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圈后继承一家博物馆 > 第41章

第41章(1/2)

目录

第41章

金正熙的书法展办得格外的声势浩大, 直接包下了一整个艺术展厅,从里到外都挂着各种宣传横幅和海报。

江言一路走进去,几乎每隔三步就能看到一张金正熙的大脸照以及那些横幅写的“才比王羲之”。

真是很自信了, 不愧是h国人。

她努努嘴只能感叹一句:“真的财大气粗啊。”

因为看展不能带宠物,所以黑猫今天变作了人形,只是全身上下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

江言领着他和陶五还有小明用票进了展厅,还被外面的礼仪小姐赠送了一份小礼物。

她提溜着礼物看了又看:“你说咱们博物馆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财大气粗的架势”

这可太带劲了!

黑猫冷哼道:“等某人什么时候不财迷的时候吧。”

“……”

不财迷是不可能的!不对, 她这不叫财迷,而是节约!

江言不服气地把那礼物往黑猫怀里一扔就往里走去。

今天来看这书法展的人很多,几乎算得上是爆满状态了, 对于书法这个在现在看来有些小众的艺术来说,已经是很难得了。

估计也是之前金正熙那个采访和好几个华夏青年书法家的败北给这场书法展镀了一层金。

江言痛定思痛:还是得宣传啊。

这么想着她却已经用目光开始寻找着金正熙的作品了。

还是得用实力说话的。

奇怪的是这个展厅很大, 但是这人展出的作品却并不多, 还比不上外面的宣传图的密度大, 江言走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他的第一幅书法作品。

那幅书法写的是:大h民国。

江言嘴角一抽安慰自己人家爱国没有错。

只是这字……

行书的特点在于章法自如,行云流水,却又藏锋为重, 避免漂浮。

但是金正熙这幅字中锋不够饱满,横画收笔又不够稳重,尖笔更是有些一言难尽, 完全没有半分“自如”之感, 反而显得格外轻浮。

如果他没有一开始就自比书圣,那她还能稍微宽容一些, 毕竟作为这个年纪的书法家,他还是可圈可点的。

只是……之前的期待一下拉太高, 这落差她很不适应啊!

而且江言是看过那些对他发出挑战的华夏青年书法家的作品的,真论书法的高低, 还是能妥妥压他一头的。

就单他们书法里的纯粹就比这个金正熙的轻浮来得好。

就这也能吓退那么多他们华夏的青年书法家完全没有道理啊!

江言的脑子里升起来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下一秒她还是给人找补了一下,也许是因为她现在眼光太高了

又或者这只是对方早期的作品,用于展现他一路的进步。

江言点点头,觉得很有可能。

可是这时她身后的陶五却发出了一声很轻的“啧”声。

她转头就看到不仅是陶五,就连一向情绪内敛的小明都面露几分不屑。

注意到江言的目光,陶五开口道:“抱歉,看到烂东西,眼睛有点疼。”

“……”

你是会嘲讽的。

江言无奈对着他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毕竟这话说出来可太得罪人了。

她继续往里走,沿途又看到了好几幅作品,对比起最初那一幅确实算是小有进益。

只是,还是没有达到江言的期待啊。

她内心甚至悄悄升起一个大大的嘲讽:就这

江言表示极为失望。

就这哪里值得她跑来看啊是她在博物馆躺着不够舒服吗

就在江言吐槽的时候,展厅正中传来了动静。江言望过去,发现是那个金正熙正在介绍自己书法的创作理念。

江言忍着不耐凑过去听。

“其实这次我来华夏办展,更多的是想和华夏的年轻书法家们交流切磋,很可惜,来了之后我才发现华夏的年轻一辈都不如我。”

“这让我觉得很遗憾,毕竟我是抱着求指点的心态来的,可是他们却连真的在这里和我互相指点都做不到。”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大h民国的书法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华夏,就像端午节等节日在我们h国比华夏发展得更好一样。”

金正熙站在正中自信满满地说着这些话,而周围的华夏人脸色都十分难看。

江言也是冷了一张脸,这小子还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啊书法写成这个鬼样子,就这样的水平还敢这么叫嚣

端午节也敢说是他们问过屈原了吗

欠揍!

