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她就是这个调调 > 第61章

第61章(1/2)

目录

第61章

这晚学校组织了一场学术研讨会。

顾慧刚从北京出差回来, 整个物理学院稍有学术成就的人都出席了。

顾云漠吴楠自然在列,会议上,着重提了一下顾云漠代表学院代表学校的出国适宜, 可见这次顾云漠去国外深造, 有多受重视。

末了,王院长点一点顾云漠, “这次出去, 一定要明确你的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除了个人的学术研究,还要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研究,回来以后, 给大家做指导,不要辜负国家和学校对你的栽培。”

顾云漠迎着众人或期盼或羡慕的视线, 郑重点头, “好, 跟校领导已经商量好,每半年我会回来做一次汇报工作。”

王院长说:“时间紧的话,一年做一次也行,隔行如隔山, 除了瞎指点,汇报他们也听不懂。”

一句话引来哄堂大笑。

气氛顿时融洽很多。

王院长又问:“什么时候出国,赶紧收拾收拾, 越快越好。”

顾云漠低下头, “我想再等几天。”

王院长有些不满, “还等什么?不放心你的学生?徐卫我会分派给孙院士,这小子捡了大便宜, 估计偷着乐呢。”

顾云漠勉强扯了扯嘴角。

会议结束,顾慧摘下来眼镜,收拾文件和儿子顾云漠,还有吴楠顺着长长走廊一起往外走。@无限好文,尽在半夏小说

顾云漠双手垂在两侧,在旁沉默,只听吴楠噙着笑打探,“我最近听了些小道消息,说粒子对撞机已经立项,最近在秘密建设,要我说,确实得有一台,否则可能被世界物理发展甩下三十年……”

吴楠口中的大型粒子对撞机,是一种高能物理设备,用于探索新的粒子以及微观量化粒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和质子束与电子束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速粒子,使其以极高的速度碰撞,以研究这些粒子与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全球最大的粒子对撞机位于瑞士和法国的交界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且已经具备把粒子加速到光速的能力。

光速是宇宙目前速度的上限,天体之间的距离计量单位,就是光年,比如“距离地球四光年”,意思是该天体,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0乘以十的八次方米/秒,传播四年,才能到达地球。

所以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星星闪烁光芒,其实都是星星几年以前的光芒。

以地球为计时标准,星星此时此刻的光芒,我们亦需要几年后才能看到。

粒子对撞机还能用于寻找宇宙中的暗物质。

由此可见,大型粒子对撞机,对基础物理的研究,有多么重要。

对撞机建设,我们国家每隔几年就要提一提,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到底有没有投入建设,还没有确切消息。

顾慧下了台阶,闻言只是笑笑,“这些年,放弃研发大型粒子对撞机是考虑中国综合国情之后做出的合理决定,而且我国本土科研人员目前尚不具备掌握粒子对撞机的成熟技术,300亿的投资也只能锦上添花……就像之前十几亿建设的正负电子对撞机,一直没什么进展,后来还不是被叫停。”

说到这里顿了顿,扫顾云漠一眼,继续对吴楠说:“好好搞你的研究,就算粒子对撞机正在建设,但是工程巨大,保守估计,也得2030年以后才能投入使用……”

吴楠去看顾云漠,带着戏谑说:“Dr.Bn和瑞士那边合作密切,回头你去了国外,如果去那边做研究,记得给我拍照片,也好让我瞻仰瞻仰?”

谁知顾云漠走路都在出神,不知在想什么,吴楠说了,等半天,却没等来回应。

从晚上会议,顾慧就看出顾云漠心不在焉,好几次打量他。

此刻站住脚,把儿子上上下下好一番打量,顾云漠这才擡起来眼眸,“怎么?”

顾慧长发挽在脑后,只有耳边垂落几丝碎发,皮肤白皙,一身黑色工装,虽然上了年纪,不过看上去干练干净,哪怕丢在人群中,举手投足也会让人忍不住赞叹一句“气质美人”。

除了气质,浑身上下还散发着学术气息,“你说怎么?”

她斜眼睨过来,“马上要出国,代表中国科学家的形象,打起精神。”

说着,甚至探过来手,擡了一下儿子的下巴,眯起眼睛往后撤身子,“怎么感觉,丢了魂儿似的?是想妈妈了?”

顾云漠已然成年,还像小时候一样逗他,自然尴尬不已。

赶紧擡下巴撇开头,往后退两步,“想你,还不至于。”@无限好文,尽在半夏小说

顾慧浅笑,“啧啧,我儿子长大了,动不动就嫌弃妈妈了。”

吴楠心想,费话,你儿子都28岁了你才知道长大了?不仅长大了,还学会睡姑娘了呢。

不过转念又想,这种事,顾云漠应该不会跟她沟通,如果沟通了,顾慧可能只会笑着调侃一句:“是男是女?”

别看顾慧在外人面前一本正经,其实是个特别不拘小节之人,她就曾当众拍着顾云漠的肩膀表示过:“漠漠,人家都说单亲妈妈带大的儿子,容易出同恋,你如果有一天带个男人回来,我也是祝福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咱俩都不要有压力。”

能说这番话,那思想高度,那为人格局,可见一斑。

谁知顾慧越是处处放手,没有像修理小树苗一样,因为单亲就对顾云漠苛刻要求,顾云漠反而有了物理学上的造诣。

谁说慈母多败儿,其实松弛舒适的母子关系,反而更滋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