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圈后继承一家博物馆 > 第32章

第32章(1/2)

目录

第32章

山本武司好像是找回了冷静, 虽然依旧没有压住脸上的狠厉,但是比起刚才的失态已经好了很多。

他拄着拐棍走到展柜前:“一个好的修复师,修复一件瓷器往往要花费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时间。”

“就算是最粗浅的修复可以在七天内完成, 但是……”

山本武司看向在一旁宛若局外人一样淡定的江言,压下心里愤恨道:“我有证据证明她直到昨天都没有开始任何修复工作!”

他是准备破釜沉舟了,就算是让所有人知道他在监视江言也没有关系。

果然这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记者们的闪光灯闪得更剧烈了。

这可是大新闻啊!

不仅是山本武司监视,更重要的是江言可能在作假!

这可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文物修复上的事情。

山本武司并不给江言一点反驳机会,而是让人拿出来每次送餐时针孔摄像机拍摄到的视频画面开始在身后大屏幕上放。

上面清晰标注着日期。

而视频里那个展柜里的唐三彩马确实显示没有任何修复痕迹。

“……”

现场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就聚集到了江言身上。

不过这次没有任何人站出来直接指责她,所有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一个顾忌——

好像他们每次的“指责”都会被眼前人不会吹灰之力给驳回。

所以没有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

而在视线中心的江言却笑了, 她看了一眼此时觉得胜券在握的山本武司, 微微叹口气。

还真的是天堂有路你不走, 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啊。

江言又看向还在播放的视频上前两步对山本低声道:“你说,如果我不想让你拍到这些你能拍到吗”

早在一开始江言就猜到了山本武司那拙劣的手段,一直纵容也不过是为了让她帮她做个完美的“在场证明”。

毕竟七天修复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了, 不找个“人证”可说不过去。

而有哪个人证能比对家来得更有说服力呢

所以江言每次都是故意让他的人拍到的,就连那一次拆穿他窃听器也只是为了让他后续放松警惕。

毕竟除了第一次她再没有“发现”任何他的手段,这足以让他以为自己成功了。

而放在桌上的唐三彩确实是一个诱饵。

只是这个诱饵只能钓“有心人”罢了, 谁让这山本武司非要上赶着来和她耍心眼子呢。

“……”

山本神色一变, 一只手瞬间抖了起来,却被他强行用另一只按住。

江言连那个窃听器都能发现, 怎么可能对后面来送餐的毫无防备呢

而她还是那么大大方方把唐三彩放在那里……

这是一个诱饵!

山本脸色一阵发白,而江言知道他想通了, 这才面向所有记者说道:“这个视频确实没有作假。”

这话一出,好几个一周前被江言点名“制裁”过的专家都“气愤”地站了, 准备对她展开道德批判。

却听江言继续道:“不过视频里的唐三彩是假的。”

“视频里出现的唐三彩本来是我第一天通过3d打印技术做出来的样本。”

“原本是用于思考复原方案的,但是没想到还能造成这样的误会。”

江言在“误会”两个字上落下了重音,她目光轻轻扫过一旁的山本武司,却让山本武司觉得像被一根针不断刺着一般。

“既然山本先生对这个假唐三彩这么感兴趣,那就让你看看吧,其实就是普通技术手段而已,难道你们霓虹没有吗”

江言话音未落,小明已经把那个3d打印的唐三彩拿了过来。

有了物证,江言的话的可信度就更高了。

而此时江言的目光又对向了刚才站起来的那几个“专家”:“几位有事吗是也没有见过3d打印技术吗”

“……”

几个外国专家脸上一阵发烫,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对上江言总是吃亏!

只是最终那个A国专家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一个问题:“江馆长,就算你可以证明眼前的唐三彩确实是修复好的真品,但是,我依旧不认为你可以在短短七天内修复成功,请你给一个更合理的解释。”

他的问题也算是问出在场内大部分人的疑问。

江言依旧面带微笑:“你其实是想说我并不是独立修复的吧”

“虽然山本先生的摄像机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不过我还是很乐意向诸位分享我的一点“旧”技术的。”

江言顺势再插了山本一刀,然后从善如流地拿出了那本修复工作日志,示意工作人员帮忙传阅。

而所有专家都被江言口中这个所谓的“旧技术”给吸引了注意力。

难道不该是用了什么新技术才能这么快的完成吗

所有人的胃口都被江言吊了起来,她才缓缓开口:“大家最好奇的应该是我是用的什么材料对这个唐三彩进行拼接的吧”

“现如今,各国瓷器修复的材料一般是用石膏粉和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混合物。”

“不同比例调配而成的混合物有不同的修复功效,如石膏粉30%、环氧树脂70%,质细白,凝固后表面有光泽,可打磨上色,宜修补古瓷胎质细腻的器皿。”

