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2)
想到这里,上级看向南曼,道:“小同志,你们年轻人有没有信心去追上人家?”
那必须有!
不然她今天干嘛来呢?
“吾辈当自强!”平日里学得口号现在不用什么时候用,南曼很痛快的就表明了信心。
正确打开航天研究的理念方式树立起来,话题就要从设想又回到现实,南曼很是认真的道:“我的老师们没有见过真正的航天卫星是什么模样,所以现在我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是最正确的,但我感觉这东西应该是几样已有的技术凑出来的。”
“载荷、飞行、电源、数据存储、通讯和结构,就这几块技术拼凑起来送上天,咱们这六大块单拿出来任何一块都不行,通讯研究我们教授还算熟悉,所以我想跟着去帮帮忙,等到哪天咱们种花家真的要搞航天,我再去发光发热。”
这话别人说出来那是厚脸皮,航天研究是你想去就去的?
但说出这话的是南曼,大家是相信她有“发光发热”的实力的。
“小同志,这一点很好,脚踏实地做实事儿。”上级们听到南曼不是主张一下子搞大摊子,心下都对她更看重了几分,这不是个好高骛远的。
“不过,单搞通讯技术研究也很难,教授告诉我,咱们现在连简单的微波通信设备都仿制不出来,所以我这回就是想去帮着搞一下设备仿制。”
系统给她补的课中,种花家未来十年的微波通信研究都没有大进展,南曼猜测在没有她的时空里,童教授这帮研究人员大概就没把力气都放在微波通信研究上。
因为如果有大进展的话,到七十年代初种花家不可能还没能力把微波电台放到卫星上,想到这一点南曼只觉得任重而道远。
现在人家的微波通信已经上天了,你十年后还没做出来能用的,这差距大到一眼看不到尽头。
“搞通信设备啊?”分管工业的上级听到这话来了精神,虽然他现在可能都不清楚微波通信设备到底什么模样,但要搞这样的设备必然得有工业制造做基础。
“对,虽然这种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我有信心照着进口设备仿制出来,只不过这个过程还需要上级部门支持一下。”
比如说钱和东西,是不是得给到位?
知道现在咱们家日子不好过,物资得先顾着几个更重要的项目,可我们通信技术研究也同样很重要的,当大掌柜的可不能太偏心眼儿。
“听明白了,你这小同志是替你老师化缘来喽~”
众人听了南曼的话,都笑了起来,气氛也从刚才的沉闷变得活跃了起来。
“嘿嘿~算是吧,难得有机会直接跟上级们哭穷嘛,不过我说的都是认真的,没有一句假话,只要微波通信技术真搞明白了,等航天研究需要的时候,这一块咱们绝对不掉链子,我可以立军令状的。”
“当真?”
“当真!而且我还可以保证这一块时间线不会拉很长时间,只要物资和人才有保证,两年内我可以配合童教授把进口的那种设备仿制出来。”
事实上可能用不了两年,但她现在还没真见到这时代的设备,所以话不可以说太满。
不过据童教授跟她形容,那玩意儿体积对比后世绝对算笨重,一听就知道用不到什么高端科技,所以难度挑战不大。
再说到体积分量,如果是像化肥设备那样庞大估计也不敢说短时间能搓出来,然而这玩意听上去也没到那份上。
就是些相对精密的零件组合出来的,除去天线占用的空间比例,真正需要人操控的仪器设备,用半间屋子就放得下,她就算挨个拆开模仿,那也能搓出来。
更何况她本来就懂微波通信的设备构成原理。
南曼没办法在蓝星时代直接复制星际时代的东西,她能做到的就是根据这个时代的制造水平,把差距给种花家拉小,最起码别离起跑线太远,等到了起跑线还是得看种花家的整体性水准。
经典的木桶理论,水能装多少从来不是看最长的买一块儿。
“你们项目的预算想要多少?”听到南曼的保证,上级们就知道今天怕是得真的出出血喽。
“两百万,可以不花外汇,但最少两佰万元,同时保证项目所申请的全部材料都要及时供应。”
两百万放在任何国家其实都是不够的,包括最能吃苦的兔子也不够。
但南曼自己做过一个测算,只要减少试错成本这两百万还是够的,毕竟冶金设备改装这种几千万刀都不一定搞定的设备,她也只是花了三百万刀就搓出来了。
仿制微波通信设备难度比那个大,但在技术已知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所有仿制都只是人工和材料的付出,所以花销真不用了太多。
两百万?
