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七零知青宿舍 > 番外(三)

番外(三)(2/2)

目录

哪有人能一辈子无忧无虑。

陈传文心里叹口气,说:“我还是找份工作吧。”

这年头,一份工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满大街都是待业的回城青年。

他既没有一技之长,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时之间陷入困境,连着几天饭都吃不下。

就这当口,捷报频传。

先是许淑宁收到了西平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邮递员来的时候,她恰好争取到放风的机会,去巷子口的小卖部打酱油,回来的时候看院门口挤满了人,赶快好奇地凑上去。

还没来得及看谁的热闹,反被推到了人群的中心,有热心的大嫂说:“这还有一个呢。“

一个什么?许淑宁晕晕乎乎摸不着头脑,跟邮递员面面相觑。

邮递员:“你是童佳佳还是许淑宁?”

许淑宁下意识:“后面那个。”

邮递员略带点调侃:“高兴得自己名字都不会说了。”

又说:“你们这院风水不错,考上了四个。”

难怪一帮子人围着,许淑宁恍然大悟,接过自己的通知书,一直等到晚上大姐许淑云来才肯拆。

许淑云下班后给专门给妹妹买了卤猪蹄,跟阵风似的冲回娘家:“在哪儿在哪儿,给我看看。”

就这么点大的地方,许淑宁举起手:“我不就在这儿吗?”

人有啥好看的,许淑云:“我问的是录取通知书。”

得,原来是自作多情了。

许淑宁被哥哥无情嘲笑,气得狠狠踩他的脚。

许自强倒抽口气:“杀人要偿命的。“

快过年了,什么杀不杀的,许淑云不满地啧一声:“好好讲话。”

又喜滋滋:“咱们老许家的祖坟真是冒青烟了。”

谁说不是,一家人喜庆洋洋。

许淑宁被簇拥在中间,跟着举起酒杯。

下一秒,邻居敲门说:“强子,外头有人找。”

还能有谁找,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许自强随口扯个谎:“我同学,也参加了高考,想来沾沾宁宁的喜气。”

一家人谁都没多想,放任兄妹俩走出去。

梁孟津在院子外已经绕了半圈,看到人先道歉:“我下午送孟京去了医院,才没接到你电话。”

许淑宁知道他不是故意错过自己消息的,问;“你弟怎么了?”

梁孟津:“摔了一跤,手骨折了。”

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医院食堂的包子,很好吃。”

还顾得上食堂的包子,看样子梁孟京确实没大碍。

许淑宁摸着发凉的油纸包,摆摆手;“有消息记得给我打电话。”

梁孟津嗯一声爽快就走,走出几步回头看了一眼。

许自强没有开口赶人的机会,一噎:“还怪自觉的。”

许淑宁忍不住笑:“下次我让他慢点走,你好扯威风。”

许自强:“你看我稀罕吗?”

是是是,不稀罕。

许淑宁顺顺哥哥的毛,掰着手指头数:“还有三天就过年了。“

一年之末,一年之始,人人都渴望有个好消息。

梁孟津的录取通知书就是这一天的锦上添花。

梁父左看是大儿子,成就感油然而生,右看是吊着手的小儿子,在大年夜想骂句娘,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梁孟京一晚上看亲爹的后脑勺,倒也自得其乐,偷偷跟哥哥说:“你觉不觉得咱爹有点秃。”

少编排了,梁孟津:“别找骂。”

梁孟京是万事不怕的,嘿嘿乐个不停。

梁孟津无奈薅一把弟弟的头发:“收敛点吧,在瞪你了。”

梁孟京可不想两只手都打石膏,想想还是稍微正经点,觉得这也不失为一种孝顺。

陈传文如果能听见他的心声的话,大概会引为知己的。

可惜他听不见,只能听着他爸唠叨。

老人家睡得早,儿子难得没人护着,陈父把握好好发挥的机会,说:“你也二十好几的人,还伸手跟爷爷奶奶要钱……”

其实每句话都有道理,但忠言总是逆耳。

陈传文烦得不行,到院子里透口气。

擡头一看乌云蔽月,觉得也不是甚么好兆头,更添三分焦躁。

偏偏从初一到初七,哪位长辈都给他添堵,见面都得问一句将来有什么打算。

毕竟到这时候,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基本默认是落榜了。

陈传文自己也这么想,闷不吭声去报了复习班,准备参加78年的高考。

钱刚交上,他的通知书就到了。

上书西平铁道学院六个字,气得陈传文咬牙切齿:“就在街对面,乌龟送的也早该到了吧!”

陈奶奶最知道孙子夜里的辗转反侧,说:“好事多磨,好事多磨嘛。”

这磨得也太是时候,陈传文撒腿往外跑:“我先去办点事!”

不把钱拿回来,他怎么请知青朋友们下馆子啊。

撒花,最后还是决定就像文案里写的,考上大学就完结。

PS:其实我本来打算让小陈晚一年考上的,但想想还是有个完美的结局,祝大家也都有光明的未来,下本再见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