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2)
第61章
“没事外公, 我看到那边的相关报道了。这两天情况特殊,你们就不要出门了, 就在家里好好待着吧。我这次就待在家里过年了,等回头你们那边通车了,我再过来看你们。”
“爸爸新年快乐,我已经在盛京了。对,我没有被堵在路上,那天过来时我联系了我表哥,他接我回去了, 我们没有发生任何的意外, 昨天中午的时候就到家了。对,我一时半会肯定回不去了。抱歉让您担心了, 等过几天这边通车正常了,我肯定第一时间就回去。”
聂琳琳的新家,也总共六十来平。
周向文先是接了一个电话, 跟他的外公外婆解释了一下。随即又自己拨打电话, 跟他父亲撒谎的事情, 在厨房的聂琳琳听的一清二楚。
人只要成年工作了,撒谎就会逐渐的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
上辈子习惯跟家里报喜不报忧的聂琳琳,无所谓的摇摇头,随即就刻意的开大了她这边的水龙头。
一顿午饭,他们从十二点半吃到了两点半。
后续等周向文跟他父亲的电话不知不觉变成了工作汇报时, 聂琳琳打开冰箱, 拿出了里面的几个冻梨和几个苹果。
当然在拿这些东西时, 聂琳琳也认认真真的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冰箱。
她之前感觉, 她的冰箱应该挺满的。
但直到这个时候,聂琳琳才想起了, 她上次在离开这里赶往盛京时。她其实已经刻意的吃完了这里的所有不宜存放的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
所以到了现在,她这里放的最多就是就是速冻饺子,一块猪肉,几袋子挂面,几个土豆,几个鸡蛋,几个苹果和冻梨,外加一些能存放的干货和几根香肠了。
当然也有,她跟小豆豆都很喜欢牛奶,酸奶,香飘飘,饼干这些。
总之现在待在这个家里,她跟周向文肯定是饿不死的。但今天毕竟是过年,如果他们想吃什么鱼和新鲜蔬菜,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反正凑合吧。
把水果拿到的厨房,认认真真的洗好。
自己拿两个大碗装好,自己一份,周向文一份。
等到了客厅,看着站在阳台边举着手机下意识转头的周向文。
聂琳琳就遥遥的冲对方举了举手上的东西,并且做口型道:“周总,我去屋子睡觉了。你想吃什么或者做什么,你自己随意啊!”
“好!”
看着她举了一下就放下的小碗,周向文也跟她似的,无声的用口型回应了一下。
之后吃饱喝足的聂琳琳,就端着她洗好的水果,慢悠悠进了她唯一收拾出来的那个大主卧。
不多时,那个屋子里,就传来了极小的音乐声。应该是聂琳琳在里面打开电脑听音乐了,或者用手机听歌了。
轻轻的笑了一下,随即周向文就转身继续跟他的父亲交流起来。
“今年的大区任务,我已经做好了,回头我就给你发过去的。关于今年的营销广告,我也注意了,回头我就会盯着公关部,把今年的最新广告给做出来——”
在表情严肃的汇报工作时,周向文突然的就注意到他现在所处的环境。
外面大雪飘飘,但他所处的这个面积不大的小阳台却绿意盎然。摆放着很多吊篮、文竹、南天竹和蝴蝶兰。甚至阳台的
很多的花盆大大小小错落有致的摆放在阳台几个木头花架上,就给了这个小空间,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心里猛然一喜,然后之后周向文说着说着,就有点心不在焉了。
跟自己父亲拜完早年后,接着周向文又给他名义上的母亲拜了一个年。接着还有他的几个兄弟,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他都礼貌性把电话先打了过去。
他的几个兄弟年纪都比他,城府心智都远比他那个不懂事的小侄子强多了。他打电话过去时,大家都很礼貌也很热情。
知道他今年又要陪他外公外婆,他们都表示出了遗憾。
等跟大家聊完了,想起了自己舅舅和舅妈。
最后作为晚辈的周向文,干脆也早早的把电话打了过去。
这些电话里,除了他外公和他父亲的电话,他特别的用心外。其他的电话,也就是意思意思的打一打。
他意思意思的打,别人意思意思的听。很快这些他必须要打的电话,就打完了。
