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42章

第42章(2/2)

目录

“还是别招摇,除了大姑娘一家外再就请本家几个叔伯兄弟过来,然后再加上川儿他老丈人一家,四桌席面就够了。”南二叔是个谨慎性子,既然好处已经落在家里那就没必要再招摇。

“成,听你的。”南二婶现在处于极度兴奋又忐忑的状态,对于丈夫的主意没有任何意见,请酒不是重要的问题,顺利去上班才是重要的,她可不想在这时候节外生枝。

南二叔定好请酒的日子,南和平和南老爷子都没有其他意见,然后大家就负责去请吃酒的人,南和平只要负责回县城告诉老婆孩子这个信儿就好。

吃酒的日子就定在这周末,因为下周三南川就要去报道,所以时间很紧只能定一个工人休息的日子,这是顾及南江南路的时间,毕竟这可是亲堂哥还是南曼的亲哥哥们。

至于其他人都好说,乡下人只要不是特别忙的日子,跟生产队请半天假都容易,本村的亲戚甚至不用请假饭点过来就行,夏天本来中午休息的时间就长,也就南川大姐和他老丈人家需要请假,但有这种喜事儿估计他们请假也会高兴。

周六王美秀和南和平提前回了老家帮忙,四桌席面靠南奶奶还有南二婶带两个儿媳妇显然是不够的,再说这种场合得做硬菜,南家的女人里只王美秀有这个手艺,据说是她年轻时跟着食堂大师傅学过俩菜。

南曼是周末跟哥哥和弟弟一起出发的,她晚一天走是要负责给这仨做饭,这时候周六还是工作日兄弟仨都得照常上班上学。

当然他们也可以在纺织厂吃食堂,但最近纺织厂的大师傅可能是心情不好,打菜时永远少半勺不说就连那窝头都有些不够称,南江南路他们总觉得在食堂吃不饱几乎就不去了。

兄妹四人一大早出发,到老家时才八点左右,正好赶上南奶奶指挥南燕和两个孙媳妇帮着摘菜切菜。

“奶奶,有啥活儿给我?”南岳打小就会哄老人,进门就开始“表现”。

“岳岳来了?不用你,都弄好了,去隔壁找你堂哥吧,那里有好吃的。”

最小的孙子虽然已经比自己还高,但南奶奶眼里这还是孩子,偶尔心里偏疼几分也是有的。

南川这会儿其实不在家,他被安排去再请一下大队长中午过来吃酒,这时候就这样越是关系没那么亲的人就要越有礼数,今天请的都是亲戚就大队长不是,所以为了表示真心请人南川要再去说一次。

席面需要的桌椅碗筷已经准备好,大多都是七拼八凑跟村里借的,这年头谁家有这种事都是借,真要全都是自己家的那才是稀奇事。

南家的大孙女南鹃也是早早回来帮忙,她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的程度不比南二婶差,娘家兄弟出息,她在婆家说话就硬气,这年头就是这么个道理。

今天不光她回来了,丈夫和孩子也一起,公公婆婆早早给准备好的礼品也带着,当真是高兴得很。

南曼干活的事儿今天是插不上手的,她一进门就被南二叔叫到堂屋里和各路亲戚长辈“说话”,这在乡下的小辈里是极少见的,但今天她就是有这个资格。

熟练的切换“吉祥物”模式只要负责笑就可以,反正有她爸在也用不着担心,南和平同志对这种场合应付的得心应手。

长辈们的夸赞与寒暄只要脸皮厚一点那就没有受不住的,倒是南川被本家长辈夸了一圈儿,又被老丈人和大舅哥还有姐夫夸了几句,然后他就红了耳根,大约这待遇以前没有过他还没练出来,但看南和平同志的表现就知道这只是早晚的事儿。

每桌酒席都是八个菜,红烧鸡块,红烧鲫鱼,土豆炖肉片,韭菜炒鸡蛋,豆角炒肉沫,清炒水萝卜,凉拌黄瓜,凉拌西红柿。

看到南奶奶和南二婶养的鸡,各自只剩一只老母鸡,南曼就知道这次请酒老家是大出血了。

南家老宅这天中午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这场酒席一直吃到下午两点多才散场,

中间各家对南川的夸赞也是不绝于耳,南曼这时候很有眼色开席的时候选择去了女客那一桌。

理由是她不喝酒也不喜欢闻烟味儿,

很强大的理由,南二叔无法勉强只能随她去,虽然谁都知道南曼是不想抢了堂哥今天的风头才不坐主桌,

但南和平对女儿的表现很满意,女儿毕竟是小辈儿,今天是南川的主场女儿存在感太强也不好,行事有度懂分寸亲戚情分才能长久。

客人散去后屋里烟酒的味道还久久不散,南曼被熏的脑袋头昏脑胀,趁着下午暑热没那么强了她便出门随着路边的树荫溜达。

这时候村里人除了南家估摸着都已经开始上工,大队长今天两点前就离开,说是三点前队里要集合,每天去上工时他都不能晚了点。

走出村子还有点热,南曼慢悠悠溜达着走到了村东头的小树林,这里树木茂密进去光线都是暗沉的,夏天一般都带着阴凉气,南曼记忆里有小时候过来纳凉的记忆。

不过白天过来得有个心理准备,树多了蝉就多,蝉鸣声齐齐发出,那动静不是一般的吵。

南曼没有进林子只是顺着树荫继续往东边走去一里地左右,远远看去那里有一大片即将成熟的半红半绿的高粱,估摸着在有个十天就能收获。

“曼曼姐,你看啥呢?”村里粘知了的几个娃娃都是认识南曼且最近南曼回老家频率有点高这就熟悉了起来,看她对着高粱地出神有些好奇的凑过来问。

“咱们队高粱怎么收啊?”南曼记忆里没有很清晰的收高粱的画面,但她隐约记得收割这玩意比割麦子还难受,具体怎么难受却记不太清楚。

“这能咋收,用镰割呗。”娃娃们见惯了大人干活儿,哪怕他们还不会干也清楚知道大人是怎么干的。

那么高的高粱用镰刀?像割麦子一样?