她正气着,就听身边传来一个女声:“不,他给我看的作品不是这样的!”

那声音很低,语气里全是不确定,好像受了什么打击,江言顺势看过去,就看到一对爷孙。

爷爷搂着孙女的肩膀拍了拍,而孙女脸色发白。

这个孙女江言认得,不就是之前微博上那个杜诗琴吗

她还记得自己找杜诗琴的作品的时候看到过一个视频,视频里拿了奖的杜诗琴笑颜如花,眼里全是光。

而现在的她目光有些呆滞,像是……信仰崩塌一般。

江言正疑惑,就听杜诗琴带着几分崩溃地高喊了一声:“你骗人,你给我看的书法作品可不是这些!”

如果是这些,她怎么会觉得自己这十多年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呢

杜诗琴紧握双拳,红着眼眶,显得格外委屈,怒气被她压在嘴角反复重复了几遍:“你骗人!”

因为这动静,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站在人群中心的金正熙爽朗一笑:“你们华夏人就是这样输不起吗不是你自己认输的吗怎么现在还来不服气了”

“有这功夫不如回家再精进一下书法造诣吧。”

展厅内的空气仿佛凝滞下来。

杜诗琴的爷爷的表情极为严肃,他看了一眼怀里的孙女,却没有半分责怪,反而拍了拍她的肩膀。

“抱歉打扰大家看展了,但是我的孙女我了解,今天我带她来本来也只是想一睹金先生你的大作。”

“但是看了这些,我觉得好像不用了。”

他的腰背很是笔直,虽然年迈,但是依旧带着一股老知识分子的傲气:“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不是输不起,但是却也想输得心服口服。”

“如果你是用这些作品赢了我的孙女,那么,我老头子第一个不服!”

这时人群里已经有人认出来他,都在窃窃私语。

“杜诗琴的爷爷听说是咱们这里书法协会的。”

“这不是他孙女自己认输的吗现在来找麻烦也太丢人了吧”

“也正常,自己培养了那么久的孙女因为这个都要放弃书法了,来问问也没什么。”

杜诗琴把这些话听在耳朵里,眼眶更红了,她给爷爷惹麻烦了。

她哽咽着说:“算了爷爷,我们回去吧。”

而她爷爷只是擡手揉了揉她脑袋,没有说话。

他也把这些话听在耳朵里,却完全不在乎会被人说倚老卖老,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书法家,只是一个想帮孙女了解真相的爷爷而已。

金正熙注视着这爷孙二人,目光里流露出几分不屑:“我的那几幅新作,暂时只有来挑战我的人才能看,而你,老了。”

“或许,现场还有什么人愿意挑战我呢”

这后面一句他说得格外嚣张,因为他很清楚,有了之前那几个青年书法家的前车之鉴,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当这出头鸟了。

杜爷爷面色很是凝重。

这时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那就我来试试吧。”

众人看到一只手从人群里举起,纷纷让开了道路。

那正是江言。

本来她也被这欺人太甚的场景给刺激了,只是一直碍于不想在这种艺术创作上用外挂来压制人,所以一直压着火气没有说话。

可是就在刚才APP突然跳出了一个任务。

【文物请求】

任务内容:请参加这场书法比试。

江言先是一愣,这不会又是那几个钉子户的要求吧还大概率是书老师。

难道文物也看不下去了

她正疑惑着,手腕就感觉被什么扯着往上举,她看着腕间那道金光,满脸无奈。

书老师你怎么还跟来了你作为钉子户这么自由的吗

不过,那既然有任务,也就不怪她吧而且只是说参加,也没说非要赢吧到时候她先进去看看这个金正熙所谓的大作之后再说吧。

这么想着江言才举起了手。

在场大部分人都是书法爱好者,一时没有人认出她,就连金正熙也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自己之前调查的青年书法家名单,却没有一个能和她对上号的。

这是谁

金正熙脸上的不屑更明显了,他格外傲慢地开口:“我不和外行人比,怕到时候你说我欺负人,毕竟你们华夏人输不起。”

