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三国]公主她只想登基 > 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2/2)

目录

刘晞不答,微笑着从袖中拿出那封任命书交给戏志才,然后便沉默地在旁边落座。

“公主……”

万年长公主用她惯有的温和语气开了口,“先生,请先听刘晞一言。”

“君抱经国大才,本该青云直上,置身台阁,只可惜为门第所碍,才会蹉跎至今,屈身在我帐下做个小小的主簿。”

她指了指书案上摆的印绶,道:“晋身之梯已至眼前,先生何以踌躇不前?”

戏志才此时已经粗略读完了那封出自尚书台的任命书,闻言起身而立,快步行至堂中,对刘晞深施一礼,道:“公主明鉴,某对您……”

刘晞避席不受,上前将他扶起,温言道:“我虽授君主簿之职,可先生也为我多番献策、几次筹谋,于我并无亏欠。便是要离开,也是应有之意。”

“况且,此时无战事,先前的荡寇将军已成虚衔。雒阳的万年长公主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闲人,大概给不了先生施展抱负的机会。”

说到自己渺茫不定的前途时,她的语气也没产生丝毫起伏。

她将目光放在欲言又止的青年身上,道:“君若是要赴任,我已为你准备好上任需纳的钱财;若是不然,刘晞会永远将先生奉为上宾。”

刘晞朝戏志才小小一揖后,便从容地迈着步伐离开。

“主公!”

听到这道声音后,刘晞脚步微顿,原本淡定的脸上不由露出几分笑意。这笑意不同于以往被刻意展露出来的端方君子式笑容,而实打实透着几分狡猾之意。

“主公明鉴!”这道呼声之后,一派寂静的书房中又响起膝盖落地的沉闷声。

“主公洞察人心,某之前确存此意,欲借您的身份,寻求入仕之机。”

家境贫寒,门第低微,他本该安安分分地待在那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地做个田舍郎。

可阴差阳错,上天让他拜得老师,从此读书习史,谈经论道,成为了一名士人。

老师教他向君王竭忠尽智,史书劝他为家国舍身取义,他便也立下像屈原大夫一样的志向,决心投身家国,九死不悔。

但史书授予他智谋,授予他忠义,却没给他一个足够高贵的出身,没给他一个足够尊崇的家世。

赤心之人被拦在仕途之外,就像《离骚》中的失意者苦心求见帝君而不得。

欲尽,不得其道;欲退,其心难平。于是进不得,亦退不得;于是热血填胸,亦愁肠百结。

直到那日,他在那方简陋的小院里,听到了万年长公主率兵来援颍阴的消息。

以女子之身率兵,是何等的惊世骇俗!他料到刘晞处境艰难,于是刻意等在了营地之外。

他想:万年长公主若真像传闻中那么聪颖,那么她不会拒绝自己的投效。而自己也终能凭此获得入仕之机。

他以为自己会助公主得偿所愿,可事实上,若无自己的辅助,公主也能名扬天下,也能大获全胜。

他为自己先前的自大而愧悔……他惊叹于刘晞的胸襟,他叹服于刘晞的武略,他终于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彻底被这个少年人倾倒。

他愿意将这位年幼的长公主奉为主君,以她的志向为志向,以她的方向为方向。

青年伏地叩首,话中似乎还隐隐带着颤音,“然某早已为公主折服,心中已决意将您奉为主君,此生绝不再侍二主。”

“请主公明鉴!”

一只纤细但有力的手拦住他再次下拜的动作,“当今之世,君择臣,臣亦择主。志才便是弃我而去,也只能怪我自己技不如人,何可道也?”

“志才请起。”刘晞浅笑着将他扶起,郑重承诺道:“志才以赤诚待我,我怎会不知?”

她温和地为他拂去衣衫上的灰尘,道:“从此君不负我,我必不负君。”

其实我有个预收,很想大家支持一下(扭捏)

《帝台春》文案附上:

相传定安公主降生之日,神光照室尽明,青色云气盘旋于天,经久不散。终南山上的得道高僧批下判语:此为至贵之征,非人臣之气。

她本该顺理成章地成为昭国皇太女,成为继开国女帝之后的第二位女帝——但是,她的父皇已经收养了一个嗣子。

兄长不仅光风霁月、才华无双,还待她极为温柔和善。于是,楚灵均迅速地收起了心中为数不多的雄心壮志,准备在亲亲兄长的庇护下,做个安乐无忧的公主。

可是那天,她做了个极为可怖的梦——

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她敬爱的兄长一改往日温和的面貌,率领禁军发动了宫变。

他冷冰冰地站在尸山血海之中,手中的长剑鲜血淋漓。而在他脚下,躺着死不瞑目的昭国帝后。

楚灵均自梦中惊醒后,彻底放弃咸鱼计划,努力开始揽权。可等她终于成为炙手可热的候选继承人时,她又做了个梦——

她那素来朗月清风的兄长,脱下了华贵庄严的亲王蟒服,只着一身单薄的素衫,屈膝跪于她身前。

他用那苍白纤细的手,颤抖着捧起她的衣角,动作生涩地亲了亲上面的烫金龙纹后,又用那双如烟雨般朦胧的眸子望着自己,哑着声音道:“望陛下……垂怜。”

楚灵均:“?!”

她绝对没有觊觎兄长美色的意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