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圣物图鉴?玄奇典籍(1/2)
昆仑山脉的地脉核心坛入口,岩壁突然褪去了深褐色的暗沉,泛出一层温润的玉光。原本刻满文明符号的表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浮现出新的纹路 —— 不是之前的地脉图腾,也不是外域气的邪符,而是一幅展开的 “画卷”:画卷边缘用金线勾勒着十件圣物的简笔画,从河图玉珏到玛尔巴手鼓,从星盘到萨满鼓皮,每件圣物旁都标注着细小的上古文字,像给圣物写的 “身份卡”。画卷中央是空的,只有一道淡绿色的光痕,随着地脉新芽的颤动慢慢延伸,像在等待被填满 —— 这是 “圣物图鉴”,老地师在武夷山藏经阁的紫檀木匣里,曾给陆惊鸿看过半幅拓片,当时师父说:“这图鉴是上古地脉师用昆仑玉髓画的,十件圣物集齐时才会完整展开,里面藏着圣物的‘本源之力’,还有对抗外域气的‘终极法门’。亚特兰蒂斯人当年只找到三件圣物,图鉴只展开一角,没摸到法门的边,就栽在了外域气手里。”
陆惊鸿伸手触碰岩壁上的河图玉珏简笔画,指尖刚碰到金线,杨公盘的二十八宿铜镜突然 “嗡” 地一声轻响,镜面上的银河星图与图鉴的纹路重叠,玉珏的简笔画瞬间亮起绿光,从画卷边缘往中央的光痕移动,像一支绿色的笔,在空白处画出地脉核心的轮廓。“是圣物的‘本源呼应’!” 他激动地回头,“每件圣物都要对应图鉴上的简笔画激活,让它们的本源之力填满中央的空白 —— 格桑梅朵,你的玛尔巴手鼓对应哪幅?”
格桑梅朵抱着《地脉密续》凑过来,残页的金光与图鉴的玉光交织,她指着画卷右侧一幅手鼓简笔画:“阿尼哥派的古籍里写过,玛尔巴手鼓的本源是‘生态气脉’,对应图鉴的‘生机篇’!你看,手鼓简笔画旁的文字,翻译过来是‘鼓响则芽生,气通则脉活’—— 和地脉新芽的作用正好对上!” 她说着将手鼓碎片贴在岩壁上,碎片的金光顺着简笔画蔓延,画卷中央立刻浮现出一片嫩绿色的芽林,正是地脉新芽的放大图景,连芽尖的冰晶都清晰可见。
南宫镜的血鹰骨笛也找到了对应简笔画 —— 画卷上方一只展翅的海东青,爪下握着骨笛。他将骨笛贴上去,淡金色的纹路瞬间铺满简笔画,中央的芽林上方,浮现出一道金色的气流,顺着海东青的翅膀延伸,像给芽林罩了层 “气罩”:“南宫氏的先祖笔记里提过,骨笛的本源是‘地脉守护’,能引灵禽之气护住地脉核心。刚才气流出现时,我好像看到先祖的虚影在气流里,对着中央的空白点头 —— 应该是在提示我们,还缺其他圣物的本源之力。”
通讯器里传来汉斯的哀嚎,混着肥企鹅 “嘎嘎” 的叫声和零件碰撞的 “咔嗒” 声:“我的星盘简笔画在哪啊?这画卷上全是符号,我看哪个都像钟表,又哪个都不像!肥企鹅还在添乱,它以为岩壁上的金线是小鱼干,一口咬上去,结果被金线的光弹了一下,现在正鼓着腮帮子,对着岩壁‘嘎嘎’骂街,活像个被烫到的小无赖!”
赫连铁树的声音紧跟着响起,背景里满是黑煤球(被岩浆燎黑的海东青)的 “咕咕” 叫声和青铜鼓的 “咚咚” 声:“我的萨满鼓简笔画在左下角!黑煤球刚才飞过去,用爪子扒拉了一下,简笔画就亮了!就是这小家伙太调皮,扒拉完还想啄鼓上的契丹符文,结果被符文的光炸得羽毛都竖起来了,现在活像个炸毛的毛球,我抓都抓不住!”
众人陆续找到圣物对应的简笔画,图鉴的画卷中央也慢慢被填满:汉斯的星盘激活后,浮现出银河星力的轨迹,像给芽林铺了层银色的网;司徒笑的梅花易数卦签激活后,卦象在星力网间跳动,标出几处外域气可能入侵的薄弱点;齐海生的郑和航海图激活后,蓝色的海洋气顺着地脉纹路蔓延,与生态气汇成一道 “气脉河”…… 十件圣物全部激活时,画卷中央终于出现了完整的图景 —— 地脉核心坛的内部结构,像一张立体的 “藏宝图”,核心位置用红光标注着一个圆形区域,旁边的上古文字翻译过来是 “外域气核,藏于此地,需以十圣物阵,引星力灌之”。
“找到外域气核心的位置了!” 陆惊鸿握紧杨公盘,铜镜上的红光与图鉴的红光呼应,“图鉴说要在核心周围布十圣物阵,用银河星力灌进去,就能彻底净化外域气核!这和老地师当年说的‘星力洗核’方法一模一样 —— 当年玄扈文明就是用这方法,净化过一次外域气的残核,可惜后来他们忘了图鉴的用法,才没挡住第二次入侵。”
可就在这时,画卷边缘突然泛起一道紫黑色的光,像墨汁滴在玉纸上,慢慢往中央的核心图景蔓延。格桑梅朵急忙用手鼓碎片的金光阻拦,却发现黑雾能穿透金光,直接附在图鉴的纹路上:“是外域气的‘篡改之力’!它在改图鉴的内容!你看,核心位置的红光开始往旁边移,好像要把我们引去错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