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当灯管遇上“光之魔法”(2/2)
当林晓芸的奶茶外卖摆满谈判桌时,气氛已经从“宫斗剧”变成了“茶话会”。香港代表们一边吸着波霸奶茶,一边用马克笔在餐巾纸上修改条款,陈议员甚至把霓虹灯管当成了笔架,夹在耳朵上假装海盗。
“说真的,陆团队这招‘灯光干扰’够绝,”陈议员舔了舔嘴角的奶盖,“比那些死板的律师函有意思多了。以后谈判能不能都带点霓虹灯?”
林晓芸立刻接话:“可以啊!下次我做个‘彩虹干扰器’,不同颜色对应不同条款,红色代表底线,绿色代表可协商,黄色代表……呃,代表该点奶茶了!”
内地李司长放下签字笔,看着桌上跳动的霓虹灯管,忽然笑道:“我看这谈判啊,就该像霓虹灯,看着花哨,核心是透亮。陆团队今天让我们明白了,硬邦邦的条款也可以有‘光之魔法’。”
秦雪梅将最终版协议推到中间:“李司长说得对,透明度才是关键。现在协议里的‘55%控股’条款,就像霓虹灯的主光源,而物流监管的技术标准,是周围的光晕,相辅相成。”
陆明远看着团队成员们:林晓芸正用吸管戳着奶茶里的珍珠,像在测试下一个干扰器的原型;苏曼青整理着数据表格,指甲在灯光下闪着豆沙色的光;秦雪梅则在逐条确认法律表述,眼镜片反射着霓虹灯管的微光。
他忽然觉得,这场用霓虹灯打赢的谈判,比任何精密计算都更接近谈判的本质——不是摧毁对方的防线,而是用创意点亮共识的可能。
“好了,”陆明远举起奶茶杯,“为‘光之魔法’和珍珠奶茶干杯!希望cEpA协议也能像这杯奶茶一样,既有核心的‘茶味’,又有丰富的‘配料’。”
“干杯!”二十根吸管同时举起,在霓虹灯光下形成奇妙的阵列。窗外的香港夜色渐浓,维多利亚港的霓虹灯次第亮起,仿佛在为这场别开生面的谈判,上演一场盛大的灯光秀。
紫荆花图案的霓虹灯在雨中闪烁,把“cEpA”三个字母映得像浮动的水彩画。陆明远看着桌面上签好的协议文本,忽然觉得那些黑色的印刷体,此刻都变成了林晓芸奶茶里的珍珠,圆滚滚地透着光泽。
“明远哥,你看这个!”林晓芸把平板电脑伸过来,上面是她刚做的“谈判成果可视化图”——用不同颜色的珍珠代表各条款:黑色是金融开放,白色是物流监管,粉色是服务业合作,“我还加了特效,点击珍珠会播放对应的tVb台词!”
苏曼青笑着摇头:“你这是要把协议做成互动游戏啊。不过说真的,今天多亏了你的‘霓虹魔法’,不然那5%的控股上限,怕是要磨到天亮。”
秦雪梅推了推眼镜,正在核对附件中的技术标准:“我已经把香港本地企业参与监管的条款,用‘紫荆花条款’做了特别标注,就像奶茶里的限定配料,既保留特色,又符合整体配方。”
窗外的雨突然变大,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把霓虹灯的光影搅成一片迷离。内地李司长推门而入,手里拿着加密电话:“北京总部刚发来消息,对55%控股的方案表示认可,但要求物流监管条款必须加入‘数据跨境流动’的补充协议。”
“数据流动?”秦雪梅立刻警觉,“这相当于要在‘奶茶’里加新配料,得看看是什么口味。”
林晓芸已经打开电脑:“我查查‘巨无霸’最近的数据流向……哦吼!他们在香港的子公司,上周向新加坡转移了三笔可疑资金,路径像极了我今早吃的扭扭薯条!”
苏曼青顺着她的屏幕看去:“这三笔资金刚好对应他们物流枢纽的前期投入,看来是想借数据流动的漏洞进行资本外逃。李司长,我们得把‘数据监管’条款做成‘奶茶封口膜’,严丝合缝才行。”
陈议员一拍桌子:“这个比喻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数据安全就像奶茶的吸管,必须干净通畅。我们可以提供‘紫荆花数据认证体系’,就像给吸管印上logo。”
陆明远看着雨幕中的霓虹灯,忽然有了主意:“既然是数据流动,不如就用霓虹灯的色彩来定义等级——红色数据禁止出境,黄色数据需要审批,绿色数据自由流动。这样既形象又好记。”
林晓芸立刻开始绘制图表:“明远哥这主意绝了!我再做个‘数据霓虹灯模拟器’,输入数据类型自动显示颜色,比枯燥的条文有意思多了。”
当“数据霓虹灯条款”被加入协议附件时,窗外的暴雨恰好停歇,一道彩虹挂在维多利亚港上空,与两岸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林晓芸把彩虹的照片设成电脑壁纸,上面还p上了奶茶杯和霓虹灯管的卡通形象。
“明远哥,”苏曼青看着窗外的彩虹,“你说这算不算‘紫荆风暴’后的彩虹?那些曾经针锋相对的条款,现在像彩虹的颜色一样,和谐地融在协议里。”
陆明远看着团队成员们:林晓芸正在给贴纸画表情包,秦雪梅在核对最后的法律用语,苏曼青则望着彩虹若有所思。他忽然意识到,这场谈判的逆转,从来不是靠强力压制,而是像霓虹灯一样,用看似柔软的光芒,照亮了彼此的需求;像奶茶一样,用丰富的“配料”,调和出大家都爱的味道。
“走吧,”陆明远拿起外套,“庆祝一下,我请大家去吃‘条款火锅’——毛肚代表金融开放,鸭肠代表物流监管,鸭血……就当是‘巨无霸’流掉的影子账户。”
“耶!吃火锅去!”林晓芸第一个跳起来,背包里的霓虹灯管零件叮当作响,像在演奏胜利的乐章。
会议室里,签好的cEpA协议静静躺在桌上,窗外的霓虹灯在雨后的空气里折射出七彩光晕,仿佛为这份凝聚了智慧与创意的文件,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而陆明远团队的成员们,正说说笑笑地走向电梯,他们的身后,是谈判桌上残留的奶茶杯和霓虹灯管碎片,像一场精彩演出后散落的道具,见证着这场从菠萝包开始,以霓虹灯收官的奇妙谈判之旅。
当电梯门缓缓关上,林晓芸突然举起手机:“各位,看镜头!”屏幕亮起,记录下这个充满笑容的瞬间,背景是雨后初晴的香港夜空,以及远处永不熄灭的霓虹灯光——它们像极了谈判桌上那些闪烁的灵感,只要用心发现,就能照亮通往共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