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北京神堂峪(2/2)
景区内还有济公神冠、一石三景、骆驼峰、卧象堂、仙女洞、镇山神龟、鸳鸯池、圣人颂经、天书石、凤凰岭、神堂第一瀑、女娲屋等山水景观。沟谷中几十处泉水汇聚形成雁栖河的源头,河道弯曲、峰回道转,水流量3-5立方米\/秒,水温保持在15c左右。1992年经专业部门化验,证明泉水含有钾、锂、偏硅酸、碳酸氢镁、碳酸氢钙等各种有益成分,符合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泉水随山而下汇聚成了龙潭、鸳鸯池、鳄鱼潭、屹仙潭等水域景观。其中鸳鸯池、鳄鱼潭等多处水面宽阔,是供游人游泳、划船的好地方。抗日战争中的“龙潭惨案”就在这里发生。遗址已树起纪念丰碑,被北京市委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神堂峪并非只有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底蕴亦如陈酿,愈品愈香。这里有古老的长城遗迹,虽不及八达岭那般雄伟规整,却多了几分野趣与沧桑。残垣断壁在山间蜿蜒伸展,砖石上的青苔是岁月的留痕,每一块古老的砖石都承载着戍边的烽火记忆。遥想当年,金戈铁马,将士们在此驻守,抵御外敌,一腔热血染红这片山河,如今只剩这沉默的城墙供后人凭吊。
历史上神堂峪为京畿要塞,修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屯兵城堡遗址完好,历经沧桑的古长城,雄风犹存,为人们寻幽访古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此地长城为明代长城的边关要塞之一,是石塘路长城的重镇亓连关以东的第二个关口,东连司马台,西接慕田峪长城,长7公里,有保存较好的敌楼30余座。其中长40米、宽30米、高20米的水中敌楼,坐落在神堂峪关的水中,望京楼、烽火楼雄居两山。古屯兵城堡,是戍边将士驻扎之地,为一方型小城,长宽各28米、高8米,占地6400平方米,周围尚存将士们舂米用的石臼。该地出土的“神堂峪关”石碑、匾额及三门铜炮等物在原地展出。
周边村落错落有致,石屋木栅,古朴宁静。踏入其中,仿若时光倒流,传统的民俗风情依旧鲜活。老人们坐在门口,手中忙活着手艺活儿,或是编织精巧的竹篮,或是缝制厚实的鞋垫,脸上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故事,口中讲述着先辈们闯关东、扎根于此的艰辛过往,传承着一辈辈的民俗与家规,让这片土地的人文之火永不熄灭。景区内有沙滩浴场、垂钓场、篝火场和野外烧烤场等完善设施,还有民俗活动、采摘、景区拓展、真人cS、登山寻宝、野外攀岩、沙滩排球、自助烧烤等服务项目,给游客提供了多姿多彩,多种多样的游玩体验。
游玩半晌,肚中饥饿,当地美食恰能满足味蕾。虹鳟鱼堪称一绝,现捞现烤,鲜嫩鱼肉置于炭火之上,滋滋冒油,撒上一把孜然香料,香气四溢,入口外焦里嫩,鱼肉的鲜美瞬间在舌尖绽放。还有农家铁锅炖,柴火烧旺,鸡肉、排骨与土豆、豆角等食材在大铁锅中炖煮得软烂入味,锅边贴上一圈玉米饼子,一面焦脆,一面软糯,蘸着浓郁的汤汁,满口都是家的味道,地道的乡村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神堂峪,这片京郊宝藏地,集山水灵秀、历史遗韵、民俗风情于一身,每一次亲近都是与自然、与过往的深度对话,离开时脚步虽已迈开,心却还在那山水人文间徘徊,盼着下一次重逢,续写未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