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2/2)
“此处大局已定,又有皇甫将军与志才坐镇,绝不可能再出什么差错。那我便带些人,去收拢附近的残兵吧。”
戏志才出言劝阻,低声道:“公主,稍后可能会有客求见,还是先稍作歇息,暂且留下吧。”
刘晞整了整衣襟,莞尔道:“正是因为待会儿有客要求见,我才要暂时离开啊。”
戏志才当下便明白了她的意思,为难道:“将军,请……”
“志才放心。”戏志才话中的未竟之意,她自是明白,便轻声道:“我会及时回来的,必不会让你久候。”
戏志才闻言哭笑不得,只能随她离开。
青年微微叹了口气,到底没忍住腹诽起了自己这位上官。
唉,希望她心中真有分寸吧。
战事结束之后,皇甫嵩便飞快脱下了身上的甲胄,令身边的亲兵去为他寻捆荆条。
亲兵虽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依言到附近找了捆荆条,匪夷所思地献到自家将军面前。
彼时的皇甫嵩不仅去了甲胄,连上衣也一并脱去了。见自己要的东西已经找到,又皱眉招呼亲兵道:“来,帮我捆上。”
“将军,这……这……你这是要做什么?”亲兵听到后大跌眼镜,既惊且疑地嗫喏道。
“自然是向公主负荆请罪。”皇甫嵩一边将绳子塞到他手中,一边暗含催促之意地看向他。
这名亲兵虽没读过书,但好歹听说过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闻言总算明白过来。
但这口气还没咽下去,就又被他提到了嗓子眼。他看着自家将军,为难道:“将军,这……这样真的好吗?万年长公主可是女子……如此,似乎有些失礼。”
皇甫嵩动作一滞,觉得亲兵说的话倒也有理。思考片刻后,又捡起了被他丢到一旁的上衣。
刚刚率众大捷的皇甫将军很快就出现在了刘晞帐外,背着捆荆条下拜道:“臣皇甫嵩,特来请公主请罪。”
在刘晞帐外值守的守卫顿时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地望向自己的同伴。
好一会儿之后,其中一人才上前行了一礼,道:“皇甫将军见谅,将军刚刚率人到附近清理溃兵了,如今并不在军中。”
他迟疑片刻,与皇甫嵩商量道:“要不,您到将军帐中坐坐?将军想必很快就回来了。”
刘晞到底在不在军中,皇甫嵩是不知道的。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戴罪之臣,岂敢再冒犯公主?”他伏地叩首,然后一动不动地跪在了刘晞的军帐前。
事实证明,刘晞的确是有分寸的。皇甫嵩只跪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外出的万年长公主便回到了军营。
“皇甫将军……这,您这是做什么呀?”
她行至军帐前时,立马加快了脚步,满脸诧异地上前,伸手虚扶皇甫嵩。
“臣骄矜自傲,不仅对公主出言不逊,还几次失礼于您跟前。臣悔之不及,今日特来向公主请罪。”说着,他便又拜了下去。
“将军前番不是已来信解释过缘由?不过是迷惑蛾贼的权宜之计罢了,我岂会放在心上?”
相比起暗地里的阴谋诡计,刘晞确实不在乎这些明面儿上的指摘。但皇甫嵩的行为,也确实对她在军中、在朝中的威严有损。
所以便只能委屈他多跪会儿了。
刘晞说完,又十分严厉地望向帐外值守的亲卫,斥道:“皇甫将军乃是扫灭黄巾、镇守家国的有功之臣,尔等怎能如此轻慢?”
几名亲卫久在刘晞身边,早已具备了基本的政治素养,知道刘晞不是真的要降罪于自己。但还是迅速做出了十成十的惶恐模样,哀求道:
“将军恕罪,属下绝不敢轻慢皇甫将军啊!”
皇甫嵩眼皮一跳,还是没弄清刘晞刚刚的话是真不在乎、还是有意嘲讽,便只好伏地不起,道:“长公主宽宏大量,臣却不能心安。请您治臣不敬之罪。”
“此处为军营,只有奉命讨伐黄巾的荡寇将军与左中郎将,何来君臣一说?皇甫将军如此这般,可真是折煞刘晞了。”
语罢她忽然皱眉,继续道:“将军若执意如此,那刘晞也曾对您口出狂言,今日也该向您赔罪才是。”
说着,刘晞竟也作势要跪。皇甫嵩大吃一惊,赶忙出手阻拦她的动作,连连道:“臣惶恐!”
刘晞见状,便笑着将先前的虚扶变成了实扶。皇甫嵩在惊异于她的力道之大时,也顺着刘晞的心意起了身。
躲在暗处观察这边动静的戏志才会心一笑,暗自想道:一人出身尊贵,却宽仁有礼、不计前嫌;一人战功彪炳,却常怀谦逊、过而能改。
免不了又是一段佳话啊。
[1]出自《孟子》齐宣王在堂上听到牛的哀鸣后,令人将祭祀的牛换成了羊。孟子听闻后便对他说:“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写本章时,我做了很大的心理建设。经过几番衡量、再三考虑,我还是这样写了。虽然但是,我的公主,她现在真的算不上什么好人啊!
(轻轻跪下.jpg)
23号的更新已提前奉上,晚上没有了哈,下次更新时间是24号晚十一点半之后。(因为24号要上夹qaq,想在这之前做一些无谓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