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七(2/2)
原本两人还想着搬去新宅,这么一忙下来,到底还是在姜家更方便,索性也就歇了搬家的心思,只管在姜家继续住着,等来年清闲了再说。
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转眼便到了年关。
今年姜家早早准备了新年会用到的装饰吃食等,姜母更是一有空就去街上采买年货。
按理说姜家仆从众多,怎么也轮不到主母亲自操劳的。
然今年过年与往年格外不同,不光女儿姑爷在,便是远在西北的儿子儿媳也要回来了!
姜母已记不得多少年没有一家团圆过了,自从接到姜知聿要回来的消息后,几乎隔上个三五日就要去城门口瞧瞧,要不是实在不方便,她甚至想去官道上迎接。
对于兄长和嫂嫂的归来,姜婉宁自然也是欢喜的。
碍于学堂学生的增加,她不觉动了继续招夫子的想法,谁知松溪郡那边来了信,说是项敏和张佳琪要过来。
张佳琪也是无名私塾的学生,也是第一个投资了项敏绣坊的人。
早在姜婉宁搬来京城的时候,项敏的绣坊已开了七八间分店,遍布松溪郡各大县城,每家店门口另有便宜实惠的书信摊子,已成了松溪郡本土绣坊中的标志商铺之一。
张佳琪最初也没想着那绣坊能赚多少钱,面对绣坊的发展壮大,除了觉得手里能多些零花钱,倒也没有多想。
然她家中生了变故,与她订有婚事的未婚夫也退了亲。
张家人为了家中周转,有意将她许给一个大她三十多岁的富家老爷做侧室,她自是百般不愿,几经对峙,险些被强行送上花轿。
而这回两人上京,项敏更多还是为了陪张佳琪来的。
依着她们两人的意思,张佳琪是想在京城住下,若能得姜婉宁援助最好,便是不方便安排她,她还有绣坊的分红,且用那笔钱,试试能不能把绣坊开到京城周边来。
姜婉宁合上信后,很容易就把张佳琪与新学堂联系起来。
因着对方的到来,她便将招募新夫子的事往后推了推,又逢学堂放年假,只管安心陪着姜母置办年货,以及迎接兄嫂回家。
姜家现在住的宅子便是数十年前住的那座,除去主院外,另有给儿女的偏院。
姜婉宁和陆尚住在她幼时的院子里,属于姜知聿的小院也一直被精心打理着,随时能迎接主人回家。
但相同的是,如今姜家一双儿女都成了亲,总要照顾着姑爷和儿媳的想法,陆尚没那么多挑剔,随便怎样都好。
但姜知聿的妻子只上回来家里住过两日,而后便与他匆匆赶回了西北。
这次两人难得回来,姜母便想着提前把他们的院子给修缮修缮,尤其是要贴合儿媳的喜好,总不能叫人家觉得怠慢了。
她自己拿不定主意,就叫着姜婉宁一起。
两人四处转了好几天,除了院里的花草选好了,里面的一应摆设却是迟迟拿不定主意。
姜婉宁觉得她那嫂嫂是个利落爽朗的,肯定更喜欢简约大气的摆设,便总去挑一些沉稳内敛的,偏姜母又觉得,她那儿媳再怎么干练,到底是个女儿家,又有哪个女人不喜富丽,寻些奢华贵气的总不会出错。
姜婉宁反驳道:“我便不喜那等亮闪闪的首饰。”
姜母瞪她:“那你别叫陆尚总给你代写西洋的小玩意儿啊!”
“……”姜婉宁语塞,顿时没了反驳的底气。
但这么争论一番,两人也没定下到底该怎么重装屋里的摆设,她们注定是难以统一意见了,便只好再寻第三人来参考。
饭桌上,众人听了她们的为难,皆是哄笑不已。
然姜父和陆尚对视一眼后,却是不约而同道:“你们可别操这个心了,知聿不是说了,这次回来要住两三个月,你们倒不如把钱给了他们,叫他们小两口自己安排。”
“那我不是想着,姝儿难得回来一次,她又没有家人,我们总该把重视表现出来。”姜母小声嘀咕着,又看姜父和陆尚皆不赞同她插手,只好兴致寥寥地放弃。
饭后,姜婉宁几人陪着安安去花园里玩,下人们则动作麻利地收拾着桌面。
姜父跟陆尚换了个地方,随口聊了几句朝堂上的事。
姜父捧着茶盏,忽然问了一句:“知聿的妻子,你可是见过了?”
