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之争(2/2)
近来,她似乎总是无意识地重复这个动作……难道,是有头疾?
未等贾诩深思,上首那人便又将脊背挺得笔直,正襟危坐地打断郭嘉与荀彧的争论,“二位皆言之有理。”
谋士谋士,再怎么谋划,那也只能给出参考意见,而没有最终的决策权。
两人听到刘晞的话后果然都安静下来,静静地等着她的决定。
“二位尽心筹谋,辛苦了。”刘晞一视同仁地给两人赐下奖赏,道:
“刘晞享国供奉、受敏尊崇,岂可坐视并州百姓饱受煎熬?愿领兵东进,救民于水火之间。”
刘晞阻了郭嘉还欲发言的动作,安抚了几句后,接着道:“放眼周围各州各郡,夜就只有我手上还有些微末的兵力,想来父皇很快便会派人来传召,令我等扫除逆贼。”
“文若,还要劳烦你尽早筹措粮草。”
“彧领命。”
郭嘉拢眉,但也没再多言,倒是刘晞多说了几句,聊表宽慰。
“便是不然,夜无需过于担忧。我与并州上党的太守刘子奇有旧,到时候便说他来书向我求援,凉州方面无奈之下被迫出兵。”
她笑得从容,一派镇定自若的神态,“再请朝中故人周旋一二,应当出不了什么大差错。”
众人便依令离开,各自去为出兵做准备。
好在朝廷难得靠谱一回,次日从雒阳赶来的使者便风尘仆仆地将旨意送到了刘晞面前。
摆脱师出无名的困境之后,众人心中也再没了顾虑,全心清点人马、筹措粮草,摩拳擦掌地准备随主帅到并州建立一番功业。
可就在大军出发前夕,又一封来自雒阳的旨意送来了凉州冀县。
其内容与上一封圣旨的内容截然不同——竟是要刘晞即刻率军赶回雒阳!
当自雒阳而来的使者诵读完皇帝的旨意后,跟着刘晞出来接旨的一干人尽皆愕然,难掩惊讶地望着那位使者。
刘晞最先反应过来,起身接过那道代表大汉最高旨意的卷轴。
使者露出些带着讨好意味的笑容,“总算不枉我一路风餐露宿、风雨兼程,好在赶在了公主您出征前,否则事情可就麻烦了。”
刘晞飞速地验看过圣旨上落的印玺,确认无误后,也笑了笑,有些为难地开了口:“这……日前刚刚收到父皇旨意,令我发兵向兵,不得有误。”
“怎么如今却又令我回雒阳呢?”
甚至,还明言带兵回京。这其中必然是有蹊跷之处的。
就算是刘宏这样的昏君,死后估计也不愿自己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吧。那么,她那位好父皇为什么宁愿冒着丢失国土的风险,也要召她回京呢?
刘晞一边轻声请使者入内小酌,一边含笑问道:“不知使君,可否为我解惑?”
来传旨的使者连连陪笑,“公主此言,实在是折煞臣了。陛下的心意如何,又岂是臣这样的小人能窥探的?”
“臣也只是奉命来传旨罢了,如今使命既已达成,臣也该回去复命了,还望您早日启程,莫要让陛下久等。”
刘晞自然不会就让他这么离开,温和又不失强硬地请前来的使者入席赴宴。
一番寒暄客套之后,刘晞温言问道:“我久离京都,未能尽孝于父皇膝下,实在是有失人伦之道。不知圣躬安泰否?”
“陛下洪福齐天,自然圣体安康,只是近来偶感微恙,公主无需担忧。”
使者似乎对刘晞有些敬畏,言语之间多有讨好奉承之处,“陛下惯来喜爱您,说不定见到您回去后,一高兴病就好了呢。”
刘晞淡淡颔首,让手下的人呈上些精美的珠宝,“使君一路劳累,这些东西便送给您在路上解解闷吧。”
“这,臣万万不敢……还请公主您莫要……”
刘晞不置可否地挥挥手,“不过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罢了,何足挂齿?使君收下便是了。”
皇帝身边的内侍假惺惺地推脱了几次,便毫不客气地收下了礼物,十足谄媚地与刘晞搭着话,甚至还投桃报李地在离开前给出了些许暗示。
“董侯与史侯都是极有孝心的,陛下也喜爱极了董侯的聪慧,但陛下到底还是最思念公主,想让您早些回去。”
“差点忘了与公主说,雒阳最近起了不小的风波,您回来后可千万得当心啊。”
窗外,原本平静的景观湖不知落入了什么东西,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将湖中原本安逸闲适的游鱼惊得四处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