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番外篇:海棠依旧(五)(1/2)
暮色四合时,十人信步来到毗邻的海棠社旧院。
朱漆斑驳的垂花门吱呀作响,铜门环上缠绕的凌霄花藤已冒出嫩绿新芽。众人跨过门槛的刹那,晚风卷起满地海棠花瓣,在夕照中织成一场粉白色的雪梦。
那株百年老树依然枝干遒劲,树皮上深浅不一的纹路像是岁月写就的密语。树下的青玉石案泛着温润的光,一坛青梅酒泥封上还沾着露水,旁边花糕摆成北斗星宿,每块糕上都用可食用金箔点出星座图案。
后花园方向飘来的歌声忽远忽近,隐约能辨出是《长歌行》与《霓裳曲》的混编版本。众人穿过爬满凌霄的月洞门,那些橙红色的花朵在暮色中宛如跳动的火苗。花朝时节的暖风裹挟着甜香扑面而来,但见——十来个少年少女在庭院中自成天地。
海棠树下,一位身着波西米亚长裙的少女赤足踩着自制的羯鼓,足踝上银铃与鼓点共鸣。她的额际悬着一块赤晶额饰,怀中的尤克里里琴身上,用螺钿镶嵌出敦煌飞天纹样,琴头挂着的五彩绳结随着旋律飞扬——细看竟是苗族打籽绣与汉族盘金绣的结合。
身旁两位碧衫少女的配合堪称绝妙。抱琵琶的那位右手戴三个玳瑁指甲,轮指时如珠落玉盘;左手按弦的姿势却是标准的唐代"铁骑突出"手法。执笛的少女忽然一个吐音,笛身上镌刻的《清商调》谱文在夕照中若隐若现。最绝的是她换气时,笛膜竟是用院中老海棠树初春的韧皮制成,吹奏时自带花香。
"这是..."慕洛筠揉了揉眼睛,拂掉粘在她睫毛上的一片海棠花瓣,"昳含又在和雨雪霏霏组合玩民乐混搭创作了?"她又指向琵琶少女胸前的挂玉,"长安,这个不会就是玉玦吧......?"
陌长安笑笑:“是仿古玉器。去年带她去楼兰古城旅游,她在文创商店一眼就相中了。”
草坪中央的剑舞已至酣处。红衣女孩右手一扬忽然变换剑招,左手金轮随之旋转起来;蓝衣姑娘则是手持形似银梭的长剑,以"璇玑织法"的韵律踏步,剑鞘丝绦在空中划出金弧。两人剑锋相触的刹那,竟震出《阳关三叠》的泛音。
泛音未落,笛声忽然转为《破阵乐》的引商刻羽。对剑的两位闻声变阵,红衣小姑娘剑走偏锋挑落一枝海棠,蓝衣少女则旋身接住七片花瓣,以"七星伴月"式钉在剑鞘之上——正是当年风旌扬在非遗射艺大赛上的成名绝技。
"别看慧恩年纪小,武阳家的血脉错不了!"童芷语从药箱取出个琉璃瓶递给风旌扬,"这是你家孝女漪漪上周找我配的药酒,说是给你调理关节炎的。"
东侧六角凉亭里,暮色将飞檐上的嘲风脊兽染成金色。斜倚朱漆阑干的黄衫少女放下刻刀,刀具与青石案相触,发出清越的声响。她掌心里那只乌木小老虎不过寸余,却连胡须都根根分明——细看竟是用锉银丝的技法雕出了虎纹,眼睛则是嵌着两粒蜜蜡珠。
"译萱,你属虎,送你吧!"她将小老虎送到对面缃裙少女眼前。那位正在木料上勾画岳山位置的姑娘闻声抬头,发间别着的仙鹤木簪簌簌颤动。她指尖还沾着鹿角霜胎漆,却已就着木料天然纹路雕出"碧落"二字——正是唐代雷氏琴的题款样式。
亭外草地上,年幼一些的文静少女正席地而坐喂兔子,月白衫子铺展如莲。身前是一对毛茸茸的垂耳兔,白兔眼如墨玉,黑兔目似琉璃。它们啃食的胡萝卜居然被雕成莲花形状,明显是某宠妹狂魔的练手作品。
南流景抚掌大笑,腰间那串海上丝路带回的珊瑚佩珠哗啦作响:"西楼大大果然不忘初心,当真给自家的掌珠们取名无忌和无忧。最离谱的是——"他指着黄衫少女胸前晃动的铜符,"人家无忌现在是女孩子了,你还是送仿制的阴虎符当压襟?"
陌长安端详缃裙少女膝头的古琴木料,转向文帧秋问:"文老师是真舍得啊!拿上百年的梧桐木给女公子练习斫琴技法?译萱这是已经得了碧落子真传?连琴徽都用的螺钿镶嵌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