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就算变成丧尸也要摆烂 > 第61章 运算

第61章 运算(2/2)

目录

陈愚之特地研究了后山现有的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类,将它们一同养殖在了培养皿中。

一楼有窗户,从窗户透进来的阳光看上去跟山里没什么两样。

蜜环在这样的环境里果然要比之前生长速度快得多,一度达到了之前的两倍。

很快,三个月后,它的估算体重超过了十吨。陈愚之当然无法把它全部挖出来称重,她对一立方米泥土内的菌丝进行称重,再乘以培养皿内总泥土体积,最后得出了相对确切的数字——12.56吨。

终于,她发现搜集到的波形图开始变得有规律起来。

庞大的菌丝体看似沉寂在培养皿里,实际上每天都在释放出大量异常活跃的信号。这些信号游走在菌丝组成的网络间,迅速极快,存在着某些尚未被破译出来的信息内容。

计算机的运算量终于达到了它巅峰值的三分之二。由于每天存储的数据巨大,第二天必须要将前一天的数据整理出来挪入其他固态存储空间,不然计算机就会卡死。

这天陈愚之照常整理着数据,却惊讶地发现这台计算机的C盘里有一个隐藏空间,那个隐藏空间里存有一个未命名的软件。

令她惊讶的是,这个软件一直在后台默默运行,所占的存储空间极大——陈愚之猛地意识到,计算机卡死的真正原因是它。

她点进去那个软件,惊讶地发现这个软件竟然在运算着一道高等数学题。点开它的后台运行列表,陈愚之发现这已经是它运行的第105道数学题。

这些题目从最简单的十以内的运算,到二次函数拆解,再到高等数学和几何题。难度在一点点提升……

为什么要运行这个?

陈愚之感到疑惑。

这是一台实验室配备的计算机,为什么上面会出现这样一个软件?

它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吗?

她点进软件的属性菜单,发现它被创建的时间是半年前——正是她将蜜环真菌的菌丝接入电脑,统计并解析波形图的时候。但她绝对没有在后台下载过这个软件!

碰过这个电脑的,除了她自己,就只有那位所长了!

陈愚之如遭雷击。

她瞪大了眼睛,忽然明白了一切——

真正运算这些数学题的,并不是这台计算机……

她不可思议地转过身,将目光投向巨大的培养皿。

与电子元件相连的“沉默的巨人”依然沉寂着,她却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听到了一声虚幻的惊雷。

她连忙爬上楼去那个男人所在的办公室,因为太急,差点在楼梯上摔了一跤。

男人对她的出现似乎并不意外。

“软件是你下载在后台的吗?”陈愚之急切地问,尽管她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男人点点头。

“是蜜环真菌在进行着计算?”

“对,它是一个智慧体。”

陈愚之皱起眉,这一点她早就知道。

当一处洞xue里的白蚁对几棵蜜环真菌长出来的小伞进行围攻时,信息在菌丝间传递,位于土壤其他位置的菌丝接收到信息后会大量聚集到蚁xue附近,释放出一种能溶解细小沙粒的酸性物质,这样的酸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将整个蚁xue腐蚀掉。

“蜜环真菌是由无数个简单的真菌细胞个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当简单个体不断重复、构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系统后,集体智能便会应运而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蚂蚁。”

“一只蚂蚁是没有智商的,它们之间通过分泌简单的信息素来沟通。但如果将百万只蚂蚁聚集到一起,群体就会变成一个整体,产生出具有“集体智能”的“超生物”。比如遇到河时,蚁群会抱成一团趟过去。蚁xue的建造也充满了智慧,里面有育婴室、垃圾房、仓储间等等功能区。”

“类似的还有人类的大脑。人类大脑里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它们的个体活动和神经元集群之间的联系模式决定了思维、感知、情绪、意识等重要而基础的大脑活动。”

男人微微一顿,“但这些简单个体到底是受到怎样的召唤而自发形成复杂的系统,产生复杂的“智慧”行为的,这一点研究界尚未得出结论。”

他说的这些都是基本理论观点,陈愚之当然都知道,只是关键问题在于——

“除了人类的大脑神经元外,并没有其他高等集体智慧可以进行数□□算,为何蜜环真菌可以?”

