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2)
考虑到公社卫生所的医疗条件,南曼没有把人送到公社,而是直接送去了县城,反正路她也熟。
给拖拉机套上地盘车斗子,海龙也被大家给擡了上来,看着南曼利索的把车开走,众人心里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感叹。
“这是啥时候学会的开拖拉机呀?”
女拖拉机手在这个时代还是个稀罕事儿,当然这个人如果是南曼,大家又觉得似乎挺理所当然的。
这年头的路都不是很好走,又加上是夏天,所以难免坑坑洼洼的,南曼怕打海龙的腿,再颠出个好歹,所以开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钟。
“骨裂,没有位移,你们处理得很好,没有二次伤害,不用手术,但还需要打针,最好是住院几天把炎症消下去,然后回家多养一阵子就没有大问题。”
在医院里检查了一圈儿,医生最终给出了结论。
“大夫,养好了不会成瘸子吧?”
海龙妈整个人都有些激动,说实话她以为儿子真要成瘸子的,毕竟在农村似乎是在哪个村都能找到这种因为意外而导致残疾的人。
大夫道:“只要好好养着,就不会,你们家属回家多给他补充一点营养,伤筋动骨一百天天,绝对不能大意。”
“谢谢,谢谢大夫。”说这话时海龙的父亲眼泪都要下来了,在他的概念里,这腿断了以后是要成瘸子的。
儿子今年才19,连个媳妇儿都没有,要是成了瘸子,这一辈子可就毁了。
“叔,婶儿,我去办理住院手续,你们陪着海龙。”这个时代的人很惧怕住院,因为概念里遇到住院的病一般都是大病,大家是治不起的。
“曼曼,南二哥,这回都亏你们了。”海龙父亲很是激动和感激的对南曼和南二叔道谢。
曼二叔拍了拍海龙父亲的肩膀宽慰道:“乡里乡亲的,帮把手的事儿,说这些干嘛,再说海龙也是为了给大队干活受的伤。”
海龙的住院费大队是要承担的,其实也没有花多少钱,这个时代医疗费用很低,七杂八的费用也没有,有一部分基础药还是国家承担费用。
当然此时很多人家其实连这十几块的钱也拿不出来,尤其是对农村人来说,住院还要吃饭,要弄粮票,这也是个很为难人的事。
不过有南曼帮着张罗,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海龙回家的时候后给他多吃点骨头汤,千万不能让他动,大夫说养一百天不能干重活,不然肯定会留下根儿的,他还年轻,千万不能留下病根儿。”
“唉,记住了。”及时送医院没耽误治疗,这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事,海龙父母很是庆幸,毕竟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嗯,这位同志,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等到南曼把住院的事情都安排好,还有职业已经输上液后,不知为何南曼又被大夫从病房里叫了出去。
“大夫,是海龙的伤有什么不好的吗?”
“哦,不是你误会了,我是想问一下,那位病患的腿是谁处理的。”大夫说这话时,脸上带着一丝不太好意思的表情。
“您是说急救处理吗?”
听到南曼这么问,那位大夫脸上带着恍然而后又赞同地点头:“急救处理?这个词倒形容得倒是很到位,能不能告诉我这是哪位民间大夫的治疗手段。”
“这是我帮着处理的。”看着这位大夫此时的神色,南曼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
难不成还没有形成专业的急救措施体系?