后面打这些电话时,周向文都拿着旁边小水壶,下意识的喷着。
等打完这些电话后,他以为一切都结束了。
没想到在挂了电话没多久后,他又接到了他一个大学室友的电话,对方同时也是他最好的朋友。
因为这个电话,周向文又在阳台上待了很久。
然后等跟朋友聊了四十来分钟后,最后等反应过来时,周向文发现他已经坐在这个小阳台后面的小藤椅上很久很久了。
竹编的小藤椅,竹编的小圆桌,前方的各种绿色植物,还有来自朋友真正的祝福和关心。
这个时候,周向文坐在这个位置,似乎第一次明白了聂琳琳之前发视频时说的,为什么她一来这个屋子就决定是这里了。
几个电话后,时间接近三点半。
外面大雪,还在持续着。
可能是怕大雪把大家冻着,也可能是今天是大年三十的缘故,亦或是聂琳琳这个老小区的暖气本身就烧的很好。
反正这个时候,周向文旁边的暖气片还是热的,整个房子也特别的暖和。
今天是大年三十,如果不发生这次意外,周向文现在肯定已经待在他自己的家里了。
他这样的身份,自然不便回去,让那个对他很好的“母亲”伤心和膈应了。
但他外公外婆这边,这边偶尔年三十的时候,他的舅舅和小姨,也会带着他们的伴侣孩子过来陪他们过年。
所以这个时候,周向文都会提前去个电话给外公外婆哪里拜年的。如果到时外公外婆邀请他了,说过年他们这边没其他人了,感觉很孤单了。他自然就会很识趣的说,他正在赶来的路上。
但如果外公外婆任何一个人说了,他舅舅跟他的小姨今年回回来。那周向文肯定会告诉他们,他要在周家过年。
反正他外公外婆,跟他的父亲是绝对不可能联系的。
所以这就方便了他,来回的自由操作了。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一天他都有些累的。
因为不管是在外公外婆家过年,还是真的在离京家里过来,或者他自己待在自己家里过年。
到这一天,他都要干点活的,都要稍微的废一点点的心力。
反正就算是他一个人过节,他也会好好的过,都会自己给自己准备很多吃的。
但现在,在聂琳琳这边却是完全不一样体验。
首先聂琳琳这边,没有像他外公外婆干不完的活。他不用早早的过去给他们帮忙,跟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包饺子。其次聂琳琳这边没有其他人,他不用再费任何的心里,礼貌客气的跟大家说话聊天了。
聂琳琳似乎一点都没有收拾家里,提早准备年夜饭的意思。
当然她厨房里的那一点点东西,确实也不好折腾。
还有就是刚刚在电视上看到那些不好的报道,她心里应该是不舒服了。可能会有自己这个时候再想过年和吃饭,可能就不对了的想法。
坐在不高的藤椅上,慢慢的摇晃着身体,慢慢的思考沉默着。
许久后,周向文开始联系公司的东北大区内勤和他的秘书,让他们确定在他们的世纪华城有多少员工堵在半路上了。
“对,确定一个人数,然后出个方案,安抚一下那些到现在还没有回家的员工。”
“还有用公司的名义,接洽这边的政府部门,就说我们的世纪华城愿意捐款。你们只管联系,到时不管需要多少的钱,都从我这边的私人账户出。当然我说的是拿钱买东西,然后捐给受灾和被困在路上那些行人,不是直接给钱的意思。这样捐东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直接给钱终究还是差一点点意思。”
打完这个电话,把这件事情吩咐下去后,周向文难得的安静了一下。
他放空脑袋,难得安静的坐着摇着。
等坐了一会后,他还起身去了客厅,把聂琳琳给他准备好的那个小碗拿到了阳台上。
一边吃着冻梨,一边放空思想待着。
到了后面,公司再有人给他电话汇报公司时,周向文的手上一直都拿着水果。
跟自己的前秘书确定着,给每个堵在路上员工的具体安抚金额。
最后周向文甚至专门的编辑了一个安抚信息发给了自己的前秘书。让他找人,全部都发给那些堵在路上的员工。
等弄完这件事情后,后面又是跟自己的秘书,确定这次捐赠的具体金额。以及他们拿到那些钱,到时要拿这笔金额,去什么地方购买东西。
周向文拿着手机,自己跟冯秘书和东北区的内勤刘雪确认着。
说着说着,想起刚才聂琳琳吃饭时,后面几乎不吱声的行为。
在稍微的想了一下后,最后在这个阳台上待了很久很久的周向文就突然的起身。然后来到了聂琳琳的房门外,轻轻的敲击起来:“琳琳,你睡了吗?”