“石膏粉50%、环氧树脂50%,质白面亚光,宜修补加彩或刻花的古瓷;石膏粉80%、环氧树脂20%,宜修补胎质白而厚的半陶瓷。”

江言讲的在场专家都知道,于是有急性子马上说:“江馆长,请说一下我们不知道的。”

江言一笑:“不要急,马上就来了。”

“而在这些新型胶出现之前,我们华夏早就在尝试各种修复方法了。”

“唐代我们使用旧沥青,宋代我们用特质腻胶,明代用鸡蛋清糯米汁和生漆,到了清代,我们已经开始使用虫胶。”

“而我所说的旧方法就是站在我们华夏前人的肩膀上总结出的技法。”

说着江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小瓶子对着众人展示。

“这里面装的就是我用于拼接这件唐三彩的东西,它的名字叫鱼鳔胶。”

“鱼鳔胶直到现在还被我们华夏的木匠使用着,它和木制品的结合就是天衣无缝,不仅因为它的强大粘接力,还因为它和木材有同样的天然特性。”

“冬去春来,气温变化,木材会有相应的热胀冷缩,而鱼鳔胶也有这样的特性,这就保证了即便是在凝固之后,它也可以和木材共进共退。”

说到这里,很多专家都已经上前来观察那个瓶子里的胶水,并且纷纷提问。

“可是瓷器的特性和木质不一样,再加上一些残缺部位……”

闻言江言点头:“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点,那就是填充物。”

“我使用的的草木灰和金丝楠木木屑混合的填充品,再经过打磨后,就可以很好的固定。”

“不过这个草木灰也不是简单的草木灰。”

“草木灰是我们华夏历代高温釉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没有草木灰就无法成釉,才有“无灰不成釉”之说。”

“但是不同植物种或同植物不同年龄,亦或不同生长地区,其烧成的草木灰成分都有差别,甚至同一棵树的干、枝、叶、皮烧成的成分都不同,所以这里面的门道很多,今天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至于我这次使用的草木灰配比,大家可以看我的工作日志,上面有详细说明。”

江言这一席话让在场所有外国专家都震惊了,他们一直以为华夏的修复技术是落后于世界的,毕竟现在在文物修复领域一直是以西方那套修复理念为主流的。

所有修复技术都是在往更新更高科技方向叠代,可是江言居然是在向着他们华夏悠长历史里寻找。

这就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的底蕴吗

一堆专家围着江言的那一本修复工作日志,几乎是用“拜读”的姿态仔细阅读着,还时不时发出一点惊呼。

当然,江言是用的双语写的。

那个意国修复学院的院长此时已经完全激动起来:“江馆长,这个可以让我复印一份带回我们学院当做参考教材吗我们会付给你钱的!”

“……”

这还能赚钱江言惊讶地看着眼前人,不过还是摇了摇头:“没关系,你们可以随便使用。”

反正她都赚了一亿A元了,不在乎这点蝇头小利了。

这话听在这个院长耳朵里他对江言的敬佩又提高了一层,这就是华夏人所说的“传道”精神吧!

而几位华夏专家在看完那本工作日志后比其他外国专家更激动,毕竟他们能看出更多门道!

一个华夏专家马上走向江言:“你用的颜色居然是祭红……那是怎么调配的幸好你没有把这个也公布在工作日志里!这可算是机密啊!”

祭红是公认的最难烧制的釉色。

宣德之后,祭红就极少有了,到了嘉靖年间就失传了,康熙时期郎廷极也是复烧“祭红”失败而改烧的郎窑红。

而很明显江言用的这个色并不是调配而成,而是真的用的烧制好的祭红色,将其取釉下来再磨制成的色粉。

这里面藏着的工艺已经算得上国宝级别了!

所有华夏专家此时看江言的眼睛都在放光:这小姑娘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失传秘法啊!等回去他们一定要好好找她讨教……不!是学习!

江言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其实本来是要写上的……”

但是她太懒了,就省略了好些。

闻言所有华夏专家都“怒瞪”过来:“你这孩子这么实诚干什么怎么什么都想往工作日志上写!”

“……”

江言努努嘴:“不是林馆长让的吗”

早知道可以不写她就不费这功夫了!

此时华夏专家内心都升起一个共同想法:林家轩这老东西不教好的!

远在京市的林馆长莫名打了一个喷嚏。

就在专家们沉迷于江言那一份极具研究价值的工作日志的时候,一旁的记者里已经有一些人慌了。

现在的场面几乎已经证明,江言是真的在七天内完成了修复了,并且极为成功了……

那他们刚才发的那个通稿

完了!

好几个记者马上冲到角落开始打电话。

“发了吗怎么发那么快!快点撤下来!别问为什么了,来不及了!”

“别发!千万别发!会出事!”

“……今天暂时关站吧!就说我们被黑客入侵了!对!立刻。”

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还不忘去瞪山本那边和他们对接的人。

都是他们当初信誓旦旦地说江言一定不行,现在害得他们马上要在新闻圈和公众面前丢大人了!