在大队部的时候,她看赤脚医生,不懂急救措施,还以为是因为农村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普及的因素。
听到是南曼帮着处理的,这位大夫的眼神亮了,然后南曼就莫名其妙进行了一次医学上的“学术交流”。
过了很久,那位大夫才舍得放她走,这让原本就有些不安的海龙父母更加忐忑起来,他们一度担心儿子的腿是不是又有了什么别的问题。
“不是说海龙的伤,是问我处理伤口的手法,说没见过,感觉可能挺好用,想要多问问,然后去研究一下。”
医院折腾完,南曼打算带二叔一起开着拖拉机回趟家找哥哥知会一声。
海龙父母一看就是老实巴交没出过远门的,让他们在医院给海龙陪床怕是也弄不明白,所以她打算跟两个在家的哥哥们嘱咐一声,抽空去照应一下。
“海龙腿不方便,等出院的时候,我赶车来接你们。”
拖拉机可能倒不出来,但是现在的县城也是可以进马车的,南二叔怕海龙父母为难,所以提前开口安排张罗。
在海龙父母不断的道谢中,叔侄俩离开了医院,所有的安排弄好后,再到家已经是天黑。
“我去趟大队长家,省得他担心。”确认海龙的腿不会有大问题,南二叔的心下也是狠狠松了口气,不然这以后对大队也都是麻烦。
今天折腾了一天,因为路况不好,加上刚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儿,开车的时候注意力就要特别集中,感觉特别累,南曼此刻也是有些疲惫:“好,大有子那里也说一声吧,我看他心里也不好受。”
“放心吧,说实话,今天我也是吓一跳,还好听了你的话送去医院,不然海龙以后可是要砸手里了。”
在爷爷奶奶的招呼下,简单洗漱一番就开始吃饭,只不过南曼心里一直在回忆今天和医生的对话的场景。
她实在是没想到,连急救措施这种最基础的医疗常识,在这个时代的基层医院都算是宝贵的“医疗技术”。
“难不成,我还要把这些东西也扒出来?”实在的,前阵子去农研所给她留下了一点阴影,大家非得逮着她要学习什么农业技术,弄得南曼特别心虚。
万一把急救措施给写出来,别人还以为她懂医学呢,这乐子可就大了。
在来到这个时空之前,南曼生病的时候,甚至连个针头和药片都没见过,星际时代的医疗体系与蓝星时代的医疗体系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除了这种缺乏特殊情况下的急救措施,还保留下来,其余的已经大不一样。
就现在比黄金还贵的抗生素,在星际时代的人类看来,就和现在的人看中古世纪欧洲的大夫给人不管啥病都是用放血那一套差不多。
所以她能跟现在的人在医疗上讨论个啥呢?
大概也就急救措施能说一下了吧。
想明白这些南曼在回屋休息后就直接找出纸笔,开始整理记忆里的各种急救措施,还有稍微先进一些的医疗理念。
这些东西可以回京城后,她可以先问问大医院有没有,如果没有就找个合适的时机给医学部门的人,基础知识还是从上往下推比较快。
写完了两张纸,南曼伸了个懒腰,然后不禁感叹起来:“这一天天的,就没点儿正事儿让我干嘛?”
事情一点都没少干,问题是跟自己计划要做的,全都不搭边儿,难怪佟教授说她不干正事儿呢。
等南曼把机器修好,大有子便又开着车出去开始割高粱了,最近这两天阵雨不断,大家就有点慌,原本每个大队租用机器都是定好了亩数的,看这情形又纷纷想要再增加一部分。
鉴于海龙这次受伤是因为太疲惫的缘故,几个大队商量了一下,让他们的拖拉机手跟着大有子一起倒班开车,暂时先应付过这一阵子去。
瞧这个情形,估计明年光明公社会是最早去贵丰订购收割机械的公社。
离开奋斗大队前,海龙已经回家休养,南曼和南奶奶一起去看了一回,还送去一把鸡蛋。
南奶奶回来还感叹一番,现在生活是好了,这要是在以前八成是得变成瘸子的。
听得南曼也颇为心酸,祖宗们以前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啊,现在这种日子都觉得是好日子。
想到这些南曼,直接去找了一趟赤脚医生,把她回忆的急救手法都教了好几遍。
“受了内部的伤一定要送医院,头部还有脊椎的伤,必须要按照我教的办法固定好再小心平移。”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救护车能到乡下,只能指望赤脚医生做个急救处理,你说为什么教交给乡亲们,如果连赤脚医生学不明白,那乡亲们估计连听都听不懂。
离开奋斗大队的路上,南曼心里还在感叹。
“就是缺钱闹的。”
如果不缺钱,医疗卫生水平肯定可以大幅度提升,最起码不会因为一个头疼脑热的就没命或者残疾。
想到这些,南曼踩自行车脚蹬子的力气更足了,她得快点回去看一看,果园里那些实验的苹果。
现在这个情况就是能挣一点是一点。
回头她把脱粒机也再重新想一想,最好是把机器设计得更先进一些,哪怕种花家家自己短时间内没法大规模,也可以卖给别人。
像这种东西,没多少年就会更新换代,好像卖设计也能卖好多回,回头好好研究一下那些“大户人家”的农机产品。
实在不行就设计的比他们还要好一些,还就不信了,这样都不能抢回一点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