南曼带着这个好奇回了老宅,然后顺便问了坐在炕上休息的南奶奶。

“跟割麦子当然不一样,高粱多高啊,要用手够到拉下来然后用宽镰割下带着高粱杆的穗子,割完了再用锄头挖出剩下高粱杆儿。”

割下的高粱杆儿是最上面的那一块儿,这东西可以用来做扫地的笤帚。

高粱杆有一块儿还能做成东西或者当盖住用的篦子,这都是很重要的生活用品原料。

南家就有很多高粱杆做的生活用具,南曼这一下午被南奶奶给科普了很多生活常识。

然而南曼问高粱的事儿并不是想知道它有多大附加值,而是她感觉这高粱的高度刚好给了她一个灵感。

村里的拖拉机此时还是那种笨重的履带式,和后世拖拉机比那真是又大又高然后还干不了多少活儿。

虽然国内已经有配套的收割机,但用起来也是又笨又重耗油还多,这些情况南曼在拖拉机厂时已经了解透彻,所以她麦收时压根没想过在这种拖拉机上下什么功夫,光那带履带的轮子都比麦子高,再挂个她自己改的半吊子机械这是收麦子还是去压麦场?

除非把拖拉机彻底改了模样或者去配套人家专门给这种拖拉机配套的收割机否则压根没有动的余地,条件有限她玩不转的。

可看到高粱后她突然觉得还是可以下一下功夫,虽然以现在的工业水平她绝对弄不出真正的高粱收割机,但她可以弄个“半成品”。

一边收割一边脱粒那想都不要想,但只是割穗她还是可以试一试,谁让高粱这高度刚好和那笨重拖拉机契合呢?

了解到拖拉机上的机器不用太过复杂,只要有带动刀片的动力就可以,她可以设计一个上下两头搁置刀片的机械。

让机械采用截断切割方式,上面割一刀收穗,行。

这种机械用到的零件可以精简到极致,用不了多少金属,但这东西到底要不要做南曼有些犹豫。

她有这个想法是因为见到了农民麦收的辛苦所以想出一点力,可做这样的机械是需要有拖拉机配套使用的,除了要有足够的燃油,机械售价也是个问题,她可记得过年时胜利大队大队部连一百块钱都拿不出来,

机械再精简在这个时代那也是“昂贵”的代名词,这种成本输出她不确定以现在农村的经济状况愿不愿意投入。

毕竟是做个机械,这里面肯定是要有别的技术部门帮忙,总不能她这边兴师动众做出来,那边却没有大队愿意用吧?

那她何苦再去折腾?

这个问题南曼没有纠结太久,她决定等她把设计概念弄好后再去直接问问大队长,像胜利大队这种生产队在全国所有大队中不算太穷也不算太富,这里的态度可能就是大多数生产大队的想法。

脑子里有想法就得先去琢磨,南曼打算把设计图画出来再说其他。

首先第一步,她得计算一下高粱和拖拉机各自的数据,这都要去亲自收集。

“妈,我今天先不走了,要在奶奶家住两天,过几天让我爸来接我。”

今天南家的男人喝的都有些多,所以这会儿都还半睡不醒的,南曼干脆就先和王美秀打招呼。

女儿突然要留宿爷爷奶奶家,王美秀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没多想,孩子放假回老家住这太正常了,闺女可能是在县城过得无聊想回乡下玩也不一定。

住爷爷奶奶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夏天屋里比县城凉快,南曼晚上喂过小猪崽子后就直接坐在生活区开始画图,老家没电灯,农场生活区除了农田有白天黑夜设置,其他地方都是亮的为了眼睛她也得进来画图。

“可惜这里没有直尺,画个图都费劲。”

南曼想了想老家的条件,最终决定出农场找南燕这个新出炉的老师问问有没有可以支援她的教具。

南燕当然是有,但这玩意都是上课用,她自然不会带回来:“姐,等明天行吗?”

“也行,对了,你知道这里谁家有那种长的米尺吗?”

南燕想了想:“好像大队部有,以前量地头用的木尺就带刻度,那玩意儿很长。”

不过堂姐要那玩意儿干嘛?两米多长的木尺拿着都费劲。

然而南曼在南燕心里就跟个神仙一样,毕竟过年随便修个拖拉机都能修出花儿来,用她爸的话说堂姐修拖拉机把她哥都给修成工人了,简直厉害的像个神仙。

所以哪怕觉得奇怪她也会配合,甚至暗暗琢磨,难不成这会儿大神又要修个“花儿”?

“姐,你还要啥?圆规要不要,三角尺要不要?”数学老师办公室还有不少木头尺子,她都可以去借来,虽然她是语文老师但不妨碍她对学校那点儿家底子的了解。

“你们学校还有这个呢?”南曼很清楚村里小学可是没有的,她过年的时候就问过。

“嗯呐,公社学校比村里富。”

当然富裕程度有限,大约就是多几个桌椅板凳和尺子的区别,但那也是富裕。

“我的确需要圆规三角尺,如果可以再帮我带点草纸和铅笔橡皮啥的。”

生活区那点儿学习用品都是她用来做题的,最近补货比较少就有些不够用了,同时南曼还记起来童教授还给她布置作业来着。

她又差点忘了做!

南曼:我真不是故意的不学习T_T

童教授:对,你只是不务正业←_←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