陆尚点了点头:“见过一回。”
姜父又问:“可有什么想说的?”
若说陆尚之前只是有一两分猜测,那如今听了姜父的问题后,便是基本确定了。
他压下心底的波涛,沉声道:“既是兄长和嫂嫂之间的事,想必他们自有成算,我这作为妹夫的,总不好多加置喙,但若有朝一日他们用得上我,我也定是义不容辞。”
听了他这一番话,姜父难掩面上的讶然。
可转念一想,他这女婿都不介意妻子出去开学堂,又是做女夫子又是招女学生的,便是他自己,都设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女工岗。
那突然知道有一个女将军,想必也不觉奇怪了吧?
姜父笑道:“你说得对,既是知聿他们夫妻间的事,我们还是少掺和为好。”
赶在大年二十九,姜知聿与白姝回到姜家。
临近年关,姜母左右等不到他们回来,一度以为他们莫不是路上出了事,心里格外担忧,几次催促姜父派人迎上去看看。
好在等到最后,儿子儿媳可算是回来了。
姜知聿这回没有坐轮椅,而是换了一双带支撑的拐杖,又有白姝在旁搀扶着,行走起来并不见太多异样。
他与白姝是驾马回来的,拐杖就搭在马后,刚下马时他本没有拿木拐,然才跟爹娘妹妹妹夫打了招呼,一转头,白姝就将木拐递了过来。
姜知聿失笑,试探道:“我不用拐杖也能走,不如今天就不……”
“不行。”不等他说完,白姝已经冷声打断。
说着,她转头冲姜父姜母笑了笑,回头又是强硬地把拐杖放到姜知聿手中。
姜父姜母愣了一下,回神后竟直接站在了白姝这一边,相继劝道:“姝儿也是为了你好,知聿便听话用着吧。”
“要不然我叫人快些去打一架轮椅来,知聿你坐一坐轮椅?”
全家人都知道,姜知聿早就可以不借外力行走。
但既然与他朝夕共处的白姝都这般在意,轻易不许他直立行走,那旁人更不会反驳什么,只管顺着她的话一同劝阻,直叫姜知聿歇了丢掉拐杖的心思。
姜知聿告饶地摆了摆手:“罢了罢了,我用拐杖便是,小白你别生气,我听你的就是。”
白姝闻言眉目一舒:“我没生气。”
一家人已在门口站了许久,眼看夫妻两人说开了,姜母又说:“大家快快进来,你们这一路定是辛苦,我早叫下人备了热水,地龙也早早烧起来了,你们可要先回房暖暖身子?”
姜知聿问了白姝的意见后,决定先回房梳洗换一身衣裳。
众人又是把他们送到院门口,这才返回前厅等待。
等待中,他们少不得撩起姜知聿和白姝二人。
姜母笑得眼尾都出了褶皱,提起白姝,越说越是满意,连声感慨:“姝儿可是个好姑娘,也不嫌知聿腿脚不便,也不嫌西北艰苦,竟是陪着知聿在西北待了这么多年。”
“我之前总害怕,知聿会孤独终老,还为难给他找个什么样的妻子好,哪成想他自己寻着了心上人,更是愿意陪他吃苦。”
“姝儿瞧着性子冷硬了些,可就是这样才好,有姝儿管着知聿,便是他不在我身边,我也是放心了,若是换做那等娇弱的,北地那种地方,他们可怎么过呀……”
不知说到哪儿,姜婉宁忽然问了一句:“嫂嫂是打算一直跟兄长留在西北吗?还是说兄长有调回来的打算,届时也好带嫂嫂回京城来?”
此话一出,其余人皆是一愣。
片刻后,姜母迟疑道:“我好像没听知聿说过要回来,你这么一提,好像也是……知聿他不嫌北地艰苦,总不好叫姝儿一直留在那。”
“那等一会儿他们出来了,我再问一问。”
姜母和姜婉宁说着,转头想问问姜父的意思。
可她们回头却发现,不知何时,姜父已跟陆尚去了门口,两人凑在一起,也不知在谈些什么,屋里只留下陆奶奶抱着陆念安说笑。
一个时辰后,府上的下人将晚膳送上来。
没过多久,姜知聿和白姝也过来了,两人并肩而行,给爹娘问了好后,一左一右坐在了姜母两侧。
姜母心满意足道:“好好好,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咱们也开饭吧。”
晚上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