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2)
第 138 章
送卫星上天是一件举国欢腾的大事,为了这个目标航天研究项目的大多数成员全都早早蹲守在了第一线。
而无比同时,南曼这个最早来到荒漠勘探发射地点的人,却坐上了离开的飞机。
为了解决这个“捕捉”卫星信号的难题,过去几年有很多科学家走遍了全国进行实地勘测,先后共建立了十几个卫星观测站,用作捕捉未来在太空中运行的卫星。
南曼这一次离开,就是为了京城那边信号汇集的工作,那里也是“第一线”。
这个任务是南曼主动申请的,对于“见证”历史,她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执念,可能也是见过更加波澜壮阔的航天事业,所以她更愿意自己的前辈们也可以去亲眼目睹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所以“守家门”的工作,南曼主动揽了过来,为此童教授大为不解,因为他最清楚南曼对航天的执着。
所以真到了这一刻,怎么又要回来了?
这是不放心他呢?
“我不回来,就得留下一位老同志和您一起看家,相对而言,还是我回来比较好。”
看不看的,她真没那么执着,可老同志们不一样,他们应该亲眼看着自己亲手创造的奇迹飞升入太空。
“教授,对我来说,只要参与过就已经很开心,在不在第一现场其实并不重要,以后我还可以看到很多这种场面。”
可老同志们不一样,再过几年他们很多人的身体就不允许长途跋涉了,他们应该在现场的亲眼见证的。
听到南曼这么说,童教授也不再说什么,说到底这是高兴的事,哪怕身在京城守着这些接收设备。
那也是非常高兴的!
用设备观测卫星,接收到卫星信号那一刻,童教授嘴唇都是颤抖的,哪怕他努力克制,可依然没忍住红了眼眶。
而后甚至跟着南林这个“大傻子”一起欢呼雀跃起来,反观南曼似乎就挺“淡定”,没有跟着其他年轻人又哭又笑。
只是盯着那设备上的信号怔愣着仿佛是傻掉了一样,大概是欢喜傻了!
上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动静,南曼没有第一时间看到,但这回在京城她看到了。
大街小巷都是欢呼声,主街上甚至还有人群欢呼庆祝的声音。
关于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就是这么慢慢凝聚而成的。
“曼曼,你看上去好像很平静。”特意陪南曼上街的南林,对妹妹的反应感到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她就算不哭出来,至少也要蹦起来的。
“我很高兴,真的好高兴。”能见证这一刻,南曼是真的高兴。
探头望向那晴朗的天空,南曼眼神里带着期待与向往,同时还有一丝南林没看到的恍然。
能见证这个时代的风华与激扬,这是何等荣幸。
而后在此后的一个多月,各种表彰会议如期而至,整个项目的参与单位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表彰。
但荣誉到来后,更艰苦的任务也随之而来,征服星辰大海从来不是一个有尽头的传说。
二十年内,构建出独立的卫星通信体系,是所有航天人对种花家做出的承诺。
所有人都要马不停蹄的继续奔赴。
“三年后,咱们要送一颗,真正能长期服役使用的通信观测卫星上去。”
这是上级给的明确任务,也是种花家航天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这颗卫星整体设计,由你来定。”这是上面亲自点的,对此叶结等人并无异议。
“好的。”南曼刚好也有很多想法还没来得及展现,新的卫星设计她还是很有把握的。
这一个多月,她其实并没有闲着,根据这个时代现有的制造水平,又重新琢磨了一套设计方案。
虽然还需要慢慢改进,但她有信心,这一回弄出来的卫星水准最起码不会比毛熊的差。
要是能配合到米国那种制造工艺,甚至可以提前领先一步。
“或许处理信号的仪器设备,也应该改进一下了。”
“农场主,你不要……”
系统的机械音,被它的农场主刻意忽略,有很多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形成。
南曼从来不迷信历史,因为她正在见证历史。
所以,一切无论如何,都将是最好的安排。
四年后~
七十年代的种花家和六十年代相比,似乎也不是过去很久。
然而刚从荒漠里回来的人,透过车窗看着大街上的人流,不由都有些恍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