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卿思君不见 > 等我回来

等我回来(1/2)

目录

等我回来

谢玖隅。

那个嚣张轻狂的小侯爷。

“何日到京?”顾时殷直起身,按捺住兴奋,问道。

“大概明日吧。”白楚轻笑一声,“这么高兴?”

“高兴。”

自从谢玖隅去了西北边关,仿佛就在那扎了根,极少回京城。有时隔三岔五的回来,待不过几日就走了。

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他登基之时。

那人吊儿郎当的行了个不着调的拱手礼:“拜见陛下。”

那时父皇驾崩,朝廷混乱,他孤立无援,心情阴郁,自是对他没什么好的态度,这一别,就到了现在。

-

先是隆冬大雪,难民流落,后有难民中毒身亡,一人更是当场一头撞死在朝堂之上。朝廷风云暗涌,民间更是难平。

自昨夜起,风旋就在不停奔波,他推开门,拱手道:“主上。”

直起身后,他擡脚上前,低头在白楚耳边低语。

窗外大雨不停,花落成泥。

城门口黑压压的跪着一群人,在雨幕中匍匐着身子,哀嚎声不断,合着天上滚滚雷声,瞧着实在悲戚。

白楚站立在城墙之上,风旋在身后为他打着骨伞。

“无论怎么劝,这些人都不走。”风旋说,“威逼利诱都行不通。”

“想跪那便跪着。”白楚淡声道,“不必管他们。”

风旋道:“民间舆论愈演愈烈,多在声讨主上,连带着朝廷官员也不放过。此事原本不至于变成现在这般模样,但是有人在暗中推动事件发酵,这就变得复杂了很多。”

白楚颇有些兴致的问:“声讨我什么?”

“……”风旋小声道,“说主上草芥人命,没有一丝身为首辅该有的爱民之心……连前些时候的事情也都扯出来做文章。”

剩下的风旋没敢多说,白楚心中却都明了。

前些时候的事情?

大概就是奸细卖国贼,与先帝之妃有染,身份可疑,不怀好心,身处高位野心极大,觊觎皇位。

民间谣言越传越离谱,或许比他想的还要来得夸张。

这群人啊,也只会人云亦云,夸大其词。

皇权厉害吗?厉害,厉害到可以轻易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引得无数人为它自相残杀。

百姓的嘴厉害吗?也厉害,尖锐刻薄的语言直把人的脊梁骨戳穿,催压着人心最后的善念。

就好比你杀了人,世人不会关心那人是善是恶,是否该杀,你又为何要杀,他们只知你杀了人。因为你杀了人,染了血,所以在他们眼里,你就大恶不道,罪无可赦,理应天诛。

因此,他们对你退避三舍,进而远之,他们理所当然的对一件他们并不知内里的事指手画脚,也不知言语是最毒的利器,足以压垮一个人的脊梁。

这些年,他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但凡出了事,就都可能是他干的。

这群人有什么好?值得他的挽卿如今一身病骨也得护着?

衣袖下的手不自觉收拢,白楚淡漠着眼望着城门口,嘴角微扯着溢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

-

大雨将歇,夜幕降临。

珠帘被人轻撩开,白楚走进去,慢条斯理的坐下。

空气十分的燥闷,待久了甚至觉得呼吸都不顺畅,白楚自顾倒了杯茶,看着茶杯氤氲出的热气飘散。

“首辅大人此番前来,就为喝老夫一口茶?”百里墨道。

“自然不是。”不在朝廷,白楚也省了惺惺作态,连面上功夫也懒得装,“我以为丞相大人心知肚明。”

百里墨冷笑一声,靠坐在椅子上微眯起眼:“白楚,认了吧,这次你不可能有回转余地。”

“还没笑到最后,怎的如此心急就下了定论。”

白楚手指抚上茶杯,擡眼望着百里墨,嗓音平淡:“你认为可以扳倒我,凭借的是什么?是那身中剧毒的万余人?是私下圈养的军队?还是,与北国太子勾结所得的利益?”

百里墨面色沉了下去,指尖有些颤抖。

望着他这副姿态,白楚觉得好笑:“这么惊讶作甚?我知道的东西,可不止这些,从始至终,丞相大人似乎都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别人。”

百里墨擡眼看他:“你知道又当如何?来不及了。”

他嘴角扯着冷笑,道,“你以为今日我为何会邀你前来?撕破了脸面,早就没什么可谈的,此举是为了拖住你啊首辅大人。”

“你口中所说的私下圈养的军队,不妨你猜猜这些人在什么地方?”百里墨轻声道,他停顿了一会,笑着好心说,“在皇宫门啊,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攻破宫门。”

‘砰!’茶杯猛地被放在桌上,茶水溅出。

白楚道:“好得很。”

“原是不想今夜动手的,可是你逼我啊,今日朝廷之上,你说的那些话让我着实不安,拖下去只会后患无穷。”百里墨道,“首辅大人这么聪明,不妨猜一猜下一步我会做些什么?”

“逼宫。”白楚道。

百里墨适时露出惊讶的表情,不过下一秒他就笑了,他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不是逼宫,这是在为受难百姓讨个公道。”

“这么多人跪在皇宫城门外,首辅大人视而不见,皇上置之不理,那就只能我来了。”

白楚起身,垂眸看着他,嗤笑说:“真是玩得一手好计策。”

百里墨的城府与心机着实令人心惊,他今日所知的事情,是因前世经历过一遍,连推带猜才知晓了他的计谋,若是放在平时,只怕被摆了一道还不知。

这人蛰伏十余年,前些年在收买人心,摸清局势,洞察每个人的性情,后期开始布局,所布下的局不惜拿天下为赌注。

就拿这次大雪难民来说,那万余人遭大旱南下,被百里墨圈养,后被分为数批,近千人分批打乱充装难民流落至京城,分散在京城各个地方,为掩人耳目,其他城池也出现不少难民,面上看着像是各个城池之间的人口流动,实则是百里墨在背后一手操作。

通过难民,及时捕获消息,知晓民间舆论方向,从而针对性的煽风点火,引起百姓躁乱。

隆冬过后,难民受指使赖着不走,自导自演下□□,牺牲两百多人引起百姓愤懑,众人齐跪开始指责。

剩下的大部分人就会被包装为普通百姓加入声讨的队伍,私下培养的军队只怕也充在普通百姓当中,守在城门口,就是为了等朝廷放松之际,一举攻下皇城。

万余人被分为数批皆派上了用场,百里墨暗地里一手策划,操纵了百姓,明面上在朝堂中一副正派的指责,身份切换得自如。

为防止事件败露,不惜给那些人喂下毒药,手里牢牢掌控着那些人的性命。

豁得出去,手段了得,偏生是个恶人。

白楚还有一事未明,他问:“今日朝廷之上那一头撞死的人也是受你的指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