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宋公明人前显圣(1/2)
吴用侃侃而谈破敌之策。
方腊起兵,本质上是对东南苛政的反抗。
东南本是富庶之地,奈何蔡京等人为了敛财,设置诸多苛捐杂税。更是打着皇帝名号,大兴花石纲等纲货,盘剥百姓。
所以吴用的观点很简单,只要朝廷废除这些苛政,百姓自然没了从贼的想法。到时候大军稍一攻伐,方腊必破。
吴用计策经过一路上的思考和打磨,说的条理清楚。只是在场众人,除了童贯抚须而笑,其他人却都面色如常,未表露支持或反对。
童贯听完吴用计策,沉吟片刻后才笑道:“妙啊。先生不愧加亮之名。是有真才实学的。”
童贯赞许吴用一番,又说道:“如今平乱是首要大事,本帅就采纳吴先生计策。正好吴先生也在宋先锋军中。明日开始,宋先锋便开拔渡江,攻伐方腊的同时,宣传废除苛政的消息。”
宋江立刻抱拳道:“末将领命。”不过他终究是做过朝廷官吏,又问童贯:“不知废除苛政一事,朝廷可有文书?”
童贯面露不悦,说道:“本帅受天子之命,征讨不臣。既是大军主帅,又是天子钦差。废除一些苛捐杂税还需什么文书?”
见童贯脸色,宋江不敢再追问。敲定此事。童贯又吩咐几支军队的进攻方向。基本都是跟在宋江先锋大军羽翼之后。
众将领命之后,宴会又恢复热闹。宴会的主角也从童贯转向宋江。各个官员全都向宋江敬酒,俨然已经确定宋江必是讨逆首功。
李文博则是一脸懵逼,忍不住嘀咕道:“书里不是说童贯和宋江是敌对关系吗?怎么反倒如此器重宋江?”
杨宁淼正好听到此话,忍不住笑道:“可笑那宋江,做了一番丑角。”
李文博问道:“杨将军何出此言?”
杨宁淼道:“你看这些人精,都在恭维宋江,实则未必不是笑话。方腊起兵的根源就是苛政。在场这些人谁不知道废除苛政就能破敌。但那些苛政全部出自蔡京之手,更是由官家的圣旨发下的。谁敢轻言废止?”
李文博这才明白过来,问道:“这么说来,童贯是故意激将,让吴用说出这般计策。然后让宋江依计而行。若是日后官家怪罪,也是宋江过错。”
杨宁淼笑道:“孺子可教。”
李文博叹了口气:“只怕这次宋江不但赔了许多好汉,还要落个罪责。”
杨宁淼也感叹道:“这童贯真是狠辣啊。”
佘可存见二人窃窃私语,便出声问道:“二位在聊什么?”
李文博反应迅速,说道:“回将军。我们在说刚刚枢密说的公孙胜。”
佘可存挑了挑眉头,问道:“我听说那人会仙法,可是真的?”
说到这事儿,李文博真就来了精神,宣称自己上过梁山,便将公孙胜此人的事迹添油加醋的讲给佘可存来听。忽悠的佘可存连连点头,甚至想找公孙胜看个手相。
却说这公孙胜在宋江招安后,就留书告别。说是去照顾老母。实则是与李子方一路走了。
李子方向赵妍儿妥协,换得了对外宣称梁山全伙招安的说法。但回廷尉府还是心虚,正好公孙胜是廷尉府派到梁山的暗桩。李子方便央求公孙胜回廷尉府为他证明成果。
一行人先回了开封,交待了冰井务的一些事务,然后出城往长安方向前进。
王彦则在出城时提议:“押班此番回廷尉府,总要带些礼物孝敬长辈。正好我在汝州还有一窑瓷器,正好带上,替押班分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