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2)
第40章
姜青若凝神细听了片刻, 提起裙摆,悄无声息地走向院内正房。
房内,四分五裂的瓷盏碎片撒了一地。
姜璇手里攥着半块玉环,死死抱着一个往生牌位, 孤独地缩在角落处, 正在低头呜呜咽咽地哭泣。
姜青若差点惊了一跳。
庶妹不是已经随父亲继母走了吗?怎么又回了姜府?
姜璇听到脚步声, 擡起一双饱含怨恨的眼睛, 待看清来人竟是长姐时, 抽泣声顿时噎在嗓子里, 狭长的双眸瞪得又大又圆。
姜青若快步走过去。
一把握住她的胳膊, 把她从地上拉起来。
“你怎么又回来了?”她随手帮姜璇拍掉裙子上的灰尘, 不解地问道。
姜璇抹了抹脸上的泪珠, 把亲娘留给她的玉环塞进袖袋, 抱紧怀里的牌位,用力咬紧了唇,
“长姐, 父亲.....父亲和母亲忘了带我走。”
听完这话,姜青若更是满头雾水。
父亲继母即便走得匆忙,怎么还能忘了带她这么个大活人?
不过, 待姜璇的情绪稳定下来, 姜青若才搞清了其中来龙去脉。
离城当日, 姜家阖府上下打点行囊时,姜璇忽地想起娘亲供奉在庙里的往生牌位。
她知会过父亲继母, 匆忙去了城郊的寺庙取牌位。
可是,路上车马众多, 回城时耽搁了不少时间,而黄氏虽是应下等她, 可能转眼便忘了这事。
等她回府之后,发现姜家人早已出发去了渡口,而当她租了马车赶往渡口时,恰好看到姜家的大船扬帆起航,而她眼睁睁地看着船只从容不迫地离去,从始至终,船上的人似乎都没想起她来。
她无路可去,赶在城门戒严前,又一个人孤零零返回姜府,躲回了自己的院子。
而恰好昨晚姜青若去了陆府,因此她这位庶妹,并不知道她尚在城内。
如此以来,姜青若少不了又得带上这位无人照看的庶妹。
她三言两语安抚好姜璇的情绪,又取了自己的衣裳包裹,赶在日头西斜之前,迅速驾车向城门处奔去。
不过,此时叛军愈来愈近,云州城的守卫比之前更加严格,午时之前,百姓尚且可以外出,到了此时,城门却已经紧闭,除非持有官府特批的文书,否则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戍守城门的士兵们绷着一张冰冷的脸,刚刚不留情面地赶回了一批意欲出城的百姓。
姜青若的马车在距离城门处几丈远的地方停下,不等她下车询问,卫兵便按着腰间的长刀走了过来,大声喝道:“回去,不准出城!”
陆良玉下意识转首看向姜青若,低声道:“青若姐,要不我们报上陆府的名号,看看他们能不能网开一面?”
陆良埕如今虽然被贬,但先前曾任云州长史,这些卫兵不看僧面看佛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她们出城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等陆良玉跳下马车,说出自己的身份,希望卫兵通融一下时,那卫兵却沉着脸,铁面无私道:“别说是陆大人的家眷,方才那些人是唐太守的近亲,一样不能出城!现在是袁节度使戍守云州,军令当先,任何有违军令者,皆可以当场处置!我劝姑娘还是别浪费口舌,早些回府吧!”
陆良玉咬牙切齿地瞪了那卫兵一眼,气呼呼地无功而返,对姜青若道:“青若姐,那人实在不肯通融,我们还是先回府吧?”
姜青若立刻摇了摇头。
成功近在咫尺,她不能无功而返。
思忖片刻后,她淡定地掀开车帘,让香荷把包裹里的匕首递给她。
那匕首原是裴晋安送给她防身用的,返回云州后,她竟忘了还给他。
不过也好,有裴世子的信物在,也许可以借着这根救命稻草的威势,拉大旗作虎皮,狐假虎威一次。
匕首刀柄上刻着镇北王府的印记,那卫兵狐疑地接过来,细细打量一番后,沉声道:“姑娘稍等片刻,我要去请示队首。”
打着救命稻草的旗号,姜青若是有些心虚的,不过她强装镇定地点了点下巴,不客气道:“别让本姑娘等太久,若是裴世子知道你们这样怠慢我们,想必他不会高兴的......”
那卫兵听到这话,脚下的步子都快了许多。
待他把匕首呈给坐在不远处公房里眯眼歇晌的队首,又把原委讲了一遍后,那队首睁大圆眼,差点从躺椅上跳起来。
他慌里慌张地提上皂靴,压低声音训斥:“我今日提点过你们的话,都当耳旁风了吗?先不提北镇王府,就在昨日晚上,裴世子可是解了惜霞寺之围,立下了大功,皇上亲命他为大将军,要他护驾回宫!那拿了裴世子信物的人,一定是他器重的人,岂是我们能得罪的?不管她要做什么,放她出去就是了!”
说完,队首箭步走出公房,遥遥便冲姜青若的马车拱手。
待走近了,看到姜青若那貌若天仙的模样,心头不知下了什么结论,似乎把人当做了世子妃般恭敬看待,赔着笑脸,十足殷勤地问安,“姑娘尽管出城就行,方才我的属下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姑娘不要见怪。”
而姜青若本来还在忐忑,在心头默念了许多遍求天上的仙女娘亲保佑,没想到这次竟这么顺利!
为了不被对方看穿,她故意冷脸摆着高傲的架子,慢悠悠登上马车,冲那卫兵微微颔首示意。
然后扬鞭催马,径直穿过洞开的城门,向云州渡口方向扬长而去。
~~~
天色将暗之时,兴云河上扬起了一队高船。
为首的龙头船只格外醒目,一个身穿银铠的年轻男子临船而立,举目向云州的方向眺望。
明全看世子已经在船边吹了半个时辰的风,视线一直定定地望着云州,似乎就没移开过。
这事他比朝远清楚。
前去云州府兵大营借兵的路上,他们看到行宫处燃起火光,按照世子以往的做法,必定会以借兵为先,但不知为何,他竟指使两人先去了云州大营,而自己去了行宫处。
原因无他,那姜姑娘该还留在行宫里。
待世子纵马再回营地时,胳膊上还有未痊愈的箭伤。
世子去救了谁,他虽不说,但明全心里跟明镜似的。
皇上在惜霞寺受困,世子当机立断,带着一千云州府兵去了惜霞寺,而与此同时,朝远总算被王爷从马棚里放了下来,吩咐他来帮衬世子。
世子射中了窦重山的眼睛,主将受此重伤,安州铁骑迅疾撤兵返回营帐,借此机会,傅将军顺利护送围困多时的永昌帝出寺。
劫后余生的永昌帝惊魂未定,任命裴晋安为护送大将军,与傅千洛一道,护送天子美人与近臣们一道返回大兴。
而龙船所经的全部渡口,一律封锁,严禁任何私船通行。
世子所担心的,一定是那位姜姑娘是否顺利离开了云州,现在她又在何处。
姜姑娘机灵勇敢,又有姜府的家人保护,这个时候,应当早就随姜府的船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