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 > 第79章

第79章(2/2)

目录

崔梦这时才醒觉,的确,自己这么好奇舟导的身份可不好,跟其他人不同,舟导还是他们仰光的老板呢。崔梦:“啊,你说的也对,舟导想说的时候会说的吧。”

李追心反省道:“是的,我们要克制住好奇心。”

维尔:“话说,舟导去找陈四做什么?”

崔梦想了想:“有话要聊吧,陈四那些天也是真的不眠不休了,舟导应该有点担心陈四。”

李追心点头:“陈四很厉害,我都想给他写剧本了,他的故事很好,很温馨,很励志。”

拍《赫尔格的崩塌》时,陈四的努力他们都看在眼里,陈四有一种近乎强迫症的偏执,对灯光极致要求,布置一个场景至少要调整十次的灯光,哪怕用的是CG技术,他都是自己亲手去制作的。

说实话,其他人或多或少会对此不满,不是很理解在灯光上面下这么大的努力,因为感觉不到太大用处,而且多多少少会耽误他们其他的时间。

陈四自己也明白,但他没有跟舟导说,只是选择起早好几个小时别人还没醒的时候先自己把灯光调好。

只要错开时间,大家就不会有太多意见了吧。他是这么想的,事实也是如此。

陈四对自己的工作热情又真诚,平时沉默寡言,但涉及到他的专业知识,他就能滔滔不绝地说好几个小时。

他甚至有个灯光分镜本,分镜的画法还是他跟黄月清学的。他中学出生,凭着一股子热血走到了今天,令人佩服。

说实在的,灯光对于大家来说,多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

光有什么好专研的,布景只要够亮不就行了吗,甚至也不需要够亮,后期滤镜完全可以调,又何必像雕刻艺术品一样追求一个个细节的完美?

或许画师画家可能会更有体会,但对于没有什么敏感度的他们,陈四说的话多少有点奇幻,像说着另一个世界的话题。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说:“这个电影的灯光在讲故事”,你会怎么想?

灯光啊,它又能讲什么故事?

我随便拿手电筒一照,难道就成了一个故事。

而答案是,灯光的确可以有故事。

陈四布置灯光之前和之后,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他不是布好了就算了,一个场景的灯光就直接不变了,他会让灯光动起来,会用灯光赋予故事更多故事,丰富了整个镜头的内容表达,增添了几分艺术性。

有个镜头,李海走在寺庙的走廊,镜头停在地板前方,录着他径直走来。

寺庙外的走廊,一方连接寺庙,一方连接外庭,寺庙内千百信众,以及千百只灯烛,外庭是假山假水,落日悬于外墙边上,光辉铺洒大地,地板上亦有长短交错的辉光。

明明暗暗之间,李海径直走来,表情看似平静,眼里却压着很多矛盾的心思。

场景、灯光,亦是他的内心写照。

他缓缓走来,太阳不断落下,同时寺庙烛光更盛,标志着他的内心变化,太阳落下,外庭陷入黑暗,好像他的内心也随着陷入一种沉寂。

但再一拐角,有一人手持烛光朝他走来,虽然只是路过,但李海的视线却定在了烛光上,眼神微变,好似在某一瞬间想通了什么。

这只是十几秒的镜头画面,李海一句话没有说,他的心思压得太深,观众也不太看得出来。

但是加上灯光的布置,还有巧妙的细节设计,这段情节好像意味着,黑暗虽至,但人间仍有灯火,那灯火不是寺庙中的神性之火,而是人类可以持着手中,自由走动,进入黑暗各处的普通灯火。

