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1/2)
清明
晚上回来后,二人都很累。
“坐,初静,我给你把把脉。”
赵初静到周琮身边,问:“把脉做什么”
“自从上次你受伤,我就直没给你把过脉。”
“好。”赵初静伸出了右手。
周琮把完脉认真地思考了一会,他说:“每隔个三五天,你就喝一次补药。”赵初静听完很头疼,天哪,她不想喝药,苦!
“听话。”周琮声音温柔又有力量。
赵初静说:“顺其自然吧,我不怕死。”周琮听了这句话,他低吼道:“不行。”
“这么多年,依旧如此,治不好了。”赵初静说。
“我是个大夫,有多少人被我救过?他们之中有比你严重的,他们都没有放弃!”
“咚!”
听到有人敲门,周琮便去开门。
来人是那天夜里带夫人来看病的那个男子,周琮有印象的,他问:“怎么了您夫人还是腹痛”
“不不不,吃了周大夫的药已经好多了。”
“那”周琮不明白他此行来意。
“是为您夫人那幅画。”
“画”赵初静走了过去。
“请进。”周琮请那男子进来。
“那日拙荆来看病,看见您正在作画,画的可是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赵初静回:“正是。”
“拙荆正是苏州人士。”
“冒昧了,苏州距离梧桐镇相隔千里,拙荆思念家乡,于是我特来求画,买回去,解她思乡之苦。”那男子说着掏出一百两银票放在桌子,“不知可够”
“不用。”初静解释道:“不用的,那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
察觉到赵初静的态度, 周琮上楼将画拿了下来。男子执意留下钱财,“我看那颜料价值不菲。”
“没事的,没想到也会有人来买我的画。我画的并不好。”初静感慨道。
“给你。”周琮将画给他。又说:“你若执意给钱,画我就不给你了。”
这人走后,周琮把药房的门插上了。
“其实也很兴奋。”赵初静说:“我没想到,还有人会来买我的画。”
“这有什么兴奋的,你画得本来就不错。”
“好了,我去给你熬药去。你先上楼,楼上暖和。”
“我不想喝。”
“听话。”
凌晨,赵初静从梦中惊醒。
真是吓了她一身冷汗,她梦见周琮被人追杀,醒了后看向身边的周琮,而周琮此时并未在床上,被子是凉的。
人呢?
不一会儿,周琮进来了,只见他穿戴整齐,神彩奕奕,想是已经起来很久。
“醒了?”周琮朝她走过来。
赵初静在床上问他:“你去哪了”
“做饭。”
“这才什么时辰!”
“给你烙了饼,煮了粥。你再睡会吧,还早。”
“好,我还是很困。”周琮给她盖好被子, 周琮又出去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清明节也一样,下了雨。赵初静与周琮都是自小失去了双亲。赵初静带了鲜花。
她自小便没感受过父母之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但见过。她与赵嘉佑一同去玩,那时她叔母已经去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顾及他们两个,于是他们两个便经常出去玩,不好好练字读书,更不练剑习武。别的孩子有母亲的爱抚与拥抱,他们没有,甚至父亲的责骂,她想有也没有,赵干当时对这两个孩子不管不顾。
初静内心的伤痛好歹有个寄托的地方,周琮却是没有的,他不要说见面就连埋在哪里,都不知道。乞讨,被打,风吹日晒雨淋,周琮回忆起当时的日子便觉得如今自己好幸福,现在好幸福。
人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过去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早就过去了,现在的他不愁吃食,不愁穿衣,还有初静在他身边,好好珍情现在拥有的吧。
赵初静很少来看她父母,江蓝珊与花欲燃也基本不带她来。
主要还是怕她伤心怕带给她不好的情绪,她从未见过自己父母的样子,也未曾得到过他们的照托,在赵初静心中印象不深,只要活着的人对她好,可以保护他,让她开心地活着,就足够。
“早知如此,便不带你来了。”
“都过去了,你有前辈,还有我,我们一直在一起。”
“我知道。”赵初静又说:“我想去看看师父。”
“别去了,去了又是伤心。”江蓝珊道。
“不,我一定要去看看师父。”
周琮没说什么,他尊重她内心的想法。
“罢了,去吧。”江蓝珊妥协。
如今只要想到她腰上的伤口,她就会想到花欲燃,师父是因她而死,师父对她那么好,无辜惨死,怎能不叫她难过伤心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她们五个姐妹 ,只剩两个了。江蓝珊后悔,当初未能及时预见危险才让花欲燃惨死,赵初静重伤。
现在没下雨,但天阴沉着,仿佛随时便会下雨。
师父离开她好几年了,她也十分想念花欲燃,之前花欲燃对她十分严格,周琮还为此经常与花欲燃不欢而散,如今,想到到师父的声音,想让她责自己,都不可能了。果然,只有失去才会珍惜。
她当时被伤成那个样子,昏迷了那么多日子,醒后除了身上伤口带来的巨痛,便是失去师父的惊恐与伤心。
赵初静跪在坟前前,一动不动。
“起来吧,时间长了,你的身体吃不消。”周琮准备扶起来她。
“你们先走吧,我想再同师父待一会。”
“前辈,我们先去前面等着初静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