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2)
第四十二章
乐改车行和它的名字一样,里面都是一些改装过的车,最多的就是功能各异的房车。
沈妤妤是在几天前刷微博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这家车行的,她看中了其中一辆改装过的房车。
“您说的应该就是这辆吧。”
车行老板满脸堆笑得把沈妤妤和一大家子人带到了一辆中型房车前,他一边打开房车的车门一边娓娓道来地介绍道:“我们家改造的这款房车啊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当初改造就是为了方便那些不好租店铺的生意人做生意用。两扇车门能一起打开、很方便大型物件搬上拿下的。”
“您再看看这个窗口,车子原本的窗子是小的,我们行里人为把它扩大了一半,还有一个可升降的台子,这个台子是可以支到车子外面去的,很牢固很牢固站两个人都不会塌。做生意嘛我知道的,肯定是需要展示台和收银台,别家的房车都没有这个功能的对吧。”
老板邀功似的看着沈妤妤,但是沈妤妤一直都是同一个表情,眼神淡淡的也看不出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于是老板心里一紧,转头去看姜絮英夫妻俩和老爷子的表情。
结果这三人的表情更加古怪,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惊恐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他们行里改造的车是有什么恐怖的地方吗?
正想着姜絮英再也忍不住,她拉着沈妤妤走到了一边。
“妤妤,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想给我还有你爸更好的条件,但是这个车完全没有必要啊。”姜絮英唠叨着:“摆摊有个摊子就不错了,这么大一辆车给我们也是浪费。这次你就听妈的,咱们不买。”
她想拉着沈妤妤走,却没拉动。
沈妤妤回头看了眼一脸局促的老板,压着声音对姜絮英道:“妈,这件事我有自己的考量。”
摆地摊为什么挣钱,不就是因为投入的成本少吗,有一辆小推车有一点做生意的头脑就能挣钱。有些人甚至连小推车都不用,但是低成本的生意得到的回报也是有局限性的。
如果单纯只是做一辆推车的生意她自己或是姜絮英一个人也可以,又何必把沈丘良拉进来?她想要的是延长“小生意”的时间,扩大“小生意”的规模。
拥有一辆改造的房车后,做买卖就会方便很多,最直观的就是摆摊的位置。
像她家里的那两辆推车是要人推着的,她本来就在市区还好一些,沈家其他人住的这么远,要想找个人流量大一点消费水平高一点的夜市,估计推车白天推出去晚上才能到。连找个做生意的地方都难更别说是自由地更换摆摊地点。
其次是食材容量的局限性,推车再上档次能放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她之前就只能在家把饭做完再推出去卖。
但是如果拥有一辆房车的话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房车里面的空间完全足够被当成一个小厨房,能放得下小推车不说,还能把各种各样的食材放进去。
到时候姜絮英他们能一边做一边卖,这还愁挣不到钱?就连顾客吃不上饭要等明天的怨言都能少一些。
当然还有一点姜絮英说对了,沈妤妤确实是想要给他们更好的条件。
毕竟摆摊不像有固定的店铺,摆摊受到的限制太多了,风吹日晒还辛苦,房车最本质的就是当房子用的,不仅遮风挡雨、累了还能让人休息。
姜絮英两人出门的时候完全能把老爷子一起带上,老爷子腿脚虽然不好,稍微帮点包包子或者收钱的小忙还是可以的,再不济在车上睡觉都比一个人在家强。
简单把自己的想法和姜絮英说了说后,姜絮英原本坚定的表情终于开始动摇。
好像…有辆交通工具确实要方便一点?
见状沈妤妤赶紧把她给拉了回去。
老板立马迎过去,“沈小姐是有哪里不满意吗?我们车行是最愿意听意见的了,您有什么建议一定要跟我们说,我们很乐意改进的。”
沈妤妤微微颔首,不疏不近地问道:“还有别的功能吗?”
