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即将落幕

即将落幕(2/2)

目录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十七岁的少年并不像同龄人那样满身意气、锋芒毕露,倒有着少见的老成。

“实话而已,有何不敢当?”皇帝的脸上挂着浅淡的笑容,语音微顿之后,闲谈一般问道:“可取了表字?”

“回陛下,家中长辈不久前已为臣取了表字,正是仲达。”

“仲达啊。”她轻轻重复了一遍,而后没什么感情地接着道:“卿乃栋梁之才,能入朝为社稷效力,是天下之幸也。”

罢了,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刘晞苦思无果之后,便也不再为难自己。

“李卿。”

“臣在。”

“仲达乃是少年英才,你要好生安顿他。”这便是不插手司马懿的职位安排,转而将此事交给负责新科之官员的意思了。

被唤做李卿的礼部尚书顿时了然,带着几位新科士子行礼退下。

见人离开之后,刘晞便将目光放回了自己的书案上。

可当她执起文书时,总觉得自己好似遗忘了什么事情,便出言询问身边的伏寿:“我今日还有什么未了的日程吗?”

“陛下昨日说今日要到嘉德殿瞧瞧。”

刘晞顿时生出些恍然大悟的感觉,领着在旁边等着奏事的郭嘉一同到了那群储君候选人所在的嘉德殿。

算算时辰,此时正是他们上课的时候。

刘晞无意打扰他们,便刻意放小了动静,也不让宫人暗中为那帮孩子通风报信,悄悄地带着郭嘉入了殿。

入殿之后两人也没声张,无声地站在偏僻的角落里,看着师生上课的情景。

今日教导这帮少年人的大臣是蔡琰。温婉而大气的女子手指书卷,姿态端方地行走于学生之间,并没注意到刘晞的到来。

刘晞听了片刻之后,便与郭嘉比了个手势,一同离开此处,到了旁边的侧殿。

伏寿驱退了原本在侧殿侍奉的宫人,亲自随侍在侧。

刘晞接过她倒的茶之后,淡淡道了声谢,而后便看着对面的郭嘉,重提旧事:“奉孝教导他们也有一阵时日了,可有何想法?”

“陛下……”郭嘉叹了口气,目光中是少见的怅然。

虽然不比荀彧日日伴君,可郭嘉也是经常在中书台与玉堂殿之间来往的人,怎么会看不出君王一日比一日憔悴的神色——即便她用脂粉遮了遮。

早在去年,他就知道所谓的归隐山林,只是刘晞有意误导自己。

她的身体,是真的不再康健了。不过数年,那些共同征战疆场、讨伐逆贼的记忆,就好似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陛下倒也不必这般着急。”

“总归要来这么一遭的。”

置喙储君人选,好像向来是臣子大忌。刘晞后知后觉地察觉到这点之后,有些歉意地告了声罪,叹道:“刘子奇留下的那个孤女,如何?”

“公子自然是聪颖的,既有宽阔的胸襟,也有高洁的品行。”

“能得奉孝这么一句称赞,想来我的眼光也是无错的。”

“可是陛下,如今定下,会不会为时过早,那些出身宗室的刘姓刺史……会不会因此心生怨怼?”

刘晞驳道:“前番朝廷已经另置守将,分了刺史的兵权,不必忧虑。况且,幽州刘虞、扬州刘繇并无野心,即便刘表心有野望,也不敢有雄视天下的胆量。”

“以我看来,时机已经成熟了。”

郭嘉有心再劝,可在听到对面人的咳嗽声之后,又哑了声。

刘晞将喉咙中的咳嗽声压下,偏过头去看着伏寿,问道:“阿寿,他们什么时候结束授课?”

“启禀陛下,大约一炷香之后,公子们便散课了。”

“好。”刘晞浅浅一笑,吩咐道:“等他们散课之后,你去为我将刘璟请过来吧。我想见见她。”

“谨诺。”

“说起来,许久未见孔明了。他不是一直跟在陛下身边吗?”

刘晞稍稍弯了弯唇,回道:“总待在我身边,没什么好的。倒不如派到尚书台去历练历练。”

郭嘉闻言点了点头,附和道:“如此也好。”

不多时,伏寿便引着刘璟进了偏殿。

少女今年已经十三岁,身量较来时相比高了不少。

“拜见陛下。”

明媚的少女正要伏地叩首,就已经被君王免了礼。

“阿璟过来,到朕身边来。”

刘璟颇有些受宠若惊地睁大了眼眸,小心翼翼地在刘晞身边的席位落座。

“知道这位是谁吗?”刘晞忽然用手指了指郭嘉,出言询问道。

刘璟自然知道,郭嘉同蔡琰、荀彧及许多大臣一样,都是为他们授课讲学的先生。

便拱手道:“见过郭先生。”

“错了。”刘晞温温柔柔地看着少女,“阿璟,你该唤他老师。”

刘璟大怔,既惊且疑地擡起了头。

刘晞依旧是轻颦浅笑,满怀鼓励地投来温和的目光。

刘璟便将视线转到对面的青年上,试探性地举手加额,以额触地,朗声道:“拜见老师。”

郭嘉默然片刻后,到底是受了她的礼,长叹道:“公子擡举臣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