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霓虹年代 > 第34章 元宇宙经济的萌芽

第34章 元宇宙经济的萌芽(2/2)

目录

真正的高潮发生在元宇宙粮店开业那天。当苏曼青点击启动按钮时,现实中的老字号面馆突然亮起霓虹灯,而元宇宙里的虚拟粮店同时绽放烟花。

最神奇的是那个“跨次元煮面”功能——用户在虚拟世界揉好的数字面团,会转化为现实面馆的定制面条代码,只要拿着手机去实体店,就能吃到自己“设计”的三鲜伊面。

“奶奶您看!”林晓芸扶着奶奶戴上轻便的AR眼镜,只见老人颤抖着手指在虚拟面板上捏出根弯弯曲曲的面条,现实中厨房的3d打印机立刻开始工作,不一会儿就端出一碗印着太爷爷头像的面条。

奶奶夹起面条时,突然发现碗底沉着个惊喜——用可食用墨水打印的虚拟粮票图案,在汤里轻轻晃动。

而此刻的杰克团队正经历着“数字饥荒”。他们照搬现实的优惠券模式在元宇宙里处处碰壁,直到有个程序员偷偷注册了中国账号,扫描了他太奶奶留下的欧洲粮票,结果系统送了他一碗“中西合璧”的虚拟烩面,面条上还飘着用区块链技术加密的奶酪碎。

“原来重点不是兑换,是传承啊……”杰克看着屏幕里慢慢旋转的虚拟粮票,突然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同事总说“数据有温度”。

深夜的研发中心里,林晓芸趴在键盘上睡着了,嘴角还沾着面条碎屑。她的电脑屏保是元宇宙粮店的全景图:穿着汉服的少女用虚拟粮票买走最后一碗“月光面条”,隔壁摊位的外国小哥正对着AR算盘发愁,而屋顶的霓虹灯牌一闪一闪,映出“盘古粮链,连接古今”八个字。

陆明远轻轻给她披上外套,看见她笔记本上写着新的计划:“下一步,把算盘算法做成元宇宙宠物,让每个虚拟粮票都有专属守护灵……”

窗外的星空不知何时被染上了数字流光,像极了仙剑里的仙灵岛,而那些在元宇宙中穿梭的虚拟粮票,正带着千年的农耕智慧和比特世界的光芒,悄悄孕育着属于未来的经济奇迹。

当第一缕晨光洒在办公桌上时,林晓芸突然惊醒,抓起手机就给苏曼青发消息:“青姐!我想到怎么让虚拟粮票种出真粮食了!就像仙剑里的种子法术……”

而此刻的苏曼青正在老字号面馆里,看着顾客们举着手机扫描碗底的粮票图案,屏幕上跳出的虚拟麦穗正随着现实中的咀嚼动作,在元宇宙的土地上轻轻摇曳。

远处的金融新闻里,主持人举着虚拟粮票的K线图惊叹:“这种兼具历史纪念价值和实用功能的数字资产,正在开创元宇宙经济的新范式……”

镜头扫过交易所大屏时,赫然可见“1965年面粉票”的交易价格又创新高,旁边配着一行小字——“此票可在元宇宙粮店兑换太爷爷同款面条一碗”。

林晓芸的梦想远不止于此。她希望有一天,虚拟粮票不仅能兑换面条,还能种出真正的粮食。她想象着在元宇宙的土地上,虚拟麦穗在阳光下摇曳,成熟的麦子被收割后,转化为现实世界的粮食。

“数据有温度,”她喃喃自语,“它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陆明远站在她身旁,微笑着点头。他知道,林晓芸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那些在元宇宙中穿梭的虚拟粮票,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随着虚拟粮票的成功,林晓芸和她的团队开始探索更多元宇宙经济的可能性。他们计划将算盘算法做成元宇宙宠物,让每个虚拟粮票都有专属守护灵。他们还设想在元宇宙中建立更多的虚拟店铺,售卖各种数字化的传统商品,甚至举办虚拟集市,让人们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元宇宙经济不仅仅是数字资产的交易,”林晓芸说,“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融合。”

她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元宇宙经济将会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些在元宇宙中诞生的数字资产,将不仅仅是虚拟的存在,它们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林晓芸和她的团队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经济范式。他们用虚拟粮票将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让数据有了温度,让历史有了新的生命。

“数据有温度,”林晓芸微笑着对陆明远说,“它连接着古今,承载着希望。”

陆明远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元宇宙经济的未来,将是一个充满奇迹和惊喜的世界。而他们,将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和见证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