不过……想到山本武司马上要赔出去的一亿A元,他们心里又好受了一些。

至少最惨的不是他们。

此时的山本武司几乎是跌坐在椅子里,对于他们山本集团来说,确实能拿出一亿A元,可是一下拿出这么多的流动资金,无异于是釜底抽薪,到时候会出现的问题可就太多了。

他……得想个办法。

这时江言已经从簇拥的人群里钻了出来,她快步走到山本武司面前,用周遭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诚惠一亿A元,先生这边是转账呢还是支票呢”

江言一双眼亮晶晶的,衬得她愈发仙气飘飘,就算她嘴里吐出的字眼是在“要钱”,也让人有种她说得很有道理的错觉。

当然山本武司不这么想。

他只觉嘴里发干,仰头看了看江言,张张嘴正想说什么,就听江言又道:“刚才你可是说了你已经准备好钱了,这应该就不需要我等几天了吧在场的记者们都是见证吧”

见江言把他的拖延的路都给堵死,山本武司的额头上开始渗出冷汗,最终他还是垂着头一咬牙:“江馆长想要支票还是转账”

反正她江言有命拿没命花!

江言立马扬了嘴角:“还是支票吧,我怕这么巨额的转账到时候麻烦,支票的话,请保证能兑换哟,毕竟我们签了合同,有律师和工证人员呢。”

说完江言看了看时间:“十五分钟后给我,不要耽误我吃午饭。”

她可是讲了这么久的“课”,消耗了很多能量呢,必须补补。

不过……

“对了,餐补是算到今天的吧没过期吧”

“……”

山本不再理会她。

江言也不挠,走到一边和小明交代让她注意四周。

然后她对着手上的龙行手镯轻轻敲了两下:“轮到你工作了。”

她说完把衣袖拉下来遮住手腕,而她腕间的龙行手镯消失了。

互联网时代消息传播速度是极快的,就在最先的几个报道爆出之后,微博上就是开始了火热讨论。

【虽然我知道江言肯定不行,但是看到她真输了我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唉,还是希望我们的专家能赢的。】

【能不能别开玩笑了,江言算个屁的专家啊她就是个九漏鱼好吗当初被她骗的那些黑转粉的现在还赶出来溜两圈吗笑死,能不能有点脑子。】

【我早说了她就只会作秀而已,在国内那次鉴宝估计就是假的,一到国外不就露馅了真的丢我们华夏的脸,现在外国都在嘲笑我们了。】

【有的人落井下石也讲个基本法好吧江言本来就不是修复专家,而且她一开始在修复交流会上帮我们打脸那些外国人的事你们怎么就不说了】

【那她也不该吹牛啊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好吧】

而前几天发那个预言江言一定会失败的博主看着网上的这些讨论长叹一口气。

他其实是学文物修复的大二学生,名叫林小虎,对于江言这样一个前女明星为了“镀金”来他们这个圈子的行为是很看不上的。

现在果然翻车了吧

想着他就又一次发帖了。

【一个小文物修复师:果然如我所料,虽然并不想在这时候落井下石,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些作秀就不要到我们文物修复这个小圈子里来了,不但会误导圈外人,还可能造成背债呢(摊手)。

之前我评论区有朋友说如果江言成功了我会吃键盘吗我回答的是“会”,很可惜,现在吃不了了。】

说着他还故意艾特了一下那个留言的人。

他刚点击了发送,就听见他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大喊了一声“卧槽”。

他闻言转头:“怎么了项老头又布置远程作业了”

他们的指导老师是圈里有名的项怀风,只是最近他有任务出差去了,所以由其他老师代课,但是他还是会偶尔给他们布置一些课题。

“不是!虎子你快来看吧!我的天,这超神了啊!”

林小虎一脸不感兴趣:“又是什么战队赢了你知道我不爱打游戏的。”

“不是!是江言!!”

“哦,她啊,我知道她输了啊,你消息落后太多了。”

“不是!是江言她真的七天内修复成功了那件唐三彩!而且还是用的咱们华夏古代技法的改良版本!太给咱们华夏修复圈子长脸了!现在就看国际上谁还看不起咱们华夏修复体系!”

“……”

林虎一愣,砸吧几下嘴:“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室友看着有些不对劲的林虎,还是又重复了一遍:“我说江言给咱们华夏修复圈长脸了!她成功了”

“……居然成功了”

林虎喃喃一句,冲到室友电脑面前去看,那是一个视频。

视频里江言神采飞扬地讲述着她的修复理念和成果,一群专家对她都充满了尊敬。

林虎蒙了:“之前报道不是说她失败了吗”

室友一拍大腿:“害!那几个媒体估计的被买通了发假新闻,bb那两家,他们的话你也信就知道黑我们华夏,不要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