说着他还意有所指地看向了杜诗琴。

江言的拳头又一次硬.了。

好家伙,这小子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一开口就这么神憎鬼厌的,真不怕挨揍吗

江言挤出一个笑:“你之前不是只要求年龄吗现在又突然加码,怎么了,你怕输给我这个外行啊”

论嘲讽,她江言可从没有输过好吗

果然这句话一出,那金正熙就像被踩了尾巴一样,立马怒道:“哼,比就比。”

江言一耸肩,继续刺他:“那你说的王羲之真迹还给吗可不能到时候我赢了你也反悔吧”

赢不赢是一回事,必须不能让这小子这么开心。

金正熙面红耳赤:“当然算!”

说着他示意人把那幅王羲之真迹拿了出来给众人展示了一遍。

那是《丧乱帖》。

江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要知道王羲之现存真迹可太少了,大部分还都是后世的摹本。

而此时她手腕上那道金光轻轻闪烁。

她想了想,悄悄用上了黄金眼。

居然是真迹!

江言心里稍稍冒了一点贪心出来:不然还是赢吧,这可是王羲之耶!

不过最终这点贪心还是被江言给压了下去,用外挂打败这些真正需要勤学苦练的艺术可不行。

她颇为心疼地叹口气。

而金正熙却把她这副纠结模样解读为是在心虚。

他直接说道:“来吧,我们来比试。”

对付这种门外汉,根本就不需要用那几幅字来“威慑”她,他自己出马就可以了。

他对江言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江言立马摇头:“不行,得按流程来,先看你那几幅藏得很深的大作!”

她可是主要是为了帮杜诗琴找真相啊,就算真输,也该让人家输个明白。

金正熙笑了,这人非要不见棺材不落泪,那也就怪不了他了。

“好,那就让你见见世面吧。”

说着他直接走向了展厅旁边的一个小内间。

江言看了看,确定是哪间之后,却没有急着跟上去,而是走向了杜诗琴,她从包里拿出一包纸巾塞给她。

“眼睛都成核桃了,这是想榨核桃汁呢”

江言一句话就让杜诗琴忘记了难受,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眼睛,确实肿得像核桃。

见杜诗琴不好意思,江言继续说:“你已经很勇敢了,能勇于面对自己的挫折,还能大声说出来,你已经很厉害了。”

江言格外温柔地夸着,话锋却突然一转:“只是这方法有点问题,咱们得让别人哭,而不是自己哭。”

“输了就下次赢回来。”

江言一边说一边捏了捏杜诗琴的手:“你的书法里展现的你,是个很坚毅很自信的小姑娘,人如其字,我知道你能缓过来的。”

杜诗琴看着面前这个陌生女人,胡乱用纸巾擦了擦脸,却真的没再哭了,即便她语气里还都是哭腔。

“他里面那几幅作品和外面这些不是一个档次的,那真的都是好字,你……”

杜诗琴语气里满是担忧,她害怕眼前人和她一样受到那样的冲击。

江言狡黠一笑:“我可是门外汉,不怕的。”

比起他们这些从小就努力学习书法的人,她确实算门外汉了。

她还没有在书法里找到自己。

听了这个答案杜诗琴一愣,她张了张口,她本来以为这个人至少会是一个书法爱好者的。

毕竟她还能看懂她的字啊。

不等她再多说,江言对她挥了挥手,神态轻松地向着那个小内间走去。

而一旁的杜爷爷看着江言的背影开口:“这样的气度和心性,要是来学书法多好啊……”

“琴琴,我们写字就是在做人,我们人开阔了,字也才会开阔。”

“以往你的字我总说有一点逼仄,就是如此。”

杜诗琴也看着江言背影,默默点了点头。

而另一边江言推开了那间内间的门,她神色如常地看了一眼显然已经等急了的金正熙。

这么急躁,怪不得写的字跟有八条狗在后面追他似的。

不等金正熙发难,江言先发制人:“你先进来怎么茶都不泡一杯啊”

金正熙把面前的矿泉水瓶都要捏变形了。

这人还真的不知者无畏啊!他今天必须给她一个大教训。

这么想着金正熙的脸色又好了一点,他指着一旁盖着白布的几幅书法说道:“你还有最后的机会现在出去认输。”

江言看傻子一样看他:“还是先看看吧。”

她可太好奇了,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能让那些青年书法家们不战而败,能让这个一看就恨不得把“老子天下第一”刻脸上的自大家伙藏得这么深。

这可不得看看

金正熙再次冷哼,然后走过去揭开了一张白布,露出里面的书法。

他满脸“就等你哭着出去”。

而江言确实立马就愣在了原地——

这不就是她前几天丢的练笔之作吗怎么还长翅膀飞到这里来了!