会使用火,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这个转折点,盛满了各种人类文明的思索和挣扎。

而同时,何尝不是ai法的象征,笛福不就是妄想通过ai法拯救迷幻的世界。

ai,人类即将或已经逐渐学会的火。

这不是过度解读,而是确实是这么设计的。或许电影艺术有趣就有趣在这里,如果说剧本是草稿,演员就是色彩,在此之上,这幅画还可以有更多的艺术加工。

不止这个情节。

还有一个电影末尾的场景。

老人黑得窒息的房间,房间的外厅中布置的巨大金鱼缸。老人在鱼缸中养了品种不同的上千条金鱼,它们在里面生活,经常受着老人的凝视。外面的光透过金鱼缸的水投射在他的房间内,墙上又是另一种光影的铺设。

真真假假,如梦似幻。

游动的金鱼、游动的光影,亦如他游动的生之欲。

老人不想死,念想疯狂到最后憎恨了生命本身。

李海反复不给他ai法,折磨得他杀再多人也无处发泄,视线盯上了金鱼群。

几秒的功夫,他杀死金鱼,完成了他心态上的变态转变。

我会死?我要拉着所有人一起死。

让他们跟我地狱好做伴。

他更针对财阀不是什么别的原因,答案是他觉得这帮人一定会下地狱。既然要带人走,当然也要带地狱中的好朋友

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就想让人陪着他呢。

金鱼作为因人类欲望而诞生的改造物种,它的存在或灭亡都是一种戏剧,那份光影的设计将其中的戏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即使看不懂老人的心思,也能get到大致的印象。

话说回来,那个老人的演员无愧曾经得过奥美卡最佳男主角奖,扎实的演技、老派的作风、清醒的认知……关于他,网上基本上只能搜到他的好消息。

有的人越老越愚,有的人越老越妖。演员颍川就是后者。

当年他与苏方梅男女主角的一部戏震惊了影视界,从此两人共同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苏方梅凭借那部戏真正开始在全球立足,他也同样被众多名导相中,开启了演技生涯第二春。

说实话,第二期录制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想到颍川先生会选择舟导,因为实在没有任何预兆,当时他演技表演堪称完美,所有导演都按了心动。主持人轻轻带带导演的节奏,而颍川先生没有多想就选了舟导,好像来之前就做好了选择。

《导演卡特》个性的演员很多,几乎“没有个性”的演员很少,颍川先生就是外表看起来完全没有存在感的演员,相貌普通,穿着普通,平平无奇,唯有一双眼睛算是有神,看每个人都仿佛在注视对方,理性、平静、时刻不在沉思,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前辈演员。

作为编剧,崔梦和李追心都在他身上学到了不少。有时候,面对颍川先生的时候,他们会仿佛在面对一座大山,高深莫测,极为遥远。

为什么呢?他们也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对方内里沉淀了太多东西,经历的多,思考的多,消化的多,沉淀的多,时间长了,好像人就会成为那种姿态。

所以吧,舟导选他演那个老人角色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那个角色跟颍川先生的气质完全不搭啊,而颍川看完剧本,思索了一会,居然肉眼可见地变成了另一个人。

狂执、狠厉、笑容令人不寒而栗。

他演的太快了,完全没有酝酿,好像直接就从心底挖出了“老人”的角色,变魔术一样,太吓人了,根本不用导演怎么调教,阅读剧本的能力、理解人物的能力、演技等能力几乎都点到了满级。

现场有年轻演员看着他这么表演,直接是毛骨悚然,大脑一片空白。

给冲击得差点五体投地。

有人直说:“这是演技吗?”

演技真的能出神入化到这个程度吗?

这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全球同时代的演员中怕是都没有人能胜过颍川,苏方梅?感觉还差了几分,说不清,苏方梅是技的巅峰,到现在也有返璞归真的冲击力,可是苏方梅到底是功利心的问题,因为不是真正地爱表演吧,她虽然各方面很厉害,但她也真的对电影本身不感冒。

而颍川先生……他活着就像是演员这个职业在人间的演示,厉害到他们想不出任何词汇去形容,只能说,颍川先生就是演员本身。

话说,舟导在这里明显是偷懒了,或者说舟导以前就有在演技调教方面偷懒的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他们剧组可能有个不同其他剧组的地方,一般来说,演技的调教主要以导演为主对不对,但是舟导有点“摆烂”的态度,他交给了编剧还有其他演员。

之前好几次,他甚至让演员自己围着聊该怎么演好这一段戏,让演员之中演技更优秀的演员带其他演员,自己在一边看着,几乎不说话。这要换做其他人,他们都要怀疑这个导演不专业了,演技都不调教,还白.嫖其他好演员的教育劳动力。这合理吗?