这是他来聂琳琳的这里,将近十七八个小时后,第一次真正的站在这里,也是第一次真正的敲聂琳琳的房门。
“周总,我没睡,你等一下!”
聂琳琳现在是趴在床上,一直看手机的状态。
在猛然听到敲门后,意识到对方找自己应该是有事情。她就立马下床慌慌张张的整理衣服,并且迅速的打开了房门。
“周总,你找我有事?”
“聂琳琳,我这边有个工作,我一时忙不过来,你可以帮我一下吗?”
扫了一下聂琳琳头顶的几根乱发,周向文直接向她交代起他的任务。
帮助对方联系本地的几家大型超市,购买一批救灾物资。
此时的聂琳琳心里本来在别扭,她刚才在屋子里,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在刷这边的受灾新闻。
虽然她和周向文成功逃过一劫,确实感觉挺幸运的。
但自己亲自经历过这场大灾难,知道就在自己身边发生了不好的事情,这种感觉真的挺不好的。
现在等周向文突然交代了这样的任务,聂琳琳怎么可能不高兴。
“周总,你放心,我现在就联系,保证完成任务。”
擡手做了一个保证的姿势,然后聂琳琳立马从自己的屋子里搬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这样的日子,虽然是过年,但她真的没有办法还是像之前那样的大张旗鼓的准备吃的。
所以现在周向文吩咐的事情,算是一下子解救了她。
在明白周向文要用自己的钱购买赈灾物资,但最后要用公司的名义捐赠后。
稍微在脑子里过了一下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后,很快聂琳琳就把不好的想法抛出脑后。然后立马打开笔记本,在电脑上查询起盛京大型商超的电话,随即立马联系起来。
然后这天的下午,她和周向文基本就忙活这件事情了。
*
刘雪现在是华北大区的内勤,是负责跟总公司对接的内勤。她虽然在盛京公司上班,但现在毕竟是过年,她老家在岗岛,自己过不来。
到了最后,她干的就是统计公司这次所有滞留在外面的华北大区员工,给他们发信息甚至打电话慰问,然后发公司的慰问金。
这次大暴雪,盛京是最严重的,却不是盛京是唯一受灾区的意思。一场大雪,在东北很多同事都堵在了路上了。也有一些之前刚刚开完总公司年会,跟聂琳琳他们一样选择坐火车,出发回老家的员工们,都堵在了外面。
公司发的两百块的慰问金虽然不多,但这个时候你能收到公司的电话,能收到公司的一点点慰问金,总比公司完全不在意不在乎你强。
所以只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也让很多世纪华城的员工,尤其是刚刚从总公司离开,最后才返回老家,返回东北的员工,感觉到安慰。
刘雪这边,要一个一个的给东北十一个分公司的员工打电话确定。等确定完了,她又要一个一个的发慰问信息,接着又要发钱。
她不是公司的财务,这钱也不是财务转给她的,是周向文直接打给她的一笔钱。
知道这是周向文怕打扰到回家过年的财务们,所以才联系跟他比较熟悉的自己。
所以在这样的场合,她完全不敢出错,完全不敢给周向文不负责的感觉。
所以在家里忙着过年,忙着吃饭庆祝时。她一个人反锁了房门,自己一个人在父母骂骂咧咧声音中,自己一个加着班,也认认真真的做着统计表格。
她这边,在按照东北大区的通讯录名单。一个一个的打电话确认着,一个一个的发着慰问信息和钱。也在一格一格做着记录,以防后面这钱对不上。
她在岗岛这样忙活。
而在盛京的聂琳琳,周向文和冯扬三人,冯扬负责跟政府那边打电话对接,看如果他们要卷物资的话,应该怎么捐出去。
而周向文其实是直接给他认识的几个老板们打电话,直接从厂家那边购买物质。
他要的东西比较简单,就是水,面包,香飘飘,八宝粥,自热火锅,火腿肠这些。
