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2/2)
“不错,只是目前幕后真凶还没现身,但是孙儿认为,此事到目前为止,牵扯过久,再不破案,反而不利于我们查真正的凶手,所以打算先结束此案,再暗中查探,皇祖母您怎么看?”
刘太后颔首肯定了沈霁川的想法,但同时也指出:
“依照你方才所言,对方目前捏住你们的一个把柄,那就是那张所谓出自辅国公之手的纸条,现在他们怕的是被那个探子出卖,但辅国公这件事,本就是他们主导,若他们狗急跳墙,先你们一步将此事抖出来,我们将处于弱势,也不利于你们后期继续查探,”
“所以,哀家认为,你们不如主动将此事抖出,再还国公爷清白。”
刘太后想了想,神色凝重道:
“对于此事,哀家还有一个怀疑,他们选择宋编修下手,又处心积虑将此事嫁祸给辅国公,是为了离间国公府与璞阳王府之间的关系,因为阿迟与宋编修的女儿交好,未来夫君的家人竟然陷害自己的好友,不知情的,心中定然会生嫌隙,”
“他们的目的,不过是逼两府解除婚约,即便违背皇命,至于他们为何一定要破坏这庄婚事,哀家还不能断定,但经过此事,我们同样也不能再坐以待毙,”
“所以,哀家想利用辅国公这件事,顺势宣布解除婚约一事,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假意满足的他们的意愿,同时也能让我们顺势理清线索,找出真正的幕后主使,一箭双雕,岂不更合适?”
刘太后的一番话,令沈霁川顿觉醍醐灌顶,此前他根本就没将此事与阿迟的婚约挂钩,如今经皇祖母的点拨,细细回想,才发现皇祖母所言确实如此。
与皇祖母商定后,沈霁川将主动放出辅国公有嫌疑一事与周萧商议,并坦言道:“此举意在两点,其一是不给对方再给我们一个痛击的机会,因为对方一定以为你不会大义灭亲,其二便是这样一来先如了对方的意,我们说不准可以因此顺势摸到幕后可疑之人的线索,”
周萧初闻此事世,心里下意识是拒绝的,但听完沈霁川的话后,他认为,沈霁川的话不无道理,而且本来叔父也被禁足,这个办法也算顺势而为了。
既然此事已经商定,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在众人观望的等待中,周萧直接来一招大义灭亲,称此前刺杀犹大人的刺客发现了指向其幕后主使人的证据,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辅国公爷,当朝帝师之一的太师大人,
虽然证据有待确定,但也算是有了进展。
此消息一出,大邺整个朝堂立即抖了抖,谁都没想到,此案最终的走向,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真凶竟然是当朝帝师之一,
被禁足宫中的辅国公当即被押进了锦衣卫的大牢,同被禁足的丞相丁闵见此,心下窃喜的同时,又一次对周萧的计划看不透了。
原本他是计划找时机将此事抖出来,没想到周萧当真大义灭亲了,张闵皱眉思索了片刻,决定暂时静观其变。
国公爷的入狱,将原本淡定的杨氏打入黑暗中,她一直都认为国公爷就是在宫里配合一下,如今却告诉他,这件事的真凶极有可能是国公爷?这让杨氏怎能不着急,
当日到了下值的时辰,她没能等到周萧回府,便让人立即套车,她要去锦衣卫问个清楚。
二房的陈氏却在此时带着周芸假惺惺的走了过来,假意道:“大嫂,周萧这逆子,太不是人了,竟然自作主张大义灭亲,我随大嫂去一趟,一会儿看我怎么收拾他,”一边说着,还一边假模假样的安抚杨氏,
杨氏心中焦急,原本并不想搭理陈氏,但转念一想,有陈氏跟着,周萧不管如何,不见她这个叔母,自己的母亲,总是要见的,便耐着性子答应了陈氏,
“那就有劳弟妹了,国公爷这事来得急,我也快没了主心骨,有弟妹一起,想必会好些。”