那天,颍川先生来了之后,果不其然被舟导看上了,当天让颍川先生带其他演员。

大家可吃惊了。

老前辈哇,舟导你真的不客气啊。

而颍川先生不愧是佛系人,对此并没有说什么,他除了自己的戏份酝酿,还同时带了好几个演员,林群、维尔等人都被颍川先生调教过。话又说回来,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什么不争着去学呢?演员界的大牛在你面前呢,怎么能争取一下啊?

所以后来大家有时间就跑去颍川先生那里了,舟导完美隐身,最多是指导几个大方向的表演感觉。

大家回过神来才知道舟导已经在一旁喝茶了。

这叫什么,叫企业管理者的效率法吗?什么人尽其材啊!

然而厉害的是他们居然还真的这么走过来了。

想到这里,崔梦忽然道:“颍川先生在哪里?怎么没看见他?”

林群正走过来,听到他们问,回答:“颍川先生昨天就离开了。”

崔梦:“离开了?”

林群:“是的,一大早就离开了,说是回老家。”

李追心:“颍川先生的老家是?”

林群:“K区。”

众人登时面色大变,怎么是K区?!

真不怪他们大惊小怪,他们还以为颍川先生是B区人,毕竟颍川先生经常在B区活动的,没想到居然是K区人?

林群奇怪道:“你们都不知道吗,颍川先生自己说的,他说的时候舟导也在,还说这个区出身的很少外出其他区。”

众人摇摇头。其他区还好,偏偏是K区,那里可是财阀的摇篮,出了不少超级大财阀,听说住着大半的财阀元老。管理局形同虚设,比H区还离谱,那儿的人从出生被洗脑到入棺材,因为上世纪被饿怕了,这个世纪好不容易勉强温饱,对带来他们这份福气的感激涕零。

有人要是反驳什么,只要摆上吃饭的话题,所有人就能让他闭嘴。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已经完全被拿捏住了。

K区管理局最近还有一件特离谱的事情。那就是安乐死计划,如果你有意愿申请安乐死,管理局就会迅速帮你办好手续送你上天,至于剩下的,那就只能交给阴谋论了。

有个K区网友跑到全球网说,自己让管理局办的贫困补贴三年都没有进展,结果一申请安乐死,火速给他办下来了,背后的故事令人心寒。

可以说,K区绝对是最接近《赫尔格的崩塌》的地区。

崔梦:“等等,也就是说,颍川先生之所以能演好那个角色,也是环境因素啊。”

李追心:“确实,颍川先生一定看惯了那些人的嘴脸。”

维尔想的比较多,直问:“颍川先生这时候回K区……真的好吗?”

他话音未落,其他人面色都变了。

颍川先生演了财阀老人,转头回去财阀的老巢K区,这这这?!

真的不会被针对吗?

黄月清当即道:“危险啊。”

林群好像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思考道:“但是颍川先生回去,应该有他的考虑吧?”

众人陷入思考。崔梦问:“这件事舟导知道吗?”

林群摇头:“应该还不知道吧,舟导不是今天才出来吗。”

崔梦跟李追心对视了一眼,随即道:“我们去找舟导说吧。”

-

“在休息?”

