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我怎么成圣了 > 第203章 焚书

第203章 焚书(2/2)

目录

秦国就是这么起家的,如今自然不允许别人也这么推翻他的统治。

淳于越的提议,无疑与法家和赢政的利益背道而驰。

在秦始皇与丞相李斯等法家思想的坚定拥护者看来,分封制是陈旧落后的制度,它所代表的旧思想与秦朝全新的统治秩序格格不入。

任由这种旧思想传播,将严重阻碍秦始皇对国家的有效治理。

而这些旧思想的重要载体,正是大量的史书典籍,而这些东西,却是儒家所坚持的。

此时秦始皇统一天下才过去十多年,六国旧贵族与诸多知识分子,尤其是儒家学者,对秦朝严苛的法律和高度集权的制度多有不满。

不只是对秦国制度的不满,更多的是对法家的不满。

儒家众人常常通过着书立说、私下议论等方式表达反对与批评。

然而,这对于迫切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的秦朝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潜在威胁。

为统一思想、巩固统治,李斯向秦始皇进谏:除秦国的史书《秦记》外,其余列国史记一律焚毁;

除博士馆所藏之外,民间私藏的《诗》《书》等典籍,限期全部交出烧毁;

胆敢谈论《诗》《书》的,一律处死;借古讽今、攻击时政的,诛灭全族;

官吏知情不报者,与罪犯同罪;

命令下达三十日后仍未烧毁书籍的,脸上刺字并发配去修筑长城;

同时,严禁私学,若有人想学法令,必须以官吏为师。

这一系列严苛的政令,构成了 “焚书” 事件的主要内容。

这也让法家在秦国的势力大大加强,丞相李斯已经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儒家经历了空前的打击,不过,此时的儒家之人无力反抗,只能静待时机。

不仅仅是儒家,诸子百家很多都被殃及无辜,成为了法家力压天下的牺牲品。

咸阳城的夜空中,焚书的浓烟如墨云般翻涌,将星斗都染成了血色。

儒家学士们蜷缩在残破的书斋里,望着灰烬中尚未燃尽的竹简残片,有人捶胸顿足,有人默默垂泪。

曾经朗朗的读书声,如今只剩下巡夜士卒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街巷回响。

这场浩劫不仅焚毁了典籍,还让很多儒之人沦落尘埃。

不过,儒家在秦国也有十多年了,这些年来,他们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做。

此时,朝堂之上的暗流愈发汹涌,太子扶苏虽身为淳于越的弟子,却因政见不合逐渐被秦始皇疏远。

他目睹焚书暴行,心中对法家的严苛统治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对儒家更是多有好感。

儒家不及法家强势,所以他们选择了秦国的未来,太子扶苏。

双方的明争暗斗明显是儒家处于下风,也只能和其它百家之人一起共抗法家。

不过,这些都在秦始皇赢政的掌握之中,他有自信,百家都能为他所用,现实也是如此,百家都只是他手中的工具。

但是,时光不会放过每一个人,赢政越来越老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