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78(2/2)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年末,临春去北京复查。
她本想着过年了蒋以声可能会回来,可见了穆潋卿才知道这么久了对方压根没有消息。
大半年的时间,只有一张明信片和他有关。
倒也不是坏事。
隔年二月,百日誓师。
临春作为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她早就写好了演讲稿,在上台前擡头看了眼教学楼最边上的那一处走廊。
她记得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自己揣着馒头夹肉,和蒋以声站在那里并肩聊天。
话题交递时发出刺耳的声响,她差点蹦进他的怀里。
但此时,临春身边站着的是赵老师。
她单手扶着她的手臂,在让学生上台时轻轻推了临春肩膀。
这一次上台,并没有赵老师替她念稿。
临春发音模糊,晦涩难懂,虽然认真听还是能听懂大概,但一开口还是惹得一阵嬉笑。
她并没有因此停下,而是一字一句接着念了下去。
渐渐的,笑声小了。
到后来,只剩话筒里坚定而又有力的声音。
“我的目标院校,是中国政法大学。我要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为所有贫苦、勤劳、努力的女性争取她们应得的利益。”
“我,桐绍一中高三学生,在此宣誓——”
“未来一百天,我将拼出青春无悔。百炼成钢,打造人生新篇章。”
临春高考前几天,家里都紧张坏了。
临夏怕打扰到她,吃过饭的碗都等她不在的时候洗。
但临春心态挺平常,还能闲得没事去书店遛弯。
她喜欢坐在窗边把蒋以声送她的万花筒拿出来,时不时看一看,视线定格在其中某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对方温和的笑容。
孟雨柔端来西瓜,两人经常会说上几句。
有时话题绕到蒋以声的身上,孟雨柔还能问问两人的恋爱细节。
临春吓得直摆手,她和蒋以声清清白白。
说完了又觉得可惜,唯一一次的拥抱竟然还是她推开的。
“下次再见到的时候要把他带回来哦。”孟雨柔笑着打趣,但说完又敛了敛眸,“我也…好久不见他了。”
临春咬了口西瓜,没有应声。
六月七日,高考如约而至。
临春发挥正常,考完没有估分,在家昏天黑地睡了几天。
同学找她出去毕业聚餐,无非就是吃吃饭喝喝酒。
梁阙那天喝了很多,最后还是被人送上的车。
“他喜欢你很久了。”有一个女同学凑近了对临春说。
“不,”临春摇摇头,努力回复她,“妹妹。”
就当他把自己当妹妹。
成绩下来是在六月底,临春还在辅导机构批改试卷,临夏就率先替她查到了分数。
成绩不出意外,挺高的,足够上她的目标院校。
辛苦没有白费。
填志愿那天,赵老师和临春在办公室里谈了会儿心。
她这个分数其实还可以去更好一点的学校,比如他们省唯一的985。
两者一个偏向于社会科学,一个偏向于理工科研。
临春的理综优秀,再加上交流困难,其实更适合后者。
当然,她只是给出另一个选项,最终决定的还是临春自己。
临春摇摇头,还是坚持原先的想法。
而且,她还有私心。
“我想…去…北京。”
临春一边说话一边打手势,虽然现在发音依旧模糊,但足够交流。
赵老师沉默片刻,似乎也是懂了什么。她点头:“那以后加油。”
临春笑着应下,处理好事宜后转身离开。
只是在走到办公室门口时,她又停住脚步,犹豫片刻,重新走向赵老师。
“赵老师…”她打着手势,也拖着声音问,“你能不能,和我…见一个人?”
此时是下班的点,赵老师欣然同意:“谁呀?”
临春抿了抿唇:“以言…哥哥…的妈妈。”
通知书在七月送达,新学期在九月开始。
临夏替临春收拾了一个圆鼓鼓的书包,和一个大腿高的行李箱。她还没见过大学,准备带着临冬跟过去看看。
梁峻本来也想跟着,但梁阙在同一时间入学,他得顾着那边。
高铁站外,两拨人在门口分别。
“女娃跑那么远也不知道干什么哦,”徐凤娟抱着她的孙子酸溜溜地说风凉话,“咱们阙阙就搁边上,多好啊。”
“行了吧妈,”梁阙翻了个白眼,“我也考不到北京。”
那边母子俩叽叽喳喳吵起来,这边梁峻叮嘱着临夏注意的事项。
“行了又不是小孩,”临夏推推他,“走了走了。”
列车还有一段时间到站,他们得先进去。
临春握着行李箱,回头再看一下桐绍的树木和蓝天。
“姐,”临冬笑眯眯地拉着她的手,“你舍不得?”
这个巴掌大的县城,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十分落后的县城,破旧又贫穷,却满载着自己和蒋以声的所有记忆。
“嗯,”她一点头,“舍不得。”
舍不得,还是要走。
去更好的地方,迎那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