听到背后的声音,陈四忽然一顿。转头,他果然看到了舟导。

“舟导早。”

陈四在多个角度录制自然的外光,回头他自己会感受、体会、分析几遍,内化自己的经验为知识。

他一向这样,有着奇妙的匠心精神,踏踏实实,从不自傲,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家人,得到荣誉第一时间是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婆还有爸爸妈妈。

视频通话的对面,一家人总是鼓舞陈四。偶尔周礼也出境,就会看见他们亲切地称呼舟导。

陈四的家人不只一次给剧组寄来他们自家的特产。

牛肉干、手打牛肉丸、猪肉脯之类的,在剧组成员之中广受好评,属于是吃过的都说好。

是真的很有心了。

周礼跟陈四聊了一会灯光的事情。

陈四分享了他对于光的想法,追求自然光与追求戏剧光的矛盾等等。

“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是自然好,还是戏剧更好。”

“为了讲故事,我的光是不是……有点刻意了呢?”

这是所有文艺作品必须面临的矛盾,是“还原”还是“加工”。

换个领域,也是所谓天然与人工的矛盾。

《赫尔格的崩塌》被称为戏剧佳作,这既是好评,也不是好评。

相对来说,《邱生自传》、《百年教育》就没有这个评价,因为它们带有人的生气,或者说原生性。

大抵幻想类的剧本都难逃这类问题,不过周礼在上映之前,就知道了会出现这种说法。

这时,陈四忽然道:“人工的极致能触及天然吗。”

他擡起头,眼里盛着淡淡的蓝天。风打枝叶,在他脸上投着斑斓的光影。他的皮肤并不好,身上有比常人更多的线条明暗,很有素描的质感。

外貌朴实无华,但是有一颗黄金的心,始终向往着卓越之物。

周礼喜欢这类的人。他们会让他想起周启明。周启明也是这样,有他自己的热爱、追求,为此能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即使身边所有人都在否定他,他也对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丝毫不动摇。往好的说,是意志坚定,往坏的说,是固执,一旦决定了什么,一头撞死也不会悔改。

-

他们闲聊了一会,话题都很日常。

周礼走开后,陈四依然专注于他的光。

这时崔梦、李追心追了上来。

两人一前一后说了颍川先生的情况。

“舟导,颍川先生这时候回K区会不会不安全啊?”

周礼:“这件事我知道。”

崔梦顿时语塞,啊?舟导知道?

周礼:“我不能限制大家回家是不是。”

崔梦:“话是这么说……”

的确,这是颍川先生的意愿。

他们想了想,既然舟导都没说什么,他们担心好像也没有什么用。颍川先生好歹也是世界级知名演员,他们不至于对名人下手吧?

几分钟后,周礼走开。

他们这才回过神来,忘了问舟导最重要的问题!

-

另一地。

“不要相信良知,但是要永远相信欲望。”

H区管理局新任大局长忽然说出了这一段话,语气严厉,好似是对于自己的苛责。

他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既然我走到了这个位置,那我就必须有所作为!”

H区的情况好似好了不少,没有之前那种火药味十足的感觉了。

-

同时。

共荣会视频会场。

有人无法置信地吼道:“你在说什么,那导演怎么可能是他!”

又有人道:“你没有证据,不会是根据网上的说法这么说的吧。”

周启合无动于衷,冷笑道:“你们不也没有否定他是周礼的证据,而关于周礼的事情,考虑到他的情报总是有情报人员加工处理,查不到任何证据本身恰恰就证明了周礼的身份。”

“你们想想啊,这世上有谁能把情报处理到这个地步。”

“别自欺欺人了,这次打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还是当年的周礼!”

全场一片静默。

共荣会现场哪个不是跟周礼有着深仇大恨的人。

静默了几秒后,他们开始激烈争吵。

“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又该怎么办?”

现在连青铜时代、sun等公司都被对方控制住了,他们哪还能影响《导演卡特》。

他们想着想着,视线投向了元老的位置。

元老们的视频没有脸,只有轮廓,一个个神秘的很。

其中一个轮廓的主人就是颍川先生。

颍川身上还有其他几个元老的注目。

因为,颍川长老正是共荣会在文娱世界的代言人。

他能演好老人那个角色,除了演技外,更是因为他就是这个身份!

作者有话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