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当反派去说书[穿书] > 第69章 各方分成

第69章 各方分成(2/2)

目录

一般话本变成书开始售卖就不能再讲了,不然影响书的销量。

这段时间正适合他们开新的话本说书,也可以休息一下。

吴先生想了想,道:“景先生不打算在玉周城安个家吗?一直来去,舟车劳顿,颇为不方便。”

像他还要江、白二位先生现在都安家在玉周城,老婆和孩子都在身边,至于老家,除非有事便都是逢年过节回去一趟。

他们身为望春楼的正式先生,赚的钱又不担心养不活家里人,在他看来宁景要是长远打算,最好还是把家里人接来玉周城居住,不然每个月来去一趟,花费时间真的挺长。

这还是其次,主要路上也不能保证次次安全,现在是光景好没有土匪之类的,就怕哪天突变,回去一趟遇到危险,再也回不来了。

宁景思虑一下,道:“是有这个打算,只是这件事得和家中人商议一二,而且城中购置房屋银钱不菲,我还得攒一些呢。”说着,他笑了笑。

宁景自然是想在城里买个住所的,书中灾年城里治安比村里好,有官兵把守,避免土匪肆虐,而且到时候还会有流民到来,城门关闭不让这些流民进城,这些流民就会分散到村子里,造成许多祸乱。

只是宁景有些犹豫,是买在玉周城好还是平遥城好。

书中柳和宜一家实在是太种田了,守着一处地方不挪窝,整日都是家长里短,三餐四季,全文做过最大的决定就是开店铺和开分店,最伟大的事就是灾年分粥给灾民,然后渡过灾年,涂格身份曝光,恢复官职,柳和宜做了将军夫郎。

仔细一盘点,柳和宜一家子的足迹就围绕着和安村、镇上、平遥城,连玉周城的描写都少。

这导致宁景只知道灾年时平遥城的状况,不知道玉周城是如何应对的,两相比较,谁更好一些。

索性宁景现在身上银子不足在城中买个好住所,他也不急着决定,可以先赚钱,然后确定买在哪里,还能问问夫郎想住哪。

至于村里的房子,宁景决定还是翻修一下,毕竟城里买房不耽误他在村里还拥有一栋小别墅。

和吴先生关于接下来要说的话本闲聊了几句,宁景就回了他在城里租住的院子。

自从他扮成“景先生”,他就不和人合租了,直接整了个独立小院子,他住一边,冉书同住另一边,私密性也好,位置离望春楼更近了,就是离夜市远了一点点。

他并没有购置奴仆服侍,主要是目前宁景还没有足够能信任的人,他的身份现在是能隐瞒就隐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尤其不能让踏雪楼知道。

在外面宁景还能戴着面具,回了家自然不会戴着,若是要出门吃东西,他就戴个斗笠,不让人看见“宁景”还在玉周城频频出现就可。

冉书同正坐在院子里的桌椅上喝茶,见宁景回来,便招呼人过来,倒上茶,道:“话本的分成已经和徐老板谈好了,这是合同契书,上面公印都已盖好,请宁兄过目一下。”

徐老板正是玉周城最大书馆的老板,之前冉书同一直在他手里接活抄书,也算熟悉,见冉书同做了“景先生”的录笔先生,很是兴奋,直接敲定以后“景先生”的录笔话本都要交给他来出售,分成价格都好商量。

宁景拿过合同看了一眼,书馆方承接以后书籍的抄录、宣传和出售,这些都不需要宁景操心,给他的分成足有四成,书馆拿五成,冉书同一成,可以算得上很厚道了。

一般和书馆合作,书馆要拿六、七成,主要是书籍还要找人抄录多份,花销都是书馆出,所以说书先生就得少赚一点。

而录笔先生一般拿个百分之五就算不错了,冉书同能拿一成,也是宁景同意,书馆也允许了。

“可以。”宁景颔首道,对于这个他没有意见,不用他多余操心,每个月还有分成拿,他最喜欢这样的赚钱路子了。

就像他上辈子吃股份一样,安安心心当个闲散公子哥,何乐而不为。

对了,他在听风楼还有蛋糕奶茶的分成呢,这次回去正好收一次看看,能有多少银子。

冉书同也有一份合同,他心中万分感谢宁景提携他,要不是宁景,他现在的命运难以捉摸,可能还在牢中蒙受冤屈,家中人也不能幸免下来。

冉书同想着一事,忽然道:“宁兄,你猜我今日在书馆遇到谁了?”

宁景疑惑,道:“谁?”

“齐鹤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又名宁景的各种来钱路子 o(*≧▽≦)ツ ~ ┴┴

要发大财咯,宁小攻,过上城里有房,村里有别墅,手里有巨款,身后有各种股份的快乐生活,噢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