“那肯定有。”老板殷切道:“你看这些个按钮,都是我们后续改装安上的。红色的这个是为了预防下雨天没伞的,按一下这个车顶就会有撑起一个大棚,刚好能挡住做生意这个窗口上面的雨,棚什么颜色都有,灯效还能随意切换,调个蹦迪霓虹灯都没问题;还有这个紫色的按钮,这个是保留了房车原有的安全装置,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房车里面会立马断电,消防系统等也会随之打开……”
沈家一大家子都津津有味地听着老板介绍,越听他们越觉得自己见识浅了,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能把一辆房车改成一个多功能小店。
比起车行外那辆一看就价格不菲的保姆车,姜絮英和沈丘良更喜欢眼前的这一辆。
他们甚至开始想象到时候能够开着这辆车到处做生意挣钱。
车行老板明显是个心很细的人,他最后介绍的一点才是让沈家人最为心动的,那就是房车的脚踏板是升降的。
为了搬重物方便,阶梯状的上车铁板进行了改良,多了块平整的钢板,能斜放也能平铺,这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爷子这样的残障人士。
车内窗口的位置也很合理,老爷子能轻松够到支板上的东西,将手伸出窗外也不成问题。
见姜絮英几人都挺满意,沈妤妤问了车子的价格。
一看有戏,老板的嘴角都快裂到耳朵后了。
“我们平时再卖都是十二万的。”老板说:“但是我和沈小姐有缘分,我看大哥大姐也是好相与的,这样吧给你们打个九五折,十一万四怎么样?”
沈妤妤还没说话,姜絮英就一把将她拉到了身后。
“贵了,你看这车边上还有一点划痕,是二手车改造的吧。”说话向来温吞的姜絮英难得有了气势,“十一万四我们是不买的,不值当。”
看着眼前比自己还要娇小一些的姜絮英摆出一副要讨价还价的模样,沈妤妤有些想笑,心里又有些暖。
她是不太会讨价还价的,但她的师父师娘会。
在她还年幼的时候并不是每天都待在宫里的,几乎每年师父师母都会带她出去一两次,有时候是在近些的集市,有时候则是去乘坐马车都要半个多月的城池。
一路上年幼的沈妤妤总会遇到一些感兴趣的木偶糖人,师父师母便会给她买。当然也不能随便买,他们的钱大部分还要留着买一些稀罕食材。于是两人便讨价还价,最厉害的一次师娘把十文银子的东西愣是还到了四文,老板把那支木簪子递过来的时候白眼都差点翻不回来。
此时的姜絮英身上,又多了几分师母的影子。
即便沈妤妤一直提醒自己,师母是师母、姜絮英是姜絮英,但当看到她们相似的身影和面容的时候她就忍不住将她们联想在一起。
总归有一点不会变,她们都是母亲。
“哎哟我的大姐哟,平时我们连打折都不打的,这里每辆车子都是我行里员工辛辛苦苦改造,我们就挣点辛苦钱的。”
老板还想动之以情,结果一看姜絮英的表情,哦哟,完全不为所动,甚至眼神中还有一丝早已看透的睿智。
老板那叫一个挫败,只能退一步,“这样吧大姐,我再让一步,十一万正好抹个零,够爽快吧?要我说买这辆车真的不吃亏的,这么大空间这么多功能的车,除了我们乐改车行别的地方都没有了。”
姜絮英还是没说话,左脸写着不信,右脸写着你胡扯。
老板顿时就没了脾气。
他们做改造车的,近几年来真是越来越没有生意了。A市是个超一线城市,有钱人连眼神都懒得给他们车行一个,没钱的人则不会花十来万块钱买辆那么大的车。
今年大半年过去他们改造的这款房车也才卖出去三辆,要不是有其他品牌汽车卖的还算可以,他们车行直接改名算了。
没法,老板只能再妥协一点,“大姐你说什么价格嘛。”
姜絮英伸出一根手指,“十万。”
“什么?!”老板鬼叫起来,“十万?大姐哟,十万都快不够我回本了,我还有行里这么多员工要养。都是诚心做买卖的,大姐你别为难我。”
他这么一叫,姜絮英还真有些不确定。
这和菜市场买菜可不一样,她没接触过车,根本不知道一辆车的价格应该在多少,听到老板这番话她第一反应就是糟了,压过头了。
可这花的是沈妤妤的钱,十一万不是十一块,能省下个一万都能减轻点她心里拖累女儿的罪恶感。
她也就在这方面有可能帮上点忙了。
姜絮英强装出坚定的样子,拉上沈妤妤的手就要走,“妤……丫头咱们走,十一万买这么辆车,不值。”
她们俩人一动,沈家其他人当然是跟着要走。
老板有些想呕血,却又怕真黄了这单生意,只能招着尔康手把这对母女叫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