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墨尘,我来了(2/2)
越说,众人越气愤,最后整个茶馆里的人都纷纷附和。
而这一幕,正好被坐在茶馆二楼听戏的赵曲良听到了耳中。
“殿下,您怎么了?”
冯焦看似担忧的问道。
赵曲良愁眉不展,“他们说的是真的?”
皇帝并未在朝堂上提及这件事,故此赵曲良并不知详细。
“不说这些糟心事,今日请殿下出来,是喝茶看戏的,别因为这些事扫兴。”
冯焦将茶杯送到赵曲良面前,赵曲良心不在焉的嘬了一口,全然没了听戏的心思。
戏曲完毕,冯焦与赵曲良在茶馆门口分开,赵曲良乘上马车,却并不想回宫。
虽然赵懿入狱,可父皇仍旧看他不顺眼,太后失势,国舅没了,如今冯君七都告老了,他也只能笼络这位名叫冯焦的新任君侯。
故此,他请喝茶,他便来了。
不知不觉到了白雪阁门口。
赵曲良已经来了这里几次,也已成为白雪阁的常客,每次遇到事情,拿不定主意,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便会上这里来,买些东西回去。
只是,他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过杜清远,白雪阁他也只交给手下的人管着,许久没来过。
他如平日一样,想进去买些什么解闷,刚门口,便听一声清朗的问候。
“这位客人,想要看点什么?”
这声音是?
赵曲良猛然擡眸,便见白雪阁柜台前,立着一位俊秀清雅气质出如谪仙一般出尘的男人。
只一眼,赵曲良眸光闪烁,快步上前。
“杜先生,您来了!”
“原来是太子殿下,稀客稀客。”杜清远轻笑着上前,请他到白雪阁内坐下。
白雪阁雅间内,杜清远亲自烹茶,赵曲良只饮一口,便惊叹不已。
“这是什么茶,味道如此绝妙。”
杜清远放下手中茶壶。
“再寻常不过的普洱罢了。”
赵曲良感叹。“能将普通的普洱,烹煮得甘甜爽口,唇齿留香,久久不散。不愧是杜先生。”
说完,想起王府着火的事情。
“杜先生,那场大火,您别难过。”
杜清远放下茶杯,摇头苦笑。
“棉服没了,过几日墨王许就回来了,我有什么可难过的。”
“回来!那凉城的战不管了?”赵曲良站起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了棉服将士们不能御寒,如何对敌,若不退兵,恐怕不仅战败,还会沦为诸国笑柄。”杜清远一脸无奈。
“偌大一国,还没棉服不成!”赵曲良气愤。
杜清远一挑眉。“其实,棉服……也不是没有,就看,太子殿下想不想救南楚国,舍不舍得冒险。”
“杜先生何意?”
杜清远看向皇宫的方向。
“冬季眼看已经来了,衣坊为驻守在南城的御林军制作了十五万件棉服,此刻应该还未分发下去。”
赵曲良茅塞顿开。
“将那些棉服弄出来送去前线!不过……”
他满目挣扎。
杜清远压低了嗓子,声音带着几丝蛊惑。
“如今整个南城都在因为凉城一战而害怕惊慌,百姓诚恐不安之时,太子解决了这次危机,必定会成为整个凉城百姓心目中的英雄,至于皇帝那边,待你送去棉服凯旋而归后,你认为皇帝还会责备你,他怕是自豪得不得了。”
听到这里,尤其是那句,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赵曲良一拍桌案。
“我这就去办!”
见赵曲良离开,冯焦从后面出来,与杜清远对视一眼。
“鱼儿上钩了。”
每年冬季,朝廷都会为御林军守城将士准备棉服,既然皇帝不肯拨款为北屿军做棉服,那么,他们便只能这样做了。
赵曲良立功心切,一心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杜清远便巧妙的利用这一点。
二十万棉服凑齐了十五万,还差五万件……
他记得,赵懿私自练兵来着,就算他入狱,他的营地还在。
回了王府,杜清远找到熊震天。
“熊叔,打家劫舍的事情,还干吗?”
熊震天以为杜清远试探,他连连摆手。“我已金盆洗手,不干了不干了。”
杜清远狡黠一笑,准有人遭殃。
“抄家伙,我有一票大的,让兄弟们去做。”
熊震天见杜清远不似开玩笑,干老本行,那还用说?
他可是干了十几年土匪没被朝廷抓到的土匪头子,若说打家劫舍,他说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夜黑风高,皇宫制衣坊间,赵曲良偷偷的将棉服运出了皇宫。
与此同时,南城外一处不起眼的山峦营地走水,官兵前去扑火之时,一群山匪闯入军寨,乘乱打劫,什么都没拿,只洗劫了库房里的棉服。
第二日天亮,杜清远,熊震天,赵曲良三人回合,一辆辆堆满了货物的马车在杜家商队的带领下顺利的出了南城。
有杜家商队的行商令,加之太子殿下的令牌,一路畅通无阻。
二十万件棉服,只多不少,堆满了货车。
杜清远坐在最前面的马车里,看向凉城的方向,迎着风,小巧的鼻子冻得红彤彤的,红扑扑的脸上却尽笑意。
“墨尘,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