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黄昏 !回家!(1/2)
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像浸了水的粗棉布,沉沉地铺在池城上空,连远处的城墙垛子都被罩得有些模糊。
黄昏将近时,云缝里终于漏下几缕淡金的光,把西边的天际染成一片朦胧的橘红,可这点光没什么暖意。
风裹着枯槁的杨树叶在街面上打旋,叶子边角卷得发脆,擦过路面时发出沙沙的响,带着晚秋特有的冷硬。
城里的马路是前几年刚修的,如今已被骡车和卡车碾出了细密的裂纹,缝隙里嵌着尘土和枯草。
偶尔有辆草绿色的解放牌卡车驶过,车斗里堆着用帆布盖着的货物。
车头上挂着的红绸子被风吹得飘起来,车轮卷起的尘土混着落叶,呛得路边收摊的摊贩赶紧缩了缩脖子,用袖口捂住嘴。
临街的铺子大多挂着蓝布门帘,门楣上用红漆刷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
有的还贴着泛黄的《人民日报》剪报,剪报上印着「农业学大寨」的黑体字,边角被风吹得卷了边,露出后面斑驳的木墙。
几个背着军绿色帆布包的学生快步走过,包带磨得有些发白。
包上用白漆印的红星图案在暮色里隐约可见,他们胳膊下夹着卷起来的课本,脚步匆匆,像是要赶在天黑前回到学校。
城墙根下的空地上,几个老人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攥着半导体收音机,机身是深褐色的塑料壳,上面的旋钮都磨亮了。
收音机里滋滋啦啦的电流声混着天气预报,「明日持续降温,请注意添衣保暖」,偶尔还夹杂着几句样板戏的唱段,老人们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收音机的外壳。
城墙是土夯的,墙面坑坑洼洼,还留着前些年刷的口号。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几个黑体字被雨水冲得有些模糊,只余下笔画粗壮的轮廓还清晰,墙根处生着几丛枯黄的狗尾草,被风刮得贴在墙上。
不远处的粮站门口排着长队,人们手里拎着印着「县粮管」字样的布口袋,有的口袋已经洗得发白,边角缝着补丁。
队伍在渐暗的天色里拉成一条长影,偶尔有人低声说着家里的粮票还够不够用,声音压得很低,很快又被风吹散,只有粮站窗户里透出的灯光,在地上投下一块亮斑。
街灯还没亮,电线杆是水泥的,光秃秃地立在路边,上面贴着几张泛黄的标语。
昏黄的光从民房的木格窗里透出来,映着窗纸上贴的红窗花,有的是五角星,有的是工农兵的图案,纸角被水汽洇得有些发皱。
有谁家的烟囱冒出淡淡的青烟,烟色很淡,在冷空气中直直地升了一段,又被风扯成细细的丝,融进越来越浓的暮色里。
街角的修鞋摊还没收,老师傅戴着顶旧棉帽,手里攥着锥子,在昏暗中眯着眼给一双布鞋钉掌。
旁边放着一个铁炉子,炉子里的炭火已经快灭了,只余下一点暗红的火星。
路边的黑板报上用白粉笔写着「冬季防火安全须知」,字迹工工整整,旁边还画着一个简单的灭火器图案,粉笔灰在暮色里轻轻飘落,很快就没了踪影。
拖拉机的铁皮车身泛着冷硬的银灰,突突突的引擎声撞在渐暗的空气里,拖着后面的木制板车在柏油路上颠簸。
板车边缘拦着半人高的木栏,一群孩子挤在里面,大多是梳着麻花辫或齐耳短发的小姑娘,只有一个小男孩混在其中,个子稍高些,脊背挺得笔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