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表态青荷(1/2)
第77章 表态青荷
《白娘子》篇幅较长, 要分三场,一般都是两三天才讲完,但是考虑这些女子哥儿只有一天时间, 听风楼就安排了一个《白娘子》返场专场,今天一天就说这一个话本。
宁景在隔壁雅间一边听着台上苏先生说书,一边写着东西。
他这次倒是没有写什么神话故事的话本,也不是人鬼奇缘,而是《孔雀东南飞》。
这次不是写话本, 而是写小说,人物对话, 神情, 情节都一一写了出来,完全可以当个闲时读物。
这,是为宁何氏准备的。
宁景曾想过, 怎么改变一位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顽固农村妇女, 扭转她的思想。
结果思来想去,发现强制改变是不可能的。
若他强行给宁何氏灌输他认为对的思想, 宁何氏不会听也不会理解,反而两人极容易发生冲突。
宁景不喜欢麻烦,若宁何氏不是他现在身体的亲娘, 他会选择快刀斩乱麻解决这个麻烦, 但偏偏事实如此。
宁何氏是别人嘴里尖酸刻薄的泼妇, 是柳静秋头上的恶婆婆,但同时也是对“宁景”掏心掏肺的亲娘, 别人怎么厌恶憎恨宁何氏都可以, 唯独“宁景”不能对不起宁何氏。
现在他就是“宁景”, 得承担这份因果。
宁景这些天一直在思考怎么改造一个人, 到宁何氏这个年纪,三观已经成型,想改变她的理念肯定不可能。
这位农村妇人一辈子都困在一个小圈子里,嫁前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是苦命的,一生都在为家里的男人奉献,但她又是可恨的,因为她试图压迫儿媳变成像她一样的人,想方设法从别的女子哥儿身上吸血,反哺给她的儿子。
宁景不想改变,也没把握能改变宁何氏,与其如此,不如给宁何氏找点事做,给她一个“爱好”。
太高大上的东西肯定不行,宁何氏不会懂也不会想去接触,所幸宁景知道的故事多。
不如培养宁何氏听话本,这种家长里短的话本她十有八九会感兴趣。
而且故事最是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三观和思想,让她自己从故事里发现道理,比宁景在她面前念一百遍都有用。
当然,宁何氏不识字,这份工作可以先交给柳静秋,每天给宁何氏念上一段,诱导宁何氏学习的兴趣,培养培养婆媳关系。
宁景准备让柳静秋每天讲一点,不能多了,如果宁何氏实在想知道后续,就教她识字,自己去看。
反正,左右要给她找点正经事做,以后又不用她赚钱养家了,空闲时间一多就容易起心思折腾人,要是真给她培养起看故事的兴趣,激起她学习的动力,那于人于己都将是一件好事。
宁景一边想一边回想故事细节,不断润色补充,一直到台上说书停下。
早上的回合说完,中间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
听风楼提供午餐,并不需要离开,只换了个地用饭,下午接着听说书。
宁景没有掺和这群小密友聚会,倒是苏先生邀他同去用饭,也没有拒绝,结果到了后才知道,是听风楼许楼主宴请他。
“见过听风楼主。”
宁景率先行礼,许楼主起身回礼,请宁景入座。
照例闲聊两句后,许楼主突然问道:“不知宁先生对于女子哥儿不得独自进茶楼这事如何看待?”
宁景一顿,目光和许楼主对视。
宁景一时不知许楼主这是责怪他带这么多女子哥儿进茶楼,还是在试探他对某些事的态度。
但他提前问过,听风楼允许他才带人来的,所以不会是前者的原因,那就剩下后者——许楼主在试探他对女子哥儿社会地位的看法。
毋庸置疑,现在女子哥儿虽然地位提高了不少,但还是男人的附庸,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女子哥儿都处于弱势的一方。
这是一种政/治态度,宁景不敢随意回答。
宁景垂下眼,道:“自雍帝后,这是历来的规矩。”
这个回答太过和稀泥,说了又仿佛没说,但许楼主没有见怪,只是抿了一口酒,淡声道:“规矩,不就是用来打破的吗?”
宁景不由擡眼看向许楼主,这话委实有些狂浪。
便是如今对这方面的事朝廷没有明确表态,但到底是从雍帝延续至今的规矩,连逸帝在位都没有废除,许楼主不过一介小城茶楼的楼主,说这话,责他一句大逆不道都不为过。
许楼主说完这话,像不指望宁景回答,继续道:“今日宁先生带了这些女子哥儿到听风楼,也算开了平遥城先例,虽然也是由宁先生带进来的,但到底和以往规矩不合,宁先生觉得,如果日后有人效仿你这样做,听风楼是放人进来,还是不放?”
这次,宁景没有糊弄过去,他不过一想,笑了笑,道:“自然是放进来,来者是客,只要能消费得起,听风楼为何不接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