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春山夜(双重生) > 第三世见

第三世见(2/2)

目录

刚步入屋内的帝后夫妻也怔了一息。

还是皇帝先反应过来,他连忙走近,既惊喜又忍不住吃味道:“这孩子开口唤的第一个人既不是朕也不是皇后,竟然是你。”

“早知如此,朕便不该总在教他说话时介绍你。”

皇后生产后一直心有郁结,常会看着孩子出神,偶尔还会不自觉地泪流满面或神色沉郁。

虽然宫里不缺乳母,但皇后还是坚持亲自喂养孩子。只是不知为何,皇后又在孩子八个月大时坚持让孩子断了奶。

皇帝不知该如何开解妻子的复杂心绪,但为了让皇后能多歇息,他常会命人将儿子的小床安置在紫宸殿内,由他亲自看着孩子。

处理政事之余,他便会教孩子说话。容煜在时,皇帝还会和儿子说起,这是他为他找好的老师。

只是谁都没想到,小娃娃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唤容煜为“老师”。

听出陛下话里的吃味,容煜下意识说了声“微臣惶恐”。

可垂眸发现怀里的小娃娃还安静地望着自己,他又忍不住温声解释道:“殿下天资聪颖,陛下和皇后娘娘方才不在,殿下才先认出了微臣。”

皇帝也不是小气的人,没有当真同他计较这些,只是伸手从他手中接过了孩子,熟稔地逗哄着:“也唤一声‘父皇’和‘母后’?”

仍有些憔悴的皇后也不禁看向那个让她既爱又恨的孩子。

她依然无法释怀这个孩子的到来让她付出了什么代价。有一回她甚至把手放在他脆弱的脖颈上,这让皇后后怕不已,所以她不愿经常看见他。

可孩子昏迷不醒时,她同样忧心不已。

但帝后都发现,小娃娃看见他们后竟像是微微皱了皱眉,明亮澄澈的眼神也隐有回避之意。

皇帝顿了顿,连忙宽慰自己的妻子:“孩子许是还未学会,我再多教他几回便应会说了。”

皇后难掩失落道:“不急。”

已经活过了两世,卫时舟心里的思绪有些复杂。

他曾听老师说过,自己当年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唤了“老师”,后来才学会“父皇”和“母后”。

但卫时舟知道,此时的他不是不会说,只是不知该如何面对自己年轻的父母。

前世的他直到父皇和母后崩逝,也无法做到与他们毫无隔阂,至多只能坐下来一同用膳,不冷不热地说上几句话。

而第一世时,没有清棠在身边,他与变成了尘大师的父皇和极其厌恶他的母后之间说是陌路人也不为过。

他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怨恨与折磨,而束手无策的父亲也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忽视和粉饰太平。

这一世的卫时舟还太小,应还没有经历过那些。

虽已经活了两世,可他如今这副身体还太弱。

若那些事情再次发生……

卫时舟不愿深思。

但让他觉得意外的是,这一世很多事情都与他曾经历过的不一样了。

变化最明显的,便是他的父母。

怀荆那日去给皇后诊过脉后,不仅单独同皇帝说了些什么,还专程制了些药膏送进宫,言是可以助皇后娘娘彻底祛除腹部留下的纹路。

怀荆还让自己的妻子温兰进宫陪了皇后一段时间。后来皇后便开始在有意多见孩子的同时,拾起自己成为母亲前的喜好与习惯。

而皇帝不仅会尽可能多地抽出空陪在皇后身边,还会每日亲自为妻子擦药,陪她一起去面对那些因为孕育生命而在她身上留下来的顽固痕迹。

卫时舟感受得到,在面对自己时,母亲眼里少了怨恨,逐渐多了温柔与呵护之意。

终于听他唤出“父皇”和“母后”时,卫时舟看见年轻的帝王竟红了眼眶,那个美丽温婉的女子还因此落下泪来。

带着两世记忆,卫时舟不能表现得太超出常理,却到底能思考、会说话。

只是受这副身体的限制,他无法跳过学走路的那一步。

而他学走路时,也是父母和老师一直陪在他身边,引导他,鼓励他慢慢走向他们。

再被他们抱起来不停夸奖。

他只是步伐不稳地走过了那么短的一段路,在他们眼里却好像做成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一般。

而曾经,他的父亲忙于政事,他的母亲对他避而不见,教他走路的人其实只有老师。

日子慢慢过去,卫时舟已经能独立走路,也逐渐能够习惯父母和自己亲近。

只是两世而成的性格使然,面对除了清棠以外的人,他仍然很少笑,也不常说话。

怀荆进宫为他请平安脉时,卫时舟主动叫了他“师父”。就这样,他成了怀荆这一世收的第一个徒弟。

从父皇和老师在紫宸殿的谈话中,卫时舟还得知,容清棠的父亲仍任户部尚书,刘琛如今只是个五品官,并非丞相。而前世盘根错节的刘家势力也毫无踪迹。

一切都很好,但却还不够好。

直到有一日,卫时舟听见老师温和地说他的夫人怀了小娃娃。

老师还问他:“殿下觉得‘清棠’这个名字如何?”

卫时舟自然笑着答道:“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名字。”

他又等到她了。

原本打算写个从零开始的万事如意的平行番外,但我有私心,即便不能完全治愈,也希望能尽量弥补曾经有着痛苦童年的时舟,所以让他带着记忆来到了第三世。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