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84章

第84章(2/2)

目录

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呢?

后半段话童教授没有说出口,但南曼已经听懂了。

“我不知道我能具体做到什么程度,只是我觉得我好像可以加快一点这个梦想的速度,或者是说,我可以多做一点事然后帮大家省点力气,可是我不确定我能不能这样做。”

为什么不能?

童教授听到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他很快就明白南曼的顾虑。

是的,她的确可以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能有足够的宽容度,去真正地接纳这样的人吗?

很多天才被当成疯子,难道他们真的是疯子吗?

离开a大家属院,已经是下午3点多的时候,天依然非常的热,但南曼已经没有了来时的忐忑与纠结,她心里安然了很多。

“徐徐图之,戒急戒躁。”

“只做一个纯粹的科研人。”

这是童教授对南曼的嘱咐。

虽然说南曼知道,像童教授这样的人,肯定是比普通人,还要渴望中华家能够早日崛起。

因为他们这代人经历过丧权辱国,也见识过海外的繁华,所以这种迫切感就要更深刻。

但是他仍然保持着理性,不想因为自己的冲动把南曼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今天南曼依旧没有告诉童教授,她真正的秘密是什么,但通过一番谈话是童教授已经很确定,南曼的确是跟普通人不同的。

“生而知之,原来真的有这样的人吗?”此刻的童教授,还没有往科幻大片那方面联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他还没看过什么科幻大片,所以只能往古人形容的那种“生而知之”方面联想。

回到小院,南曼坐在屋子里,沉思了整整一晚,这期间她没有吃晚饭,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直到第二天天蒙蒙亮时,才躺补觉,这一睡又是大半天。

等她醒过来,痛快吃了一顿饭,然后继续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此后几天南曼的日常生活一直都是如此。

“今天会有车来接您。”

听到小曲这话,南曼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仍然在写着什么。

“好的。”

与上级的会面并没有南曼想象的那么紧张,这个时代的大人物们甚至都能用亲切来形容。

但是如果真的把对方当成隔壁家的老爷爷对待,那才是真的傻透了。

南曼很清楚,今天她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大家放大来观察,所以她要说的话就要慎之又慎。

“小同志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于洋同志提起你,那个是赞不绝口,未来有兴趣去工业部门工作吗?”

“我在工科的天资一般,这几回不过是侥幸,偶有所得,下学期我会跟着童谦周教授,参与一个通讯项目。”

“差点忘了你是物理系的学生,但现在电子通讯专业应该也是理工科的吧?”

领导们虽然日理万机,但对于教育口的专业其实也能如数家珍,毕竟今年刚刚经历过大高校变革。

“是的,现在的口号不是理工不分家嘛,我的教授也是学习物理系的,但是却转行研究了通讯技术。”

“童迁舟同志我也知道的,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同志,让他去研究通讯技术,还是我亲自下地签的字,说起来也是挺对不住的他,但是小同志你是真想研究通讯技术吗?”

目前来看这个专业在种花家挺重要的,但是也没有重要用到南曼这种程度的天才。

说实话今天把南曼叫过来,是因为最近大家在讨论关于航天的问题,有教育口的同志强烈向几位上级推荐留下南曼进入这个项目。

但是工业部门的人也在积极争取的,最要命的是,叶结同志摆明了态度他们武器研究这里是一定不放人的。

当然叶结这里好解决,因为以后航天研究项目真的成立,能用到的人才也只能从现在秘密武器研究这堆人里扒拉,叶结肯定也明白,他只是要通过这件事表明,自己这边坚决不放人的态度。

“我本人其实对通信研究的兴趣一般,但是我认为现阶段解决通信技术的改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郑重把牛皮纸袋里的材料递给上级,这是南曼考虑再三后做出的决定。

童教授其实说得很对,政治经济的问题她一窍不通,这个时代蓝星上的国际问题她更是现在都没研究明白,哪怕知道未来十年的走向那也是囫囵吞枣的东西,涉及这些方面的事,她是能不沾就不沾,当一个纯粹的科研人员最好。

既然是科研人所思所想,自然也当从科研出发,哪怕是挣钱也是为了攒科研经费,定好这个准则后,南曼再想以后的事情就没有任何的压力。

毕竟谁能阻挡一个天才去搞科研的想法呢?

