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喜讯(2/2)
生命维持系统设备只花了四个小时就送到了。在此之前,方樾已经带着一波人火速用新型建材搭好了一个简单的医疗室。设备一到,就被迅速接到了蓄电箱上。池小闲躺在病床上,插上了各种导管,开始输营养液。
银星默默地在一旁看着这一切。
它忽然明白了池小闲为何那样快地做出了决定,甚至没有为自己考虑退路。
因为他了解方樾。他早就知道即便自己陷入永远的休眠,方樾也会帮他处理好后面的一系列事情,甚至是想办法解救他。
所以他什么都不用担心。
银星忽然有些羡慕他们。相比之下,它就没有能力为池小闲做到那一步。
要快点完成这件事情,银星暗暗下决心。只有这样,它和池小闲才能回归到正常生活。
Kev和章漪也来陪他,见他这幅样子不免得都心疼起来。才过去不到一天,Kev就觉得他好像又瘦了一圈。
没过多久,高美音也赶回来了,一见到池小闲,两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上,好在方樾迅速将她扶住了。
Kev见状也赶紧来安慰老人家:“小闲现在没有任何危险,只是需要睡上一阵时间,很快就能醒过来了。”
高美音眼泪刷的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抽泣着道:“这孩子……怎么从来都不让我省心。唉——”
方樾只好抱住了她,“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带回来的。”
一周后,一座崭新的研究所在附近组建完毕。一共三层楼,赵新几乎跑遍了核心区几个已经成为废墟的科研所,把能用到的仪器全搬运了过来。研究所的边上,建起了一座小型发电站和几间员工宿舍。
发电机开始工作的那天,一群科研人员摩拳擦掌,都打算大干一场,完成拯救人类重大使命中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然而没多久,他们就遇到了困难。
已经初步掌控母体的银星开始分泌具有阻断神经入侵指令的信息素。但正如它所说的,菌丝内能提取到的信息素种类非常繁多。他们仅提取了十毫升的菌丝组织液,经初步检测,就在里面发现了至少两百种有机化合物。
噬肉真菌生理行为的复杂程度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如何辨别、分离、提取,变成了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
所有能帮忙的人都参与了进来,足足忙了近一个月,才排除了十几种化合物。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执行官派人重建了纳米材料生产厂,开始大批量生产新型建筑材料。说是大批量,但由于材料特殊,生产的速度并不快。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一个围绕着研究所的微型小镇渐渐成型。研究人员和纳米厂的工人们率先搬了进去,不久后,执行官也带着手下几位高层住了进来。
只有方樾仍然住在研究所。
为了避免人来人往打扰到池小闲,他将池小闲的医疗室搬进了研究所的负一层,另外修建了一条直接通向外部土壤的纳米通道方便银星和母体连接,最后安装了新风系统和日光模拟器,确保池小闲在地下的健康。
房间内每日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纳米地板被擦得逛街锃亮,每次Kev他们来探望时,都得穿上鞋套才准进。
更夸张的是,方樾还弄来了一套崭新的床垫和乳胶枕,新到让人觉得那是魔法变出来的。
Kev大为震撼,“你到底从哪里搞来的啊?”
“一个超市废墟地下找到的,只剩一套干净的了。”方樾淡淡道。
得,连执行官都没有。Kev看了眼躺在床上的池小闲,“你就宠他吧。”
“让他睡得舒服点。”方樾认真道。
Kev:“……”
方樾自己的卧室就在池小闲医疗室的隔壁。虽说有一张大床,但被他都用来堆放个人物品,晚上则去池小闲的医疗室里睡觉,方便夜里照看他。每天他都会亲自给池小闲做清洁工作,然后给他翻身,按摩肌肉,防止久躺后的肌肉萎缩。
整个研究所人员都知道了他跟池小闲的关系,也都默认了所有跟池小闲有关的事项第一时间都要向他汇报,甚至执行官都被排在后位。
但他们对池小闲的身份其实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很年轻,之前是个大学生,因为体质比较特殊所以成为了他们的“救星”。
比起池小闲的身世,他们对他的长相更感兴趣。一头漂亮得不可思议的银发,柔软得像绸缎,就连睫毛都是银色的。精致的脸
庞虽有些苍白,却透着一种脆弱易碎的美,精灵一样。只看一眼,便叫人难忘。
“听说他的眼睛也是银色的。”
“真想看一看呢……不知道他还要睡多久。”
他们在繁重工作任务的间隙悄悄议论着。他们甚至不知道池小闲的名字,有几个年长些的称呼他“那个漂亮又特别的孩子”。
其中有一名女研究员甚至迷恋上了他的长相,总是偷摸着在工作间隙偷偷跑到负一层隔着窗户往里面看。按照她的说法,她大概是患了“相思病”。
方樾知道后,果断在负一层入口安装了安全门,只有他、顾凯、赵新三个人刷卡加输入指令密码才能进入。
那个女研究员知道了后,甚至还一蹶不振了一阵子。
研究所周围的房子一座一座地被盖起来,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唯独研究所的工作仍然停滞——分析那么多中复杂的化合物的工程量太大了。
方樾不得不开始反思他的策略,尝试修整现在的研究路线。
目前的难点在于化合物的种类太多,难以区分辨别,那么有什么更快的方法呢?
忽的他脑子里灵光一现。
他们可以用对比分析法。让银星先停止分泌那种信息素,收集一次组织液,再让银星分泌信息素,再收集一次组织液。最后将这两种组织液进行对比,筛选出不同的化合物就可以了。
说干就干。
用着这个方法,他们又花了一个半月,终于找到了并提取了出来。
那是一种有些复杂的四聚体有机化合物,所有人都是第一次见。而接下来的问题,留给了实验验证这种化合物的有效性。
他们再次遇到了难题——要想实验,就得寻找被试者主动让自己被噬肉真菌感染。
这几乎不可能完成。
而那些已经变成丧尸的,也无法进行实验,因为它们的神经系统已经被破坏掉了。
“用其他动物呢?”有人提议道。
但他们还未曾见过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物种感染丧尸病毒的情况。一来高地本身就少有野生动物,甚至连流浪猫狗都很少见——他们通常熬不过高地的严冬。二来即便是有动物,也只有那些被饲养起来的肉牛肉猪,大部分都被倒塌的房屋压死了。原本倒是有些实验猴,但丧尸爆发这么久,那些实验室早就踏成一片废墟了,找到活的的概率几乎为零。
“用小鼠试试看呢?”
“小鼠无法被感染,已经试验过了。”
就当他们议论时,刘峥找了过来,主动提出愿意做第一个被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