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单兵作战口粮(1/2)
军器监的风波渐渐平息,新的管理章程开始推行,生产秩序逐步恢复。
方南将主要精力,投向了另一个关乎军队战斗力的关键领域——军粮。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可靠的后勤补给,尤其是便于携带、储存和食用的单兵口粮,是维持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的生命线。
这个时代军队的行军干粮,多是炒米、炒面、硬得能当砖头的烙饼,以及少量的咸肉干,口味单一,营养匮乏,且极易在潮湿环境下变质。
方南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直接钻进了领主府的厨房。
厨房里的厨师和厨娘们看到少爷亲自驾临,还要亲自下厨,都感到十分惊讶和好奇。
方南让众人看着学习,挽起袖子就开始指挥。
“记录!”方南对旁边几个被叫来,拿着纸笔的管事说道,“把我做的每一步都详细记录下来。”
方南首先要做的是罐头。
罐头的原理很简单,通过高温杀菌和密封隔绝空气,达到长期保存食物的目的。
这个时代没有马口铁,但陶罐随处可见。
“肉类罐头,选猪肉、牛羊肉,肥瘦相间为佳,先将肉切块,焯水去血沫,以葱、姜、辣椒、酱、盐、糖、少量酒等调料一同炖煮,务求入味酥烂。”
方南一边说,一边亲自操作示范,浓郁的肉香很快在厨房里弥漫开来。
“蔬菜罐头,豆角、菘菜、胡瓜、茄子、土豆等均可。焯水断生,保持脆嫩,然后用淡盐水浸泡装罐。”
“水果罐头,如桃、梨、苹果、杏等,去皮去核,用糖水熬煮。”
炖煮好的肉类和处理好的蔬菜、水果,被小心地装入方南特意让瓷器作坊烧制的,带有螺旋卡口密封盖的粗陶罐里,装得满满的,尽量排出空气,然后拧紧盖子。
方南指挥着将装好的陶罐放入大锅中,加水漫过罐体,持续沸煮大半个时辰进行最后的杀菌。
出锅后,将陶罐口用蜡密封放置一旁,等待冷却和时间的检验。
接着是压缩干粮,方南打算制作出一种高能量、高营养、耐储存、体积小的便携干粮。
“主料用面粉、粟米粉、豆粉。加入油脂、盐、糖、炒熟碾碎的芝麻、核桃仁碎。”
方南将各种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少量水,揉成坚硬的面团。
“关键是要压实,烘干。”
让木工作坊制作的模具派上了用场,面团填入方形的模具中,用杠杆施加巨大的压力,压成一块块寸许厚、半个巴掌大小的坚硬面饼。
“放入烤炉,用文火慢慢烘烤,直至内部水分完全烘干,变得极其坚硬。”
出炉的压缩干粮呈现出焦黄色,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敲击起来梆梆作响。
方南试着掰了一小块,放入口中,极其坚韧,需要用力咀嚼,味道香醇,饱腹感极强。
方南满意地点点头,指挥人用防潮的油纸把出炉的干粮包裹好。
剩下的肉干肉松、糖果、脱水蔬菜和调味包就相对简单一些。
肉干选用精瘦肉,切成薄片,用盐、酱、香料腌制后用小火烘烤。
肉松是将炖煮至极烂的瘦肉撕成细丝,用油和调料小火慢炒,直至蓬松干燥。
糖果主要是利用麦芽和米熬制的饴糖,加入坚果碎、干果粒,冷却后切块,用油纸包裹。
脱水蔬菜更简单,将青菜、萝卜、豆角等切丝或切片,在通风处晾干或在低温烘房内烘干,极大地缩小体积,便于携带,食用时用热水浸泡即可复原。
调味包则是将盐、花椒、姜粉、豆豉粉等按比例混合,用油纸包成小包。
连续好几天,方南都泡在封地的厨房里,和厨师、厨娘、管事们一起反复试验,调整配方和工艺,记录下每一种口粮的最佳制作方法。
无论白天在封地多么忙碌,每到傍晚时分,方南必定会快马加鞭赶回国公府。
府内掌灯时分,楚盈月往往刚从外面查看完家族的商铺回来,或是刚处理完府内一日的繁杂事务,看到方南归来,那双明亮的眸子便会瞬间焕发出光彩。
“夫君回来了。”
楚盈月迎上前,自然地替方南解下略带尘土的外袍,递上温热的茶水。
“盈月,辛苦你了。”方南握着楚盈月的手,看着妻子眼下的淡淡青影,心中满是疼惜。
“府中事务繁多,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交给得力管事便是,莫要累坏了身子。”
楚盈月嫣然一笑,柔声道:“不辛苦,能为夫君分忧,打理好这个家,是盈月分内之事。”
“倒是夫君,整日奔波于朝廷、军营、封地之间,才是真的辛苦。”
楚盈月轻轻抚平方南衣襟上的褶皱。
“听说军器监出了事,还死了人,妾身心中一直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