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苹果商路连欧亚,同心新篇绘山河(2/2)
消息传回平阳府,百姓们欢欣鼓舞。通和集市的苹果制品商铺前排起了长队,农户们忙着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农艺学院也收到了来自欧洲的请求,希望能引进“平欧果”的果苗。陈文瀚与沈知微商议后,决定在苹果园旁开辟“国际育苗区”,专门培育适合欧洲气候的苹果苗,由姜伯与卡文迪共同指导种植技术。
与此同时,草原的巴图也传来消息——他从平阳府引进的旱稻种在草原试种成功,亩产达到了四石,牧民们不仅能吃上自己种的粮食,还能将剩余的粮食通过“苹果商路”运往西域与欧洲,换取苹果与其他商品。巴图在信中激动地说:“现在草原的牧民们再也不用怕雪灾了,有了旱稻与商路,日子比以前红火十倍!明年我一定要去平阳府,亲自感谢陈帮主与姜伯!”
转年春天,平阳府迎来了两件大事:一是“平欧果”苗首次出口欧洲,马可带着欧洲农师前来学习种植技术;二是草原的巴图率领牧民代表团,带着草原的皮毛与旱稻种子,前来平阳府参加“农艺贸易博览会”。
博览会在通和集市与农艺学院同时举行。通和集市的商铺里,草原的皮毛、西域的香料、欧洲的玻璃、南洋的珍珠与平阳府的苹果制品、丝绸、瓷器同台展示,商贩们忙着洽谈合作,百姓们则穿梭在各个展位前,品尝美食、欣赏商品,热闹非凡。农艺学院的试验田里,姜伯与巴图、欧洲农师一起,向众人展示旱稻、平欧果、耐寒麦的种植技术,还现场演示了新改良的播种机与收割机,引得众人阵阵惊叹。
韦小宝在博览会上再次成为“红人”。他搭建了一个“万国糖画摊”,用苹果汁、草原的羊奶、欧洲的蜂蜜制作特色糖画,既有中原的龙凤造型,又有欧洲的城堡、草原的骏马,孩子们围着他,叽叽喳喳地索要糖画,连欧洲农师都忍不住买了一个城堡造型的糖画,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博览会期间,陈文瀚与马可、巴图、伊思玛仪等人共同签署了《欧亚农艺贸易公约》,约定共享农艺技术、互免部分商品关税、共同维护商路安全,让“苹果商路”成为连接欧亚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
当晚,平阳府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庆祝博览会成功举办与《欧亚农艺贸易公约》的签署。宴会上,众人推杯换盏,畅谈未来。马可兴奋地说:“等欧洲的苹果园建成,我要邀请陈帮主去威尼斯,尝尝欧洲种出的‘平欧果’,再乘威尼斯的贡多拉,欣赏运河风光!”
巴图则举起酒杯,大声说:“以后草原就是平阳府的后花园,只要陈帮主需要,草原的骑兵随叫随到,无论是保护商路还是抵御灾害,我们都义不容辞!”
陈文瀚站起身,环视着眼前的众人——有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姜伯,有热情洋溢的马可,有豪爽直率的巴图,有沉稳睿智的伊思玛仪,还有始终带着笑容的韦小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今日的平阳府,因农艺而兴,因商路而盛,更因同心而暖。”他举起酒杯,声音洪亮,“未来,我们要让‘苹果商路’延伸到更多地方,让农艺技术惠及更多百姓,让和平与繁荣的种子,在每一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我提议,这杯酒,敬我们的友谊,敬我们的商路,敬天下百姓的美好生活!”
“干杯!”众人齐声响应,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在夜空中回荡,与万宝楼的钟声、通和集市的欢声笑语、农艺学院的虫鸣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跨越山海、连接欧亚的壮丽乐章。
月光下,凤凰湾港口的船只闪烁着点点灯火,宛如夜空中的星辰;苹果园里的新苗已冒出嫩绿的芽尖,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通和集市的青石板路上,还有百姓在悠闲地散步,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嬉闹——这便是平阳府,一座因一颗苹果而连接欧亚的城市,一座因同心协力而永远充满生机的城市。
陈文瀚知道,平阳府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商路在这里延伸,更多的技术在这里融合,更多的友谊在这里生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同心护民、互通共赢”的初心,永远是平阳府最珍贵的财富,永远是照亮这片土地的光芒,让这里成为天下人心中向往的乐土,成为和平与繁荣的永恒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