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松花江电影放映机!(1/2)
正在排队打水的人,看见谢来福过来,都乐呵呵地跟他打招呼。
来这边已经有一段时间,每天早上都来打水,又在猪圈上工,渐渐的和村里人熟络起来。
等他挑着一担水回到家里,厨房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姜翠花、陈秀珍、陈翠翠在厨房里忙活,陈梅、陈小玲、陈丽则在外面洗衣服、收拾。
谢来福前脚回来,杨淑华后脚就来了。
进入院子,也不用人招呼,很自觉的拿起东西开始打扫起来。
房间内的陈景,在这个时候缓缓睁开眼睛,微微侧头注视着媳妇的睡颜。
过了好一会,才慢悠悠的坐起身,把被子掀开,给媳妇盖好。伸了一个懒腰,麻利的穿上衣服,刚准备出门,就想起昨晚开的盲盒。
昨天吃了晚饭之后,因为有不少事,导致差点忘记今天盲盒没开,睡觉前开了,也没注意开的是啥。
意念就进入系统空间,找寻着昨晚开出来的东西。
就在他好奇的探究中,意念聚焦在系统空间的角落,发现了昨晚盲盒开出来的物品!
松花江5501型35毫米固定式电影放映机!
光源与亮度:采用2000瓦溴钨灯(部分高配版用3000瓦),在1960年的技术条件下,能让画面亮度达到12-15勒克斯,比早期炭精灯放映机更稳定,且不会因炭棒消耗导致亮度波动。
传动与稳定性:采用三角皮带+齿轮双传动结构,胶片运行速度精准控制在24格/秒,减少了画面跳动或断片的概率,这在当时是保障观影体验的关键技术。
适配性:既能放映国产黑白故事片,也能兼容其他国家的35毫米胶片,还可通过加装简易还音装置(如456型还音头)实现单声道声画同步,满足基础声画需求。
发现放映机后,陈景眼前一亮,有这东西在,能给村里放放电影看。一想到自己没有操作过,便寻找使用手册:
放映前准备:检查胶片是否有划痕、断裂或粘连,确保片孔无变形,并用专业清洁工具清除表面灰尘。将供片盘和收片盘分别固定在放映机两侧,确保胶片从供片盘引出后沿导向轮、片门、音鼓等部件形成闭环路径。
装片与穿片:把35毫米影片从活动片夹中拉出,片头倒着朝下,声带靠放映员一侧,装在供片齿轮上,将影片送入片门,使画面在片窗内。接着让影片进入音鼓和压片滑轮,并把影片紧贴于音鼓上。
镜头焦距校准:根据放映距离和银幕尺寸选择合适焦距的镜头,通过调焦环微调至画面边缘与中心同样清晰,消除虚焦或畸变现象。
画幅比例匹配:针对不同制式胶片,如1.85:1或2.39:1,调整片门遮幅板或变形镜头适配宽银幕格式,确保画面无裁剪或黑边问题。
光源调整:调节氙灯功率和反光镜角度,使银幕亮度分布均匀,避免局部过曝或暗角,同时兼顾色彩还原准确性。
声音同步校准:通过测试片调整光学或磁性声头的位置,使声画同步误差小于1帧,必要时手动微调音鼓转速以消除延迟或超前现象。
放映过程监控:放映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状态,包括胶片运行是否顺畅、声音是否同步、光源亮度是否稳定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放映结束操作:关闭放映机遮光板,关闭氙灯,等待排风散热至少15分钟后,关闭电影放映机电源按钮。然后取下胶片,整理好设备和放映场地。
看完操作手册,脑子感觉会了,手感觉不太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