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二(2/2)
短短几息间,周琰否定了许多答案,不经意间,他对上了上首刘太后的目光,那一刻,周琰浑身一震,突地明白,自己若想要退婚,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刘太后将周琰所有的反应看在眼里,她从棋盅里摸出一颗白棋,看似随意的搁在棋盘上的某一处,静等周琰回话,并未因周琰迟迟未开口而生气,
周琰看清形势,短短一瞬便做出决定,他直视刘太后:“只要臣答应,臣想要的,您也会答应?”
刘太后再执一子放到棋盘上,随口道:“你想要什么?”
周琰:“解除婚约,日后臣与郡主之间,嫁娶互不相干。”
这话一落,刘太后将手里的棋子一扔,淡淡反问:“你认为,哀家凭何要应你?”
周琰定定的直视太后,勾唇道:“凭太后您似乎并不意外臣提出来的条件,不是吗?”
刘太后犀利的视线立刻落到周琰身上,面无表情道:“小子,敢这样与哀家说话的人,你是第一个。”
周琰并没有露出惧怕的神情,反而更加放肆道:“若不然,臣若是能用太后您面前那盘棋赢了您,以此同您换一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
“小子,你胆子不小,不过不太识时务,”刘太后哼道,
“太识时务了,便只有牺牲自己想要的,臣不太愿意,”周琰坦然直视刘太后,
至此,刘太后不再与周琰绕弯子,“收复河西四部,这是条件,你只要应下,哀家也答应你想要的,但是,何时宣布解除婚约,你与哀家对弈,若你赢,即刻宣布,若你输,一年后宣布,如何?”
周琰没有丝毫迟疑,“谢太后成全,望您莫要食言。”
刘太后示意周琰坐到她旁边,她执黑子,周琰执白子,
半柱香后,棋局的胜负分晓,刘太后放下最后一颗黑子,平静道:“小子,你输了。”
周琰认输,起身向刘太后行礼:“臣输得心服口服,请太后遵守诺言,至于何时出征,也请太后明示。”
“此事哀家自会安排,你回去静候旨意便是,”
周琰恭敬应下,告退离去,在周琰退下前,刘太后突道:“但愿小世子没有做过什么伤害阿迟的事,否则,后果你承受不起。”
然后挥手让周琰退下。
而此时,沈妙正在去九皇山的路上,与她同行的是沈霁枫,
退婚一事,几人一致认为暂时先瞒着沈霁枫,因他性子更急,待事情落定再告诉他更稳妥。
所以,沈霁枫单纯的以为小妹真的是来九皇山看皇祖父的,
沈妙在与大哥二哥交谈后,对于退婚一事,不似此前那样敏感,来到九皇山,她便将那些事情全部都抛到脑后,好好放松一下心情。
周琰与刘太后达成共识后,便开始私下准备远赴河西一事,他提前查阅大量关于河西四部和羌翎国的相关资料,以便到时能够用上,
礼部那边挑日子的官员将选好的几个日子送到国公府,询问国公府的意见,以便他们做最后的确定,当然,这不过是面子功夫,最终的日子还是要由太后娘娘定夺,
杨氏来问周琰的时候,周琰知道这个日子根本用不上,便随口道:“母亲自己决定吧,儿子没有意见,”杨氏见周琰在忙,也没有多追问,做主选了个不远不近的日子递上去,
之后又加快了准备聘礼和其余的东西,只等礼部定下日子,便开始行六礼。
不过一道圣旨打乱了此事的计划,
五月中旬,刘太后突然下旨出兵讨伐羌翎国,收复大邺被其抢占近百年的河西四部。
收复河西四部一事,朝中上下虽震惊却并不意外,毕竟这本来也一直是众官员都在努力的事,只是这领兵人选,令众人惊讶,太后娘娘竟命杨将军为主将,破格提拔辅国公府小世子为虎射校尉,随军出征。
此旨一出,朝中一片哗然,有人质疑国公府小世子并未上过战场,这个决定是否欠妥,俱被刘太后一力压下。
出征圣旨比周琰预料的来得更早一点,他平静的接了圣旨,开始准备出发的事宜,大军会在三日后出发,
辅国公在圣旨抵达国公府后,便进宫求见太后,不过被拒绝了,此事太过反常,辅国公突然想起家里逆子对圣旨上的事似乎并不惊讶,又想起半月前太后曾召见过周琰,立刻往回赶,
辅国公府到周琰的扶风楼时,青崖正忙前忙后的为他们家世子准备行李以及他自己的行李,虽然世子还没说带不带他,但青崖自己决定了,世子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与国公爷打上照面时,青崖一件国公爷的脸色,便觉不对,正思索要怎么应对,周琰的声音自他身后传来:“青崖,你先去忙,”
青崖忙低头应下,行礼后退下。
周琰转而问国公爷,“父亲此时过来,有何事?”
国公爷眯眼盯着对面的逆子,沉声问:“前往河西一事,你提前便知?”
周琰对此事并未打算瞒着国公爷,他颔首:“不错,父亲待如何?”
“这么大的事,你竟然瞒着我,可有将我当成你的父亲?”
周琰嗤笑,“若非记得您是我的父亲,今日我便不会在此与您废话。”
国公爷气急,但仍记得自己今日来的目的,“你是不是与太后交换了什么条件?”
周琰淡淡道:“儿子只是跟太后下了盘棋,输了而已,父亲以为,我能交换什么?”他意味不明的看了眼对面的父亲。
国公爷被噎住,
周琰不想再多解释,转身道:“圣旨已下,此事不可能再改变,父亲莫要再做徒劳的事情,回去吧,”
辅国公对周琰的话半信半疑,可如今,太后不见他,而圣旨已下,的确不可能改变,只能静观其变,好在婚事没有变动,待周琰回来,再迎娶郡主也不迟。
秦斯南得知此事后,惊得来寻周琰确认,还带上了自己的未婚妻,
秦斯南的未婚妻乃城西裴老将军的孙女,裴老将军年轻时征战沙场,后来因身子亏损严重,便退了下来,裴老有三子,但都未得他的真传,不喜习武,全部从文成了文官,后来得了这么个孙女,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裴老极其宠爱,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交给了自己的孙女,还给孙女取名裴木兰。
秦斯南的未婚妻想如花木兰一样上战场,也是受此影响。
谁知这次裴木兰在见到周琰后,竟然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请求,她想随周琰前往河西四部,也想为收复河西出一份力。
此话一出,周琰还没回话,秦斯南当即反对:“不行,你一个女娃娃,怎么能够像男人一样上战场呢?这像什么话?”
裴木兰不满:“你不要看不起女子,说不准比你们男子还强。”
秦斯南:“这不是看不看得起的问题,而是,上战场那是我们大老爷们的事儿,你一个女娃娃,掺和什么?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你就别去霍霍人家了,行吗?姑奶奶。”
裴木兰:“喊祖奶奶也没用,我意已决,你要不答应,我就让我祖父去你们家退亲,这样我看你怎么管我?”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秦斯南见此,哪里还坐得住,立刻跟了上去。
周琰:“……”
他无奈的摇摇头。
三日后,大军在宣德门外集合,准备开拔,
待各项仪式走完,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
沈妙站在城楼上,静静的盯着大军前头的周琰,愣愣出神,
马背上的周琰在转身的一瞬,不知为何,竟鬼使神差的回头看了眼城楼上,与沈妙的视线遥遥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