陈氏一愣,假笑僵在脸上,她以为自己嘲讽的意思这么明显,杨氏不会答应带她前往,没想到杨氏的反应不在她意料之中,
这时候管家过来表示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杨氏偏头看向陈氏,伸手示意道:“弟妹,咱们走吧,”
陈氏扯扯唇角,只好硬着头皮随杨氏一起离开,周芸也只能愣在原地看着母亲随大伯母离开。
到了锦衣卫,门口的侍卫见是国公夫人和指挥使的母亲,不敢懈怠,忙小跑进去通报,但意外的,周萧没有答应见两人,
侍卫出来后,努力斟酌措辞解释,
“大人正在抓紧时间为国公爷洗脱嫌疑,脱不开身,没办法见两位,请你们回府等消息,我们大人说了,国公爷会没事的,他相信国公爷,也请国公夫人相信国公爷。”
说完后,侍卫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不再多话,
这话却将杨氏点醒,她想,侄子这话不错,她与国公爷结为夫妻这么多年,难道还不了解国公爷的为人吗?虽然他大男子主义,性格强势,可在人品上,国公爷绝对不会做这样小人的事情。
周萧不是不见杨氏,而是他已经做出了大义灭亲的举动,便要冷酷到底,若见了杨氏,到时候还叔父清白,反而要招来有心之人的猜忌。
国公爷此事一出,有许多的大臣纷纷上书要求解除长安郡主与辅国公府世子的婚约,因为有这样一位篡改国史的亲家公,乃皇家的大忌,
建安帝将这些折子全部送到刘太后的面前,他本以为刘太后会将此事压下,没想到过了几日,刘太后竟然真的像是扛不住大臣们给的压力,下旨宣布解除长安郡主与辅国公府世子的婚约。
周萧闻此消息,极其震惊,当即找到沈霁川,因为这件事沈霁川并没有提前告诉他,在周琰看来,叔父这件事不过就是一个过场,他不想因此将表弟周琰的婚事牺牲掉,
沈霁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道:“周大人又怎么确定,国公府小世子不想解除这桩婚约呢?”
周萧一愣,猜到沈霁川定是知道什么,太后不过是利用此事顺势解除婚约罢了,但这件事归根到底,是表弟周琰与郡主两人之间的事情,他无权干涉,日后若表弟怪罪,他再赔罪便是。
周萧知道,这件事沈霁川不会再与他多说,遂不再多费口舌,冷着脸离开。
在太后宣布解除与辅国公府的婚约后,杨氏原本坚定的心有了一丝动摇,只剩下最后一丝执念支撑着,
这样的发展,如了一部分人的愿,却让一部分人始料未及,
沈妙虽然对解除婚约一事有心理准备,但她没想到皇祖母会提前这么早宣布解除婚约,毕竟如今离原本的一年之期的约定还早,但局面已定,她也不会再去纠结什么,这不过都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三日后,锦衣卫宣布,已经找到了证据,可以证明国公爷的罪责,
一纸指使刺客杀人与犹大人陷害宋大人的密信,
为了表示公平,特意请来了书法大师拙风大师鉴定密信上的字迹是否出自辅国公之手。
周萧安排了拙风大师在宣德门将坚定字迹的依据向众人展示,最终定案,此事与辅国公爷无关,全部都是犹大人自己自导自演,以自己为诱饵,将宋大人一起拖下水,
满朝哗然,本以为今日是辅国公的问罪之日,却不曾想是还他清白之日。
周萧当场宣布对犹大人的处罚,犹大人判终身监禁,其相关家眷终身不得入朝为官,并流放远崖山,
不久后,远在河西的周琰也得到消息,原本约定一年解除的婚约,已经提前解除,如今远在河西的他,成为了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闻此消息时,周琰本该是欣喜的,但是不知为何,他竟然生出了几分怅然若失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