是圣旨未下,他还能去试一试,可现在圣旨已经下了,如若没有重大变故,朝令夕改,只会令皇阿玛这个做皇帝的威严受损,自己再受宠也会受到牵连。
曹玥轻笑:“你不是好不容易把九阿哥和十阿哥从八阿哥身边抢走,若是你这次不肯帮九阿哥,九阿哥与你有了嫌隙,岂不是得不偿失?”
十三阿哥理所当然道:“孰轻孰重,儿子还是分得清楚的。况且儿子也知道,九哥与八哥决裂,与儿子相交,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利益,只要儿子身上有九哥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不会像对八哥一样,轻易就与儿子决裂的。”
之前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三人,关系看似很好,以八阿哥马首是瞻,可他看得清,八阿哥在对待九阿哥和十阿哥的态度中,少不了小心翼翼,九阿哥和十阿哥对八阿哥,内心深处也是有些看不上的。
若是换了十三阿哥,九阿哥绝不会如此轻易决裂。
十三阿哥说的正中核心,曹玥很是欣慰:“你既然心里清楚,那额娘就不说什么了。不过额娘能同你保证,你未来的嫡福晋人选,绝对不会是五阿哥这样的。”
她的儿子,配的上最好的,不说与太子比较,最起码不能比别的阿哥差。
十三阿哥笑嘻嘻说了两句好听话,又道:“不过儿子觉得,五哥有了这么一个嫡福晋,皇阿玛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日后五哥的日子,估计会很安逸。”
太子是立了不假,可能立就能废,不到最后一刻,谁能保证他们这些阿哥就一定没可能?
所以通过一个嫡福晋,十三阿哥就能看出,五阿哥在康熙心里,是彻底出局了,因为康熙是绝对不会让一个被蒙古太后抚养长大,心在蒙古那里的阿哥继承大统的。
曹玥看着十三阿哥脸上的自信,以及无人同十三阿哥说这些,十三阿哥自己就能想到的事,一时有些恍惚。
她记得,她的如意和小十三一样聪慧伶俐,只可惜……
“额娘?”
十三阿哥伸手在曹玥面前晃了晃:“额娘,您在想什么?怎么儿子叫您您都没反应。”
曹玥收回思绪,自然不会说真话:“没想什么,只是想到你外祖母了,你外祖母今儿才递了牌子进来,说你舅舅在苏州给你搜罗了许多好东西,准备明儿入宫时带给你。”
六年过去,曹寅从江宁织造换成了苏州织造,同样是在江南,也同样做着康熙的耳报神。
不过曹寅这个舅舅当的是相当称职,对十三阿哥比对自己的嫡亲儿子都要好,十三阿哥与自己这个舅舅虽然素未谋面,但也经常有书信往来,从前十三阿哥不会写字时,书信都是曹玥代笔,自从十三阿哥入学后,书信都是十三阿哥自己写的了。
十三阿哥闻言,精神是肉眼可见的振奋:“真的吗?上次舅舅给儿子搜罗的东西里,有好多东西儿子都没有见过,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有什么新奇玩意儿。”
江南繁华富庶,那里不乏有一些不是大清的人,那些人金发碧眼的,被称为西洋人。
西洋人带进大清的东西,许多都是大清没有的,比如怀表,比如西洋钟,再比如钻石等等。
宫里也有这些东西,不过数量并不多,像是怀表,只有两只,康熙自己留了一只,另一只毫无意外的赏赐给了太子,景仁宫里只有一座西洋钟,还是被曹玥给掐了声音的那种。
至于被十三阿哥视若珍宝的那只怀表,则是曹寅想法子给十三阿哥寻来的,十三阿哥在上书房炫耀了一圈儿后,引得一众阿哥们眼馋,三阿哥对西学感兴趣,想把怀表借过去把玩几日,十三阿哥都不肯。
曹玥对这些内情也是知晓的,故而也没有吊着十三阿哥的胃口,简单的说了几样孙老夫人随帖子一起递进来的信中写着的东西:“……好像还有个东西叫八音盒,你外祖母说,这个八音盒会自己唱歌,很是有趣。”
十三阿哥眼睛霎时亮了,蹭的一下子起身,转身就往偏殿跑:“儿子去给舅舅写信。”
曹玥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也不知小十三是随了谁,有时候稳重,有时候又小孩子气。”
安平温声笑道:“咱们十三阿哥才六岁,本就是小孩子。”
曹玥笑了起来:“是了,有时候小十三懂事的都让本宫忘了他才六岁了。”
“对了,干西五所的头所和二所收拾好了吗?”
坐在一旁正在刺绣的安凝擡头道:“西头所已经收拾好了,让内务府择个吉日,十二阿哥就可以搬过去了,西二所要等十二阿哥搬走之后,奴婢命内务府再收拾一番,咱们十三阿哥才能入住。”
西二所被十二阿哥住过,原本一切都是收拾的好好儿的,但在安凝看来,她们十三阿哥是天之骄子,住的地方也不能马虎,旁人住过的地方,得仔细收拾一番才好住人。
曹玥点了点头:“秋里敏嫔的十四阿哥也要入学了,顺便把西三所一起收拾出来,到时候小十三搬过去,十四阿哥也能一起。”
“奴婢知道了,回头会再交代内务府的。”安凝说着,手里飞针走线的动作彻底停了下来:“娘娘,太子殿下的赐婚圣旨已下,皇上也已经命钦天监算好了良辰吉日,内务府已经开始为太子殿下准备大婚事宜,一时间内务府恐怕抽不出那么多的人手。”
一国储君大婚,与阿哥乔迁,瞎子都知道哪个更重要。
曹玥对此倒是无所谓:“没有就没有吧,左右本宫也不急着让小十三搬过去,且先慢慢儿收拾着。”
话音刚落,安顺掀开珠帘进来躬身道:“娘娘,太后娘娘命人来请,说让您去一趟寿康宫。”
曹玥坐直了身子:“今儿是什么日子?”
孝庄文皇后崩逝后,她去寿康宫的次数都是有限的,每个月初一十五去,其余日子若非传召,她是不会踏足寿康宫的。
这些年来,太后也从未传召过,所以曹玥才有此问。
安顺恭谨答道:“回娘娘,今儿是六月二十七,奴才听说,宜妃娘娘今儿去了寿康宫请安,才从寿康宫离开不久。”
寿康宫就在乾清宫东面,景仁宫的西面,宜妃从寿康宫出来,怎么都要经过景仁宫的。
况且太后派来的人是和宜妃一起从寿康宫出来的,安顺难免会想到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