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1/2)
第一百零六章
丫鬟端了几碟子点心进来,袁夫人笑道:“皇后娘娘前儿赏了个厨子,这就是他做的点心,母亲尝尝,可还喜欢?”
承恩公夫人拈了一块,笑道:“宫里的东西,自然都是最好的。”
崔云慧笑道:“娘娘总是惦记着母亲呢。”
承恩公夫人叹了口气,道:“我有什么好惦记的,娘娘还是多保重自己的身子要紧。”
皇后的身子向来羸弱,平日里大病没有,小病却是不断,太医们费了多少心思,都不能让皇后的身子彻底好起来,皇帝每每要动怒惩治太医,皇后还会为他们求情,只说自己生来如此,便是华佗在世,怕是也无用的,怪不得太医。
黛玉几人忙劝慰着承恩公夫人,娘娘好生保养着,陛下又向来对娘娘的事上心,娘娘定然是无碍的。
皇后的身子不好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因为金尊玉贵的养着,一直没出过大事,承恩公夫人也只是感叹一句。
“卫宣那里,年下孟杨和姜珏不是还和他喝过酒,贾家那事也让他们多上点心。”承恩公夫人还不忘正事,“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贾家既有那个想头,咱们还是要防备着些。”
袁夫人道:“母亲放心,世子已经叮嘱过二弟了。”
承恩公府的男人们办事都很可靠,承恩公夫人听闻此事已经有人管了,也就懒得操心了。
不过提到姜珏,承恩公夫人觉得他和黛玉的婚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便向崔云慧道:“你让老二同姜珏说一声,改日他有闲功夫了,也到咱们府上来坐坐。”
崔云慧笑着看了黛玉一眼,应道:“是。”
黛玉专心的吃着点心,装作什么都没听到的样子,耳朵却悄悄红了。
“你可真会给人找事,卫宣忙疯了吧。”孟杨道,“你们家的事还没完,贾家的事又来了。”
姜珏理直气壮道:“这是什么话?我在给卫大人送政绩呢,贾家那可是国公府,卫大人不畏强权,为民除害,过后不但陛下要嘉奖他,百姓还得称颂他,名利双收,这等好事,打着灯笼你都找不到。”
“啧。”孟杨咋舌,“你就是这么骗卫宣的?”
姜珏无辜道:“论资历,卫大人官场沉浮近十年了,论年纪,卫大人大我十多岁,我能骗到他吗?”
孟杨想了想,觉得有点意思:“像卫宣这种人,他不缺钱不缺权,想要什么就没有得不到的,偏偏就名声这东西,权和钱都给不了他。打蛇打七寸,你还真就抓到他的七寸了。”
“幸好他想要名声,否则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动他。”姜珏有点庆幸,像卫宣这种在蜜罐里长大的人,还挺难用什么东西打动他的。
孟杨赞叹了一番,又道:“但这个其实也很难给贾赦定罪的,毕竟贾雨村一口咬定是自己要巴结贾赦擅作主张陷害石呆子,贾赦对此并不知情……这个老东西,明明是他起的头,倒成了无辜的了。”
“王家的人去见过贾雨村了,有王子腾在,贾雨村想再起复还是有机会的,但如果他把贾赦拉下水,那可就难了。”姜珏道,“贾家的大房和二房再不和,到底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这还是你告诉我的道理,他们都是贾家人,谁出事了都会影响到贤德妃。”
孟杨接道:“而且贾家的爵位在贾赦身上,欺压百姓这个罪可大可小,端看陛下如何定夺,贤德妃在陛下跟前可没有面子,到时候陛下若是因此夺了贾家的爵位,贾家可是得不偿失了。”
姜珏道:“没了爵位,贾政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谁给贤德妃和五皇子撑门面?所以,不管大房和二房如何,贾赦他们是一定会保的。”
“那你折腾这些干什么?费劲巴拉的让人把石呆子弄出来,又让他去顺天府告贾赦,最后贾赦一根头发都不掉,折腾着玩啊?”孟杨不解的问道。
“如果这事这么轻易的揭过去了,还怎么让卫大人扬名?”姜珏笑道,“自然是因为还没完,贾雨村认了算什么,抢石呆子扇子这事虽是他主导的,办事的却是底下人,他认了还不算,他底下的人却未必会认。”
孟杨皱了会儿眉,道:“但是无论如何,贾家和王子腾都一定会保贾赦的。”
“没错。”姜珏点头,“但得看看这事闹到什么程度,弃卒保车,贾家可以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要王子腾懂就行了。贾赦的爵位固然是贾家的面子,但五皇子靠这个面子能得到什么,最终还是王子腾这个里子更重要些。”
孟杨撑着额头笑了,道:“这件事情一定要闹到顺天府去,一定要闹得满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因为你想借此惊动陛下,或者你想让卫宣把此事捅到陛下跟前去,是不是?到时候,贾府的面子就被丢到地上任人踩了。”
“大长公主的孙儿,顺天府尹,若是都不能伸张正义,贾家和王子腾的势力得有多可怕。”姜珏轻描淡写道,“陛下不会为此心惊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