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一更】(2/2)
太后宫里并未走漏半点风声,这事似乎除了太后,便无人知道。
建安帝因此事被暂时软禁在紫宸宫中,在事情没有确认前,他没有人身自由,
朝中的近臣联名上书,要求太后要将此事给出一个来龙去脉,不能这样想要说什么便是什么,而且锦衣卫彻查此事的过程,必须要有刑部的参与。
刘太后看完所有折子,大臣们的反应,他们此前早就有所预料,目前还没有超出预期的反应,刘太后当然不可能立即便给出事情的一些细节,越是这样,才有可能勾起幕后之人的心,他们才有可能钓到想要的那条大鱼,
这事让整个朝堂上下人心惶惶的,人人都觉得可能要变天。
大臣们不断上书,太后却一直没有反应,只道等锦衣卫的调查结果,对大臣们提出的让刑部一起参与一事,太后也是置之不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众臣明白了,太后这是不想要任何人插手此事,她不信任除了锦衣卫以外的任何人,这也表明,太后对圣上的身世,估计早就有所怀疑。
这让众大臣不禁后背一凉,太后便是太后,这不动声色的招数,当真令人不得不注意,
紫宸宫里,建安帝被软禁在此,身边除了平日里伺候他的近身太监,每日来往的,便只有负责每日膳食的宫人,他每日只能靠与小太监说说话,翻翻书打发时间,外面他是没有办法出去的。
建安帝的情绪很沮丧,皇祖母怎么说怀疑他便怀疑他,还毫不犹豫的将他软禁在这里,虽然这里都是他熟悉的环境和人,但是他心情还是很低落,
外祖母竟然没有提前问他,就这样直接定了自己的血统疑似不正的名声,他怎么会血统不正呢?
建安帝至今都还没走出这件事的阴影里,到此时都不相信皇祖母说的这件事。
这几日夜里他是整夜的睡不着觉,几次着人去请皇祖母,却都没有消息,
皇祖母也太狠心了,建安帝想着想着,有点想老师丞相大人了。
如果能跟老师聊一聊,他心里也会好受一点,
建安帝想着丞相大人,另一边丞相张闵也想着建安帝呢,自从太后说出建安帝血统疑似非皇家血统开始,他便一直在观望犹豫,拿不准接下来的计划应该怎么做。
如果建安帝当真非皇家血统,那么他就可以成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中的一枚棋子,
为此,他特意去和国主确定,当初他顶替先太子的位置的时候,是否与当时的太子妃同过房,记不记得大概的时间,
但过去这么多年,也早就记不清了。
因此,张闵暂时不敢轻举妄动,须得拿到确切的消息,确定建安帝当真非皇家血脉再说。
自从刘太后说出建安帝疑似不是皇家血脉后,周琰他们便一直在暗中观察朝中几个重臣的动静,
周萧借着彻查此事,也在顺藤摸瓜,看看能不能找到点线索,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
他们倒也不着急,毕竟此事也急不得,钓大鱼总要点耐性的,
沈妙最初听闻此事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本来想进宫去找皇祖母问问情况的,但是父王却道此事她别参与了,
沈妙一听便猜到这是祖母他们特意安排的计划。
既如此,她便不去操心了,反正有大哥他们把控,应该可以尽快结束此事。
此前她反应过来周琰给她写拜帖是故意的之后,此后周琰再送来拜帖,沈妙收下后,便不再给他回复,这样一来,他既可以知道书肆的重建进度,又不用再与周琰有书信来往,也是挺好的,
而周琰在沈妙不再回复拜帖后,也知道她这是反应过来了,周琰有一瞬间的遗憾,之后便继续给沈妙写拜帖,帖子里的内容和往日一样,会写书肆的重建进度,偶尔会写两句自己的心情,向沈妙表个心意,
这些也都是周琰随自己的心情而写,他也不指望沈妙再给自己回信了,就当是自己为以前的犯浑而填补遗憾,何况,这样每日写一封拜帖,是他不管多忙碌,都非常期待的一件事。
沈妙本以为自己不给周琰回复后,他很快便会不再写这拜帖,却没想到,周琰依旧雷打不动,每日送来一封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