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当反派去说书[穿书] > 第296章 疫病动乱

第296章 疫病动乱(1/2)

目录

第295章 疫病动乱

无人料到, 这场大雨断断续续下了两年,从开始连日连日的大雨倾盆,一年四季都阴雨连绵, 到晴久雨少,四季分明,人们才后知后觉,灾难过去了。

在国师的来信里,宁景才知道, 其实灾劫的量不会变,便相当于南三州该下多少雨水下多少, 改变不了。

但是他埋下去的神柱和他们努力平衡了一点的三色乾坤柱可以让这个灾难发作的时间延长, 从三个月不间断的暴雨,下的仿佛要把天地都淹没了一样,变成延续成两年, 断断续续的下, 以此减轻灾难的力度,让更多人生存下来。

只是, 这两年,太难熬了。

在第一年六月,洪灾带来的瘟疫终于爆发。

那浑黄的洪水之中不知携裹着多少人类和动物的尸体, 宁景严令禁止直接打水饮用, 便是要取用来日常洗漱, 洗衣服,也需煮沸之后再用, 另一方面他也在安排船只四处寻找干净的水源, 将水带过来免费分给百姓用。

但是, 毕竟南三州的人太多, 分来的水不可能让他们尽情的使用,而有些人总是不把别人的劝告当回事,觉得自己身强体健,百毒不侵,更有些酒鬼觉得,什么邪毒病种,一口酒灌下去,都能消杀干净,便直接取了洪水来用,还鼓动身边的人一起。

以这些人的话来讲,便是:“洪水也要煮,雨水也要煮,哪来的那么多柴火,连树都不让我们砍,怕山塌,真是屁事多!都别听他们的,老子用了这么多天一点事都没有!”

被煽动起来的人越来越多,等官差报给宁景的时候,瘟疫已经小规模发作了。

刚开始是上吐下泻,浑身作痛,呼吸困难,没过两天便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直至暴毙而亡,前后死亡不过三天。

那些发病的人家开始也不当回事,只当也许是水确实有点脏,害了肚子,拉一拉就好了,等以后习惯就没事了,而且也不一定是水的问题,也可能是那个土薯,本来上头就告诫他们土薯有毒,必须按照严格的方法来处理再食用,没准是这次的土薯没有处理好,毒素未尽。

可是,直到人这么快死亡,他们才真的惊恐起来,抱着人哭天抢地,不敢置信。

宁景对此也不是无准备,迅速让官差穿上特制的防护服,将死去的尸体严密的包裹起来,运于一处,另外那些接触过尸体的家属,乃至附近一块地的人全部集中隔离起来,将其他人分去另一块地头,再隔离起来。

幸得洪水还在单,一个山头放一批,还不怕他们能到处乱跑。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难题,那些患病者的□□,呕吐物都能传染人,而且感染性非常强,几乎每一个病人家属之后都倒下了,无一例外。

此外,有些还能通过呼吸道传播,只要在一块区域的人,大多数都感染上了,但是这一种感染上的发病症状比上面一种的轻,有些人自己熬一熬,还熬过来了。

这显然是两种瘟疫,一种发病致死率高,但传染没有那么强,只要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离得远远的就能幸免;另一种则是传染性强,相应的致死率就低,熬一熬,甚至不用药物也能好。

宁景聚集了一批名医圣手,他能将人隔离起来,但治病他不在行,还是要看这些大夫。

这些大夫也不是徒有虚名之辈,实则在瘟疫还没有显露出来之时,就有几位大夫特意寻来,提醒宁景,洪灾过后必有病疫,让他提前准备,万分当心。

宁景自然是上心的,他还记得那个梦境,“柳静秋”一把火,烧了不知多少患疫之人。

那个“柳静秋”做出此举不知之后要承担多大的骂名,但要不是确实没有办法遏制,其恐也不想如此做。

所以,宁景也一直在提防着。

他令人定制了许多套简易版防护服,用厚实的棉纱裁缝,上面涂抹了一层密不透风的蜡,又特制了手套,口罩,连眼睛都用一种透明晶石切片做出防护镜保护起来。

除了防护镜,其他用品每一次使用完都会被集中烧毁,防护镜则是拿去各种步骤消毒除菌,下次再用,毕竟这玩意儿贵,虽然现在姜朝敞开国库支援,也不能太铺张浪费。

可是,瘟疫就是瘟疫,哪怕宁景等人防护再快,也快不过它的传播,很快一茬茬人倒下,还有的一个山头上全部感染,人人自危起来,哭嚎着,痛吟着,仿佛末日一般。

一股病丧之气,就这样蔓延开来。

到了这个时候,再不采取绝对强硬手段,情势将不可遏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