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当反派去说书[穿书] > 第61章 赠尔金桂

第61章 赠尔金桂(2/2)

目录

澹御交代完,回眸看了眼身后两个暗暗较劲的人,淡笑道:“走吧,随本官去别的台子处转转,这赏月会可不安宁啊,至于景先生的华夏话本,看来只能来日再去望春楼听了。”

宁景目送这三人浩浩荡荡离去,眼睛微微眯起,果然当官的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这位玉周县令,是他目前见过的三位县令中最心思难测的一位,看似是一潭浅浅清水,实际上他所谓的底只是浮起来的一层泥,

这相较起来,溪水城县令清澈的有些不像话。

宁景本想携势压去鱼卿席处,迫后者和他当众对峙,但他确实考虑欠缺了一点,便是说书先生不能轻离台子,哪怕他理由正当,之后还是会遭人诟病。

如今县令那话就是不让他离开,让他安心继续讲话本,如果他执意去鱼卿席处,就是违抗县令之意,傻子才会这样做。

而且县令刚刚足够给他面子,还提出日后去望春楼听他说书——

要知,这就是隐晦的向赵楼主提出,让宁景留在望春楼的意思。

在此之前,赵楼主从来没有表达过登台赏月会的说书先生以后就是顶替明先生成为望春楼四大说书先生之一的意思过。

但如今有了县令这句话,此事十有八九,成了。

甚至,宁景想的更多,莫非县令知道明先生已经被逐出望春楼的事?不然怎么会说出这句话,要知道到现在,望春楼都没有放出过明先生已经离开了的实情。

不简单,这位县令不简单。

宁景摇了摇折扇,站在台子整理了思绪,而台下因为官差插手整治,很快平静下来,所有人都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安安静静等着宁景继续讲。

刚刚不知不觉看了一场戏,连县令和两位楼主都出现了,在场的人只觉得被塞了一嘴的瓜,好想吃,却吃不透,难受。

现在一个两个被官差盯着,都有点不敢多动弹,刚刚县令的话一传十十传百,后面没有听到的人现在也听到了——县令说现在谁动一下打扰景先生说书就直接关大牢去,关十年!

害怕!

见场面安静,宁景笑了笑,目光瞥向下方某个离得很近的身影,缓缓开口,继续讲道:“羿射九日,闻名天下,不少能人异士皆来拜师……”

而另一边,澹御带着两位楼主直接去了鱼卿然处,听了一会儿书,又问了旁边听客几句话。

那听客越多说一句,岳楼主脸色越苍白一分,现在他也感觉出不对劲了。

但澹御听完后没有说话,又带着二人去了下一个台子,直接一路转到了吴先生这里。

吴先生说书的场台是人最多的地方,不少人宁愿挤一挤也要来听他说书。

现场有些混乱,地上还能看到不少衣料布条,像撕碎了的样子,似乎不久前有人在这里打了一架,规模还不小。

澹御找来官差询问,才知道确实打了一架。

那些从鱼卿席处来的听客大闹吴先生的台下,不停咒骂,还有人想冲过来砸吴先生的台子。

吴先生听客数量最多不过,自然不会就这样看着,再说那些人满口逮住一个三足金乌就污蔑吴先生撞本,实在过分。

就是如此,两方人从口舌之争,逐渐矛盾激化,最后竟然直接动了手。

现在打的最厉害的几个人都被官差带走了,场上的人也安静下来,数位官差不停巡逻,防止还有人寻衅挑事。

幸亏他们提前知道有人会来吴先生这里闹事,准备了不少人手,不然还真镇压不住。

而此时吴先生也有点狼狈,刚刚看差点摔倒,又被人扶着上了台子,只能在上面不停大声劝告,导致现在形容有些不雅。

但听客一点也没有责怪他,反而还一个个央求吴先生继续讲下去。

澹御听了官差讲述,觉得有趣,所幸每个台子外面视野最佳的地方都筑建了高台阁楼,他直接带着两位楼主去了阁楼里,施施然坐下,听吴先生说书。

而这一听,就听出不对劲了。

宁景有惊无险将《大羿射日》讲完,此时时间已经不早,月亮渐渐居于正中,而场上的人听完了还是意犹未尽。

为这个故事悲剧结局伤感,也为英雄美人的伟大敬叹,同时也不由讨论起话本里的暗线剧情。

说书最后,还有赠花的一个环节。

由说书先生将手中的花赠给随机的一位听客,表达祝福。

宁景从侍女呈上的花盘里拈起一支金桂,在众多期许的目光下,走下台子,来到了第一排。

之前和柳鱼璃起了冲突的哥儿见宁景走向自己这边,顿时心下跳动如雷,不由捧住脸颊,忍不住羞红起来,“谢谢先……”

然而,下一秒,他看到白衣说书先生将花递给了一位戴着面纱,眉心孕痣处画着水滴花纹的哥儿。

说书先生声音轻柔的道:“赠尔金桂,愿这位夫郎与夫君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作者有话要说:

芜湖,码完了,咕咕虚了~

睡觉睡觉(/≧▽≦)/~┴┴

包子们晚安!(我不是错字,我是故意的,包子香香!)

目录
返回顶部