“将卫星与微波通信相结合?”

这可是个大工程,光想一想就知道需要的钱是天文的数字。

“我的老师们曾经跟我们说过,无论是毛熊还是米国都拥有了超前的微波通信设施,而就在几年前他们陆续实现了去往太空的成功尝试,微波的特性是最适合穿越大气层的通信技术,如果这两个世界强国想要对通信技术进行革新,我相信微波一定会是最好的选择。”

上级们不懂电磁波研究,但他们懂科技革新带来的现实意义。

“你觉得咱们也能搞航天?”问出这话时,上级们脸上都带着一种郑重。

“为什么不能?”南曼眼神清澈而又坚定,“毛熊建国不过几十年,米国也不过上百年,他们可以实现飞跃,我们也可以。”

“没钱、没技术怎么搞?”上级两手一摊,看着像是没信心,但他们的眼神却告诉南曼,他们很想搞!

“我们有人!”

没钱全国人民一起挣,没技术所有科研人员都可以拉到一起凑点子。

“哈哈~你个小鬼,倒是志气大,难怪于杨同志会对你那么赞赏,看样子你是去不得他们工业部门喽~”

话说到这份上,上级当然明白南曼已经做出了选择,说实话他们几位也觉得航天研究更需要南曼这样的天才。

南曼不好意思笑笑:“工业上我就三板斧头,再多也没有,顶多也就照着人家的设备仿制几个图。”

啧啧~这话说得,让人没法接。

你这还是三板斧头,那让人家专业的还怎么活?

“小同志,你是对航天有兴趣的,所以研究那个微波通信也是为了这个?”

“可以这么说,虽然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两个国家,他们的航天研究具体是怎么实现的,但是大致发展方向都是可以推演一下的。”

说完这话她跟接待室里的工作人员要了一张草纸做演示。

“他们想去研究太空问题,除了有对宇宙探知的因素,最大目的是什么呢?”

“我想过很多方面,但我认为通讯是最大的内在动力,因为它能获得最直接的利益。”

稿纸上第一个先写上“通讯”二字。

“我的几位老师都有过留洋经历,所以对米国在内的科技强国比较了解……即时通讯在他们国家已经普及……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因素,通讯设备的改进都能带来巨大效益。”

纸上又出现了一个“雷达”与“卫星”。

“而根据世界上之前公布的资料,微波雷达是最稳定的接收器……所以带入一下这两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很容易可以推测出他们会把微波通信与卫星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全球通信技术大变革。”

“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全球范围内的即时监测与通信也只是一瞬间的问题……”

说到这里南曼的话突然被打断:“等等,你是说利用那个卫星通信可以达到全球监测?”

不愧是当上级的大人物,虽然南曼说的很多专业名词没听明白,但还是能一下抓到重点。

“这是我的一个推演,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五十年前,米国科学家就已经可以利用飞机进行航空摄影。”

南曼又进行了一个新的纸上概括推演。

“三十多年前,这种技术已经普及到米国的航空公司,他曾经看到过民间飞机对地球表面进行的航空摄影。”

“几年前毛熊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米国很快也紧追其后,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是咱们有这种航空拍摄技术,在有了卫星后为什么不把这种技术放到这里?”

其实后世人都清楚卫星和飞机不同之处,飞机无法做到全天飞行,也无法做到全球即时监控,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拍摄技术真正的威力。

等到卫星通信真正被普及,那时候再明白就晚了。

说到这里,南曼深深吐出一口气,神色凝重道:“卫星不同,我用理论去设想推导过,如果米国或者毛熊的卫星以后能实现与地表即时通讯且信号稳定,只要多放上去几颗,理论上它们是可以形成通讯网络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敌人拥有了一个即时通讯的大网,同时还有了一个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我们全国的照相机或者摄像机。”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

但这还不够,南曼继续添火道:“这种东西是可以二十四小时监测到我们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道路,我们每一个重大的活动项目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再恐怖一点,这种东西再发展得厉害一点,将来被人运用到……战争上呢?”

明明是十年不遇的高温天气,可屋内所有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刺入骨髓的寒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