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追逐·刑侦 > 第269章

第269章(1/2)

目录

第269章

金显荣为了脱罪,把事情推给了卢孟彬,杀人推给了秦白山和赵平,并且主动供出了赵平的藏身之处。

位于北方边境的某个小山村里……

“我只是让赵平处理好秦白山,没让他杀人,他自作主张,跟我没关系!”

“为什么让赵平去?”胡平问。

这是饶安警方调查时,只有推测一直没有确定的原因。

“因为是赵平把秦白山推荐给我,我带他回国。”

赵平的父亲早年出国打工,在秦白山被仇人追踪时救了他。

而后秦白山为了报答,把赵平父亲招到了自己武馆工作,两个人关系越发紧密。

当年赵平高中时那次出国旅行,其实是秦白山帮他安排的奔丧,当时赵平父亲罹患疾病克死异乡,赵平千里奔丧认识了秦白山。

秦白山把对赵平父亲的感恩投射到了赵平身上,希望以后能帮助赵平出国立足,两个人因此有了持续的联系。

秦白山带人去战乱国做保镖结果死的只剩下他,是赵平把他推荐给了在国外考察的金显荣,金显荣帮他设计了回国路线,以及回国后冒名顶替的计划,之后他一直为金显荣效力。

赵家父子救了他两次,秦白山在心底对赵平十分信任。

4月,米晶晶意外闯入包间看到了不该看的一幕,卢孟彬认为她很可能会泄密,找到秦白山帮他永绝后患。

秦白山并没有立刻答应,但是后来他的儿子病重,之后的治疗以及生活护理花费不会小,他觉得自己如果哪天被抓了,孩子也就没有未来了,他也不敢把孩子托付给金显荣。

只有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才能让他心安,权衡之下他答应了卢孟彬的条件。

但是秦白山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举动,触怒了金显荣,最终死在了自己信任的人手上……

又是许多天过去了,卢孟彬和金显荣相互揭露,妄图把一切都推到对方身上,在他们真真假假的供述中盘根错节的真相一点点暴露。

这些年的受害者联系上了大半,出乎警方的意料,超过一半的受害者愿意配合做笔录,甚至愿意出庭指证。

重要的工作完成,只剩下一些细枝末节的整理收尾由浍河刑侦完成,胡平终于能带着自己的人踏上返程路。

回程那天刮起了风,胡平开着车穿过大街小巷,落叶噗噗落了一地。

黄友成往后视镜里一看,后面的车辆平平无奇,并没有那抹扎眼的红,好奇问胡平,宴笙是早回去了吗?

“没有,宴主任被留下了,给予一些技术上的指导,顺便等复查了再回去,估计怎么也得一周吧。”

几个小时的路途,无可避免的聊到了刚刚尘埃落定的案子。

叶枫一直担心陆正东的结局,忍不住问到量刑。

胡平笑着看了一眼叶枫:“换你,是不是恨不得把他马上放了?”

叶枫刚想点头,觉得不妥,立刻拼命摇头。

“检方会综合考虑的,我觉得应该缓刑几率很大。”

胡平又想起了当初通知陆正东来辨认遗体,他趴在路小路身上悲痛欲绝的模样。

“缓刑?”叶枫眨了眨眼,把金显荣挟持到郊外,一刀刀扎出血窟窿还能缓刑???

“根据金显荣的供词,陆正东想挟持金显荣,但是常理来说并不会成功,他能成功是因为金显荣对他动了杀机。并且在他想杀金显荣这个事情上,他付出了行动,最后放弃了,算犯罪终止吧?”

黄友成说到最后有些不确定的询问胡平。

胡平肯定的点了点头,根据他们听到的宴笙提供的现场录音,已经各方供词,包括宴笙,叶枫对当时情况的描述,都提到了陆正东在金显荣中枪后,并没有上前继续加害,而是抱着墓碑哭诉说自己杀不了他……

而当时金显荣在他旁边不超过三十厘米的位置,他如果要继续加害不是没有机会。

所以这个行为警方认为算犯罪中止,但是最终是否采纳在检方。

胡平认为机会还是很大的。

“陆正东要调整的心理问题比他可能面对的刑责更大,希望金显荣一干人等伏法能让他真正走出过去的阴影。”

回到饶安,规律的上班生活不到两天,胡平被谭局一个电话叫上了办公室。

推开办公室门,谭局铁青着一张脸瞪着胡平慢悠悠走过来。

越看火气越大,不等他屁股落在凳子上,谭局一拍桌子。

“你两商量好的是吧?!”

胡平一个哆嗦立刻蹬直了双腿站了起来:“领导,你说啥?”

谭局推过来笔记本电脑:“你自己看!”

胡平小心翼翼伸出手拉过笔记本,屏幕上是一封邮件。

斗大四个字“辞职申请”。

目光往下一扫熟悉的名字,胡平立刻撒手,站得笔直眼观鼻鼻观心。

“领导,这事我真不知情,我发誓!”

“反正这事我不同意,你自己给我想办法。”胡平说自己不知情,谭局的脸色也没有好看一点,反而语气更加严厉。

胡平坐下来指着自己的鼻子,语气惊讶:“领导,这事我怎么想办法??我还能绑了他不成?”

“那我不管,可以放假,一年,不对,一个月,但是不可能同意辞职。”

“他要是跑了,你就去给我抓回来……”

“跑到月球上,你都得负责给我抓回来!”

胡平睁大眼瞪着谭局,敢怒不敢言,第一次觉得这领导怎么这么狗……

谭局知道,以宴笙的经济状况,不上班也饿不死,所以什么流程手续档案困不住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