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雒阳风云

雒阳风云(2/2)

目录

孙坚忙道言重,连连摆手道:“明公但有吩咐,某莫敢不从。”

“是为今日之事。”素来威严深重的将军又叹了口气,让本就凝滞的气氛更显沉重。

“丁原丁建阳虽有勇武之名,然而叛军势大,他手中又无多少兵马。让我不得不为此悬心啊。”

孙坚一惊,讶道:“难道您还是想出兵并州吗?可……可圣意难违。”

“我知圣意难违,况且父皇染恙,我为人儿女,也理当侍奉在前。”

刘晞微顿,随即恳切道:“但百姓何辜?并州何辜?我大汉国土,岂能轻易陷入低手?尤其是并州的上党郡,这是天下脊梁,更是雒阳门户!”

“若是旁的什么地方便罢了,可上党的位置何其险要,若是不慎落入敌手,那京都的命脉便掌握在南匈奴手中了。”

孙坚可与那些绣花枕头一般的世家子弟不同,他的战绩与名声可都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打下来的。饱经沙场的他自然知道刘晞所言不是危言耸听。

自古以来,并州的上党郡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这块土地真的落入了胡人手中,那雒阳的形势可就危急了。

“明公之意是……”

“我欲让文台暗中率领收编的西凉兵,到上党支援太守刘子奇。”

她当初受命来平叛时,朝廷给不了她什么人手,即便加上前任主帅张温留下的旧部,也不过万余人。

是在招募新兵、收编俘虏之后,军队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而雒阳那帮人所获的凉州情报,大都来自于她呈上的军报,对军中情况更是一知半解,就算孙坚暗中带走部分人马,多半也察觉不到。

不及孙坚答话,刘晞又道:“若此事泄露、朝廷问责,我定会向天子谢罪,不让文台受到牵连。”

孙坚骤然横眉,朗声道:“将军高义,但某亦有报国之心!何必出此言也?”

“如此说来,文台是应下此事了?”

孙坚离席起身,退后几步后,忽而单膝点地,双手抱拳,再次一礼,震声道:“孙坚必定全力以赴,不负……主公之望。”

自黄巾之乱初见万年长公主时,孙坚便知道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日。

从普通的监军到破格受封的骠骑将军,从随军出征的贰佐之官,到坐镇一军的最高主帅。

他一步步地见证着刘晞的成长,直到今日,终于也忍不住被她的光芒吸引,成为围绕在红日身边的拱卫之星。

“大善!”

十八岁的骠骑将军莞尔一笑,温和又亲昵地伸手扶起年长些的同道者,“有文台在,我无忧矣。”

“刘晞不才,其实还有一事要多多烦劳文台。”

“还请主公示下。”

说话间,赵娥已到了跟前,一一向刘晞与孙坚见礼。孙坚没避开,便拱手还礼。

“文台当也知我想建一支女兵,但如今的健妇营还缺乏历练,算不得真正的军队。”

孙坚看了看不远处的赵娥,又悄悄瞟了眼言笑晏晏的刘晞,心中大概已有了猜测,便静静等着刘晞的下言。

“我本想亲自锻炼他们,奈何雒阳来旨,急召我回京。雒阳烟波诡谲、漩涡重重,是朝臣们搅弄风云的好地方,却绝不是我的练兵之所。”

刘晞伸手一指赵娥,道:“于行军用兵之道上,还要请文台多加指点。”

孙坚并无异议,淡定答是。

赵娥听到这话后,便朝两人再施一礼,“属下多谢主公栽培,多谢将军指点。”

刘晞勉励了赵娥几句,便又与孙坚部署往后的安排。临行前,她叹息一声,“愿我们再见时,风波已平,山河无恙。”

关于称呼(一个可能不太需要的科普)

明公: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主公:历史上其实是刘备的专属称呼,可当成私设

使君:对刺史州牧或使者的尊称

府君:对太守的尊称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君侯:对列侯的尊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