江言一脸“古怪”地瞥了一眼一旁满脸骄傲的金正熙:“你说这是你的作品”

金正熙略微扬了扬下巴:“你要认输了吗”

他就知道没有人能在这几幅作品面前不自惭形秽。

江言没有答话,而是走过去把其他几张白布一一揭开。

“……”

好家伙,还全都是!

江言满脸“同情”地看向现在还对自己处境毫不知情的金正熙。

很好,本来她还担心要用外挂欺负人这种事太下作了,可是现在用外挂对付外挂,这可不就公平了吗

啊……她的王羲之真迹!

江言不自觉地抿唇笑了起来:“走吧,咱们快出去开始比试吧!”

闻言金正熙的脸上的得意有些挂不住了。

他本来以为江言在这里犹豫这么久是准备直接认输,结果……

这家伙果然是真的门外汉,才这么不知道天高地厚!

这样也好,他可以堂堂正正地把她打败,让她在所有人面前丢丑。

金正熙站起来:“好,只要你不后悔就行。”

江言:后悔啊,我可后悔了,后悔没有早点来找你比试啊!

这一次江言先金正熙一步往外走,脚步都透着一丝轻快,又要白捡一个顶级文物了,这些国际友人真是“心善”啊。

展厅里杜诗琴满脸担忧地看着那个房间的门,生怕那人出现她这样的情况,可是却看到边上刚才和江言一起的三个人好似完全不在意,甚至在一旁热烈讨论起了今晚吃什么。

“这边有一家素斋,很是有名,我准备帮师父预定。”

“……你自己吃素吧,她会领我们吃肉去的。”

“还是等馆长出来决定吧。”

杜诗琴满脸不可思议地问:“你们不担心她吗”

毕竟这也算一场荣誉战。

那个戴着眼镜满脸温和的男人笑着答:“输赢有什么关系吗”

要是输了,他就把那个赢家吃掉。

另一个冷峻男人瞥她一眼:“她要是输了,就丢大人了。”

而那个高冷的女人则一脸坚定:“馆长不会输的。”

杜诗琴被他们的这股自信“感染”,还想说什么就见江言走了出来,她担忧地看过去,却发现江言脚步轻松地飞快奔过来。

“发了发了,这次又发大财了!玄哥,咱们又要有新文物了!”

杜诗琴听着江言的碎碎念,一时有些晃神:她刚刚到底在担心些什么

而这时现场的工作人员们已经准备好了文房四宝,金正熙看向江言:“谁先”

杜诗琴立马转头看江言:“你没有害怕”

江言道:“害怕什么他又不是鬼。”

只要不是鬼,她就无所畏惧!

杜诗琴喃喃道:“你看过那几幅书法居然还有勇气和他比吗”

江言叹了一口气,心里升起一点愧疚,搞半天是自己把小姑娘给刺激了。

她看着杜诗琴道:“你为什么不敢呢”

杜诗琴张口,想说“她怕输”。

她怕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在对方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她怕看到那样的差距。

江言擡手捧着她脸用力揉了揉:“人要和自己比啊,在书法一道上,你以为你前面只会有一个人吗不,前面有无数人在攀爬,他们都在想登上这项艺术的最高峰,他们看着前面的人会害怕吗”

“不会,他们害怕的只会是自己下一步能不能踩得更稳当,自己能不能更上一节。”

“所以,不要害怕,即使某些人或者事在你现在看来可望不可及。”

“因为你需要超越的永远都是过去的自己。”

江言说完还没有松手,又揉了两下,这才悄悄道:“这么揉还挺舒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