几位上级对视一眼,心想这可真是压着线报的价格。
“小同志,你弄出那个面粉机设计图,到底是为了化肥项目还是这个通信研究啊?”
上级忍不住发出了灵魂拷问,因为没记错的话,那面粉机设计图是卖了一百万刀,折合兔子纸币来算,也就两百多万元。
“我是为了种花家攒家底,安排花钱的事儿我听上级安排。”
南曼表示自己才不要掉坑呢,她只是一只搬砖去兔子,至于搬砖挣出来的家底怎么用,这不是她一个单纯无辜的小兔子需要做决定的事儿。
“哈哈~我看还是给通讯研究得好,回头于杨同志急了,可再去A大抢人嘛~”
显然想逗人不止一位,今天这气氛被小同志搞得太吓人,这会儿老同志们就想逗孩子缓和一下。
对此南曼只能跟着打哈哈,她是不可能承认自己偏心眼的,要不然回头老于同志跟童教授那里都不好交代。
这种话题她拒绝参与。
关于花钱这个问题,在穷兔子家显然不可能一天内就会有答案,所以直到南曼离开时大佬们也没有正面回答到底给不给批预算。
不过南曼不着急,大家尽管去商量,总有知道着急的一天,差距又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按年等她也等得起。
南曼离开后,接待室的几位上级全都没有离开。
“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喽~”
“这是好事嘛,一代更比一代强,咱们民族才有希望。”
“南曼同志刚才说的话,绝不能透露出去,安排一下吧,让暗线同志们多留意毛熊和米国的动向。”
要是今年真出什么结果,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就不得了喽。
“最好还是找专家们讨论分析一下,我估计关于航天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毛熊和米国那里都不一定看得准,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的。”
坐在车里看着向远方,南曼想起那节历史课,她知道再过三个月,大洋彼岸就会给出答案。
这份答案如果她不点出来,可能现在没人会知道它代表的意义,要等几十年后才知道它具体代表着什么。
但那时候就晚了。
今天她想要说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另外一半她打算留在下一次见面的时候说。
是的,她很确信自己还会被叫过来谈话。
因为刚才她说的内容看似是一种设想,可如果三个月后真有数据能够佐证,那她今天的话就是“预言”。
到那时候,上面会重新评估她的分析能力,然后她后半段话说出来,才会发挥它真正的分量。
微波通信在未来将必然会是大势,到时候别说只是区区两百万就算两个亿,上面也会批。
事实上,一个全球监测又算得了什么?
现在的通信技术研究,还不算个事儿,毕竟上限就在那里。
等到计算机运算独霸天下的时代到来,那时候所有人就会知道,现在多花的每一分钱都可以为未来消灭一头吞金兽。
将计算机融入到卫星通讯研究,才是真正信息化恐怖时代的开始。
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已经降临,种花家不想被时代抛弃,未来面临的难关还多着呢。
回到住处,南曼略作考虑就先给老于同志打了电话询问化肥项目的事儿。
然后又给童教授打了一个:“教授,这里最近应该没我的事儿了,明天我打算回家。”
“好好休息,下学期准时回来报到。”童教授现在还不知道他这小徒弟具体干了什么,所以还能保持淡定,如果知道即将有两百万预算到账,估计能当场跳起来。
“好的,咱们九月见。”
挂上电话,南曼心下感觉松快不少。
大道直行,这话太有道理了。
以前她天天想茍着发育,自己在那瞎猜干着急,这回直接开大推塔,大大方方提出了想法告诉所有人自己的想法,反而却更快接近了目标。
“要做一个纯粹的科研人!”
笔记本上认真写下这句话,南曼彻底放松下来,现在她要做的就是耐心等上三个月。
三个月后一切脉络都会见分晓。
“小曲同志,帮我订票吧,我要回家过暑假了。”
估计这样还是她当研究生的最后一个假期,不好好享受一下,都对不起自己这个仓促的学生生涯。
以后没人会把她当成学生了,她自己也不会。
历史的岔路口,已经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