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辩(2/2)
“明公胸怀大志,更有伟略,不正缺这样一把锋利的剑吗?”
欲成大事,便必须有一把锐不可当的剑,去拔除旧有的势力,清除腐朽的积弊!这不正是如今刘晞所欠缺的吗?
贾诩知道那些庸主不愿用太过锋利的剑,是害怕遭其反噬。但刘晞……她也害怕剑锋太过凌厉,以至于伤了自己的手吗?
刘晞似乎看出了贾诩的疑惑,轻声应道:“过刚易折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剑,也适用于人。”
贾诩拱手一礼,“剑的作用,便在于为主人披荆斩棘,扫除阻碍。若不锋利,岂不是枉费了剑之名?”
“至于断剑……”贾诩沉吟一瞬,道:“若不幸断了,那便换一把就是。”
“以明公今时今日之声望,普天之下,都有愿意为您效劳的有志之士。又何愁寻不到一把合适的剑呢?”
刘晞不答反问,“文和也愿意为我效劳吗?”
贾诩挑眉而笑。这样明锐的笑意,还从来没有在那个崇尚中庸之道的贾文和身上出现过。
他起身拢袖,随即举手加额,垂首拜下。他行的是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重的礼,也是臣子拜见君王之礼。
他的声音依旧四平八稳,但就像春风拂过湖面时,会让平静的水面掀起涟漪一样,他的心似乎也有了粼粼波纹。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有文和在,大事无忧矣。”
夜幕高垂,笙歌散尽。
万年公主府刚刚结束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宴会。宴会的主人自然是刘晞,而客人则是北军五校的五位校尉。
所谓北军五校,是指驻扎在京师的五营禁兵,其与执金吾、城门校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拱卫京师安全的宿卫系统。
北军五校的长官则分别是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以及长水校尉。
自解决完袁槐之后,刘晞便一直在着手拉拢北军五校。现在看来,示好的效果应当不错。在刚刚的宴会中,这些人的表现都十分友好。
王越的虎贲卫,以及现归于曹操麾下的西园军,就现在而言都是极可靠的盟友。如今又有了北军五校的支持,刘晞终于不用再担心雒阳城及汉宫的安危了。
那么,她自凉州带回来的那些兵马,自然也无需再为了震慑宵小,而驻扎在雒阳城外。
可以着人率领他们北上,去对抗为祸已久的南匈奴了。
刘晞喊来周围的侍从,低声问道:“人可都到了?”
“回公主,伏波将军马腾及军师将军郭嘉,已经在书房内等候了。”
刘晞闻言朝侍从点了点头,转身到书房去见郭嘉与马腾。
两人听到刘晞的脚步声后,俱从席位上起了身,相继见礼。
“见过主公。”
马腾换了新的称呼,这倒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毕竟那位以明哲保身为人生最高追求的贾文和都向她表了忠心——在她成为名正言顺的一国摄政之后。
“寿成请起。”刘晞亲切地伸手扶起马腾,又以眼神示意郭嘉不必多礼。
“主公可真是让嘉好等。”郭嘉撇撇嘴,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亲昵与不满,“哪有您在外面享受美酒佳肴,却让嘉与寿成将军在这苦等的道理呢?”
刘晞默默丢给他一个眼刀子,便将他这句一点儿也不正经的抱怨完全无视了过去,只引着马腾重新坐下,温声道:
“深夜传唤本不应当,奈何并州的内乱,实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马腾敛了玩笑之意,正襟危坐地静待刘晞的吩咐。而郭嘉早料到刘晞今夜传唤的用意,听到她的话后没有半点惊讶,兀自摆弄着手里的麈尾。
刘晞一一将形势说明之后,又细心嘱咐了几句,最后交代道:“并州的胡人战力不凡,二位当谨慎行事。”
“奉孝,若遇事不决,便宜行事即可。”
“朝廷出兵的旨意明日便会送到你们手上,至于后方调度之事……”
皎如秋月的女子嫣然一笑,接着道:“有我在京城,你们自无需担忧。”
她的声音并不高亢,听上去甚至有些纤弱,但谁也不会怀疑其中有假。
马腾抱拳一礼,肃然领命,随即便与郭嘉联袂离开。
但没过一会儿,坐在书房中的刘晞便听到了某人去而复返的脚步声。
这样的事情多经历几回之后,刘晞甚至不会因此挑一下眉,只静静看着竹冠兰佩的青年,示意他有话尽可直言。
郭嘉倏而端端正正地行了个揖礼。
素来散漫不羁的人忽然这般庄重,倒是实打实地让刘晞吃了一惊。她飞快地捋了一遍今日之事——应当没什么疏漏吧?
“嘉与寿成将军此去,必然能一举平定并州之乱,以解您心中之憾。”
青衫落拓,广袖飘摇,写尽了蓬勃的意气,“主公也无需再为此担忧。”
刘晞微愣,着实没料到郭嘉忽然折回来,只是单单为了补上这么几句话。
她眉眼弯弯地笑了起来,“好。”
[1]为引用
(2)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奉孝的一点小爱好)
今天卡文,短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