聂琳琳虽然在联系大型商超,但这样的天气很多的大型商超其实也已经关闭了。
聂琳琳联系了几家都没有联系上,最后就给周向文打下手了。
后来情况就变成了,周向文自己给认识的朋友和老板打电话。等从几个大厂直接确定好有物资后,他把那边的电话给聂琳琳。聂琳琳就跟那些人对接上,确定起更加详细的地址,数量和金钱。
聂琳琳在确定这些更详细的数量金额时,周向文又开始自己打政府电话了。
当然他打的不是之前冯秘书打的那些,冯秘书这边是经常的打不通电话。询问时也经常发生意外,动不动就是麻烦他先等一下,他们稍后就把电话打过来。
周向文是直接打他手机里存的那些所谓更上面的电话,他在联系那些人的间隙,又打电话给家在盛京的冯秘书安排了其他的任务。
然后到了最后,似乎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变成他一个人在完成了。
这是聂琳琳认识周向文三个月,第一次真正的见识到他的实力和人脉。
通过关系和人脉,直接找到厂家的人拿更便宜的货。
联系市政府的人,直接让那边的人,安排车子去拉货。
嘱咐冯秘书跟聂琳琳一样,对接工厂,并且不要忘记让那些工厂在包装盒上打上世纪华城捐赠的字样。
所有的事情,都在周向文的主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聂琳琳跟冯秘书联系细节,周向文最后确定了政府车辆。
然后就在大年的三十,有人欢喜,有人愁的这个晚上。
无数政府工作人员和人民子弟兵,都赶到了周向文他们确定到的几个厂子。
那边的几个厂子,大过年堵在厂子的工人其实并不多的。
但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家乡发生意外时。
见有人出钱购买物资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尽力不拼命。
这个时候,尽管他们收到了,要在大包装上面打印贴上捐赠人名字的要求。
他们也没有任何的怨言,也全部都迅速安排着,最后连做红色横幅的要求,他们都做了。
那几个厂子本来就特别大,有专门的包装打印部门。厂子做宣传用的红色横幅,他们也积攒了很多。
知道捐赠者的意思,他们就迅速的把打印出来的“离国世纪华城捐赠”的大字,赶快的贴在了那些横幅上。
在各方努力下,那些捐赠出去的东西,先是工厂那边打包盘点好。然后由政府部门直接对接,最后很多的东西,几乎是连夜送到了出去。
下了两天的大雪,在这个时候终于停了。
为了安抚好滞留在外面的旅客,其实外面通往盛京两个火车站的大马路,早就被国家派来的人把大马路直接给铲开了。
今天一整天,政府和国家,几乎都在自掏腰包的往两个火车站送东西。
除了火车站外,汽车站,飞机场,也要很多人滞留的。甚至在大马路上,也有很多人被大雪堵住的自驾的人,这些国家都要管。
之前是国家和政府在负责,到了后面其实已经有很多企业和个人,开始捐赠帮忙了。
所有的捐赠中,世纪华城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但到目前为止,他却是捐赠物资金额最大的一笔。
一晚上联系一千万的物资,这是聂琳琳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凭借着很多人的努力,只几个小时,所有的一切就都办妥了。
到了晚上六点多的时候,这场说是还要再持续十几个小时的特大暴风雪,提前结束了。
而到晚上大概十点多的时候,他们物资全部都真正的送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