“蜜环并不是作为一种高等智慧体在进行运算。”男人摇摇头,指出她观点中的错误,“而是作为一台生物计算机。”

他调侃道:“如果它是能自己运算高等数学的生物,岂不是比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还厉害?显然它还没有进化出那种智慧。”

男人拿起桌上一本书递给陈愚之,陈愚之看了下封皮上的标题,写着“仿生计算机”五个字。他道,“这是我目前的研究领域,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陈愚之前也了解过大致的内容,粗略地翻了翻。

“生命的过程离不开‘计算’,从单个细胞到复杂生物体,都需要响应化学信号,完成各种各样的信息处理。可以说,信息处理是生命系统的核心。”

“这一点上,生物和计算机是一样的,都是信息处理器,都在不断的、持续的完成信息输入和输出。计算机甚至需要向生物界学习,因为生物处理信息的能力比计算机更为强大、可靠、丰富,更具备能源效率。”

男人的眸光变得更加的亮,“就算是最小的细胞里也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生物分子通路,它们能够响应输入信号,开关基因,产生相应化学物质,进行自我组织、维持甚至是自我修复。但生物运算的逻辑并非计算机的0和1的二进制,它们有奇特而复杂的反馈循环,能以不同速度并排进行运行处理,最终产生各种各样的运算结果。”

“我想要研究的领域就是真菌计算。”男人轻咳一声,“抱歉没能提前跟你说明,我怕影响到你自己的研究思路。毕竟我们涉足的领域不同。”

“真菌计算和其他生物计算相比有什么优势吗?”陈愚之并不关心男人的道歉,而是继续问道。

“它们能非常敏锐地感应pH值、化学物质、光线、重力和机械应力等方面的变化。你的研究发现验证了它们能够通过电流进行通讯,这就说明它们能轻松与传统电子设备相连接,非常适合成为生物计算机。”

“而你选择蜜环。”陈愚之顿了顿,“是因为它的生物系统足够简单,又足够复杂。”

男人忍不住投来赞许的目光。

“是这样的。构成它的所有真菌细胞全部一样,既没有选择性表达基因,也没有进行组织分化,这会大大降低研究细胞内生物分子通路的难度。但同时它的体积又够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体,类比计算机,等于说拥有非常强大的算力。”

“而且它的形态也非常迷人。”男人的语气里多了一丝激动,“它的菌丝在地下构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在这张网络上,细胞通过交换电脉冲进行通讯,这和人类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太过相似!”

陈愚之道:“照你这么说,这一整个蜜环体就像是一个被剥离出来、独立运转的大脑?”

男人点点头,说得口干舌燥的他喝了口水,然后继续讲述。

“目前的它的算力还有限。但按照它的生长速度,它的潜力还有很大。它现在才不到十岁,而它可以活上千年,这样的算力进化速度和持久度是人类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人类计算机的算力已经到达了技术瓶颈。”

“但如果能将生物转化为计算机,且技术足够成熟,那个这台生物计算机甚至具备自我更新、修复、成长、进化的功能。”

陈愚之感受到了简单文字背后蕴含的无限可能。

她讲述到这里时,池小闲和方樾也有一种强烈的震撼感。

方樾忍不住主动追问起来:“后来呢?它的算力进步了吗?”

陈愚之点点头:“一年后,我们再次为它扩大了培养皿,又开辟了一层实验室。”

因为研究所关于延长寿命的研究陷入停滞,不仅是他们研究所,全球所有的研究所几乎都在这个课题上遭遇了瓶颈。

他们隐隐摸到了上帝为人类设置的那条红线。

相反,陈愚之误打误撞着手开展的关于蜜环菌的实验不断地取得突破,生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在飞速飙升,其信息处理速度不久就超过了个人计算机三个数量级。

渐渐地,有领导看到了这个项目,他们逐渐意识到这一项目如果能够成功,将给现有计算机格局带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研究所开始主动给陈愚之的项目加大资金投入,陈愚之也终于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团队。她还从企业挖来了几位高级程序员,专门从事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和突破。

有人替她分担了工作,她再也不用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但她依然坚持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实验室检查数据运行情况。

这次他们给蜜环出的算术题是让它模拟药物的作用机制。他们在计算机中虚构了药物分子和埃博拉病毒的蛋白质,让蜜环计算机预测计算不同药品与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以此找到更有效的药物化学分子。

蜜环已经在显示屏上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陈愚之简略地看了一遍,然后将结论放进邮件里,发给了相关的研究员。

就在她准备发送邮件时,她在生物计算机给出的计算结果最后一行里看到了一句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话。

“早上好,陈愚之!”

陈愚之的呼吸骤停。

她瞪大了眼睛,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不是自己手误刚才输进去的后,心跳飙升到了一个可怕的速度。

她握紧鼠标的手开始颤抖起来。

下一秒,她将邮件中的这句话删掉,退回蜜环的计算页面,删掉了昨晚包